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脚下显现洋海墓群,揭示了新疆先民独特的生活和生存方式

新疆地区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四周山脉阻隔了海洋气流的入侵,气候干燥,冬冷夏热。相比中原地区温润的自然条件,这里的地形和气候并不适合人类的繁衍和发展。

然而现有的考古发现却揭露了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这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之下存在过丝毫不逊于古代中原地区的灿烂人类文明。

不论是在塔城喀什等多地发现了的石器时代先民活动线索,还是在伊犁河谷、塔里木河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的墓葬群或遗存古迹,都展现了在这片广袤的大漠黄沙之下源远流长的辉煌文明。

而这一切本该消失的遗迹,依靠着这里独特的气候和地貌,鲜活地保存了下来。从20世纪初开始吸引了大批的中外考古学者蜂拥而至,新疆也随之成为考古学者心中的"乐园"。

洋海墓地,惊艳现世

这一个多世纪以来,在这个中外闻名的"考古者乐园"中,最引人瞩目考古成果之一的就是吐鲁番地区吐峪沟向洋海夏买里村附近三块台地上分布的洋海墓群

该墓群在1981年冬被一位挖凿坎儿井的村民发现,2003年开始,考古队对这里被盗的或亟待保护的1000多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考古学家们对发掘出的骨、金、银、角器、陶、木、铜、石、铁、乃至海贝、草编器、皮革制品、毡制品、毛织物和服饰等进行了深入和考证和研究。

揭示了新疆先民独特的生活和生存方式,也展现了他们畜牧业、纺织业、制陶业、金属加工等社会各各业的发展状态和发展成果。

随着洋海墓地研究成果的现世,这片黄沙掩埋下古代绿洲文明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以绚丽鲜活的面貌震惊世人。

根据现有考古发掘成果,洋海墓群从公元前13世纪到汉晋时期一直被当地人使用,时间跨度上千年。

考古发掘的弓斧武器、毛织物、皮靴、大麻标本以及箜篌乐器等各种生活用品诸多考古成果,展现了几千年前十个多世纪里吐鲁番地区先民们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

第67号墓地,黄沙下的墓主和精良的随葬武器

2003年,从洋海墓地的抢救性挖掘工作开始以来,考古队员们陆续发掘出成批的有价值的随葬文物。即使吐鲁番的5月气温骤然上升,顶着40℃的高温,他们依然热情的投入在墓地的发掘工作中。

终于,一座本以为被盗掘的第67号墓地给了考古队新的惊喜——60多厘米的黄沙坑下,一具曲腿侧卧、脚穿羊皮靴子的完整干尸暴露了出来。

墓主人的随葬文物品包括一把斧柄光亮如新的青铜斧、一个小铜刀以及膝盖部位紧挨着一张一米多长的制作精良的复合弓。

从历经千年依然保存完好的古代贵族专用的青铜斧头,到取自天山深处的生长期二十到三十年的绣线菊做成的杀伤力巨大的弓箭,这一切无一不说明墓主人享有崇高地位和握有巨大权利。

这也正好解释了第67号墓墓主人随葬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因为考古队之后更惊喜的发现墓主人的脚下还有三个花纹独特的陶器——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习性让我们很少在他们的墓地里发现随葬陶器,这不禁又给67号墓蒙上的几分神秘色彩。

随葬陶器,记录3000年前东西方的交汇

第67号墓随葬的陶器陶罐红底黑彩,工艺精湛,旋涡纹,鼓腹,细脖子,带口沿,里面有内彩,画了四只抽象的小鹿,造型独特,花纹别致。

其风格和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起源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极其相似,专家们猜测吐鲁番地区的洋海人可能早在5000年前就与中原地区有密切的来往。

这无疑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最早例证之一,也是中原黄河文明向外扩张的历史缩影。

考古队接着还在第67号墓地的右下角发现了一个刻有动物图案的小木桶,同样风格的小木桶还在之后的第23号墓和第81号墓里发现。小木桶上都刻有奔跑的动物图案,而这种雕刻手法和艺术风格与亚述王朝的造型特点一脉相承。

不同的是,第23号墓和第81号墓里的小木桶口沿上用类似于生长在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小花紫草的种子镶嵌出一圈倒三角。

而专家们发现用紫草属种子作为装饰的文化传统有可能源自欧洲。因为在上个世纪末,欧洲的考古学家于意大利保加利亚的两个新石器时期遗址上,发现了一些植草种子被当地的土著居民装饰在纺织品上。

这是全世界考古发现最早的用紫草属种子做装饰的案例。因此考古学家们推测,洋海墓地出土的小木桶边沿的用植物种子进行装饰的审美传统来自于欧洲,而这一习惯主要是向东方迁徙的与欧罗巴人带来的。

随着考古发掘范围的不断扩大,随葬文物的不断发掘和研究,考古学家们看到了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流和融合。

洋海人根据吐鲁番特有的自然地域特征,结合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也为了我们留下不可替代的艺术瑰宝。

天山脚下,唯有文物见证沧海桑田

在天山脚下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先后生活着塞种、大月氏、乌孙、匈奴、丁零、悦般、柔然、高车、西突厥等游牧民族,建构了"行国式"的草原游牧文化,也形成了如楼兰、龟兹等形成了"绿洲城邦文化"。

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北方草原文明也在这里衍变。在这里我们发现了数百座古城、大量的佛寺、各类重要军镇建置遗迹、石窟和各类墓葬群等。

如果说它们如珍珠般串起了这片古老土地的历史链条,那么惊艳世人的洋海墓群也不过是其一个小小的一颗,璀璨却渺小。

关于这片土地的过去,还需要一颗颗或出土的或依然掩埋在茫茫黄沙下的其他珍珠才能勾勒出它清晰的轨迹,而这一切都只能留待未来的考古研究去探索和发现。

文/故人游说

Hash:68344f33b8ec8c9d652cb0123437eb0c0225bc20

声明:此文由 忘记遇见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