​昌吉故事丨奇台毡房,道不完的哈萨克情

麻沟梁古城,汉疏勒城故址。位于天山北麓奇台县半截沟乡麻沟梁。是新疆惟一见到汉式砖瓦的古城址。

本期带您一起走进作者林子的世界,与其一同品味发生在麻沟梁古城,这让人难以忘怀的哈萨克情谊。

在一个叫做麻沟梁的山顶,夕阳下一片红色的光亮中,我看见了一顶最美的毡房。

红云是从深深的山谷里升腾起来的,还没高过山顶,镶嵌着的金边便被空中的风慢慢地化开了。刚刚收割过麦田,留下麦茬在地里亮晶晶的,令起伏的山峦呈现出规则而自由的肌理,似乎在向世人表达农耕文明天然自觉的程序。

毡房的主人叫日依扎,一个长得并不彪悍的哈萨克男子。走进奇台,日伊扎是最先认识和了解哈萨克族朋友。那日,应旅游达人李万军先生的邀请(我这样形容他,是因为全新疆包括奇台在内几乎无处不布满他的足迹),我们去了阳洼滩,一路细雨蒙蒙,流水潺潺。雨雾中为我们宰羊、煮茶的就是日依扎,还有他的女儿,一个漂亮的哈萨克少女。记得在河滩边,李万军就指着那高高的山梁告诉我说日依扎的家就上面。

李万军是奇台人,但却不在奇台生活,他和日依扎一家有几十年的交情,而且也该是有故事的,看得出他们都是重情重义的人。这次依然是因为李万军的到来,邀约了一行人上山。

为了我们,日依扎把媳妇从城里接了回来。依然是宰羊,煮茶,烤肉,夫妻俩语言不多,含笑的脸庞热情而真诚。站在山顶,可见的几户人家相隔并不太远,也都是日依扎家族的兄弟姐妹。尤其那个在山上牧羊的男子,特地穿了一件红色的方格衬衫,干净俊朗的样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的漂亮。

他们终日在山上放牧,临近冬天了,都会回到这里。这些由夯土砌的墙再加木头搭建的房屋叫做冬窝子。李万军说,在这山梁上还有一眼泉水,水流纤细却终日不断,说着便领我们到了那山梁的另一侧,一座小屋外的栅栏边,果然一泓清澈的泉水溢出。

栅栏有一道门,没有锁,只是一根布条系着。李万军说这山里人家都不会上锁,有人进去便是朋友。或许,这样的说法,很难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直到我在那拉提遇见一位叫巴孜拉的哈萨克女孩,自豪地滔滔不绝地和我说起她的民族。

骑马,唱歌,是我们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因为孩子在母亲的肚子里,就习惯了马背上的生活,而且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歌声。

“我们哈萨克人是好客的民族,家里食物有多半是为客人准备的,一般家里都要有10多条被子,多是为客人准备的。无论你是谁,只要到了哈萨克人的家里,都会为你捧上食物和奶茶,而且在太阳山后,是不会让客人走的。”

哈萨克女孩说到这时,我不禁问:要是坏人呢?是逃犯呢?女孩说:那也没办法。开车的师傅看见我疑惑的样子,也非常肯定地说:那也没办法!

那一刻,我真正地懂了李万军所说的一切,也懂了他对日依扎一家的感情。他给我们讲,曾经为了给这居住在大山里的一家人送一个西瓜翻山越岭走了几十里地。

冬窝子一般都在深山里,是阳光照耀最多且避风的地方,哈萨克族以此为家园,盘整养息,过冬迎春、养育羔羊、接纳牛犊。尽管如此,我依然难以想象冬日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的一家人在这里生活的样子。

望着牛马羊群,栅栏草垛,夕阳毡房,景像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却无限地延展至今……

编 辑/贾雅净审 核/武源贵 王 玲

Hash:1787dd5c4b644b7aa0564a68ff57cfa926c6c617

声明:此文由 奇台县人民医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