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30米赤山寸草不生,考古发现巨大王陵,挖出7000件陪葬

根据古籍《礼记》记载,从春秋时期开始,古人就有在墓穴上方培土、种树的习俗,并且认为墓穴上方堆建的土丘越大,代表墓主的身份就越高贵。故而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的陵墓通常都有高耸如山的封土堆,诸如秦皇陵墓上的封土就高达115米。

然而随着时光的远去,很多陵墓的地表标志荡然无存,只剩下耸立的土丘,后世不知道它的来历,也不知道土丘下会藏着陵墓。正如河北鹿泉高庄村,就有一座高达30米的土山,土山呈现诡异的红褐色,一年四季寸草不生。

附近的祖辈生活在土山周围的村民都见怪不怪,还经常在土丘上取土烧砖。直到一次意外挖出青铜器,他们才知道脚下竟是一座两千多年前的西汉王陵,还埋藏着七千多件珍贵宝物。

时间回到1992年冬天,处在农闲时期的村民跟往年一样前往土山取土,不料挖土期间,有人陆续挖出了很多精美的青铜器,这一消息立即传遍十里八乡。

当地考古队获悉连夜前来抢救发掘,令人意外的是,当考古队打开土层时,竟然发现了墓葬形式属于最高规格的黄肠题凑。

墓室内摆放着密密麻麻的珍贵文物,共计七千余件,其中的马车、铜鼎制作精美工艺高超,震撼了整个考古界。如此高规格的墓葬会是谁的呢?专家在出土的青铜器上发现“常山”“二十九年”等铭文,结合《汉书·诸侯王表》发现,墓主为西汉第一代常山王刘舜。

Hash:108c80510ef729cb8a112805fedbdcbefed1e5aa

声明:此文由 星大星娱乐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