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南周边这座千年古刹曾受到唐朝皇帝赐封!

提示:点上方

素以“道迹贤踪”饮誉海内外的灵山寺,是粤东著名古刹之一。历史悠久,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拥有舌镜塔、千丛果、写经台、白石槽、拔木坞、祝圣碑、开善藏、留衣亭“八景”,每一景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千年名刹,去探访它的胜迹,了解它悠久的历史,以及跟千年古县潮阳结下的不解之缘。

灵山寺位于铜盂镇塔口山麓,坐东北向西南。唐贞元七年(791)由高僧大颠创建。长庆二年(822),穆宗赐额“灵山护国禅院”。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名僧觉然重建,是年朝廷赐新译藏经280卷;天圣七年(1029)诏改为“灵山开善禅院”;景祐元年(1034),邑人、刑部郎中许申撰文《敕赐灵山开善禅院之记》勒石立碑(今存)。明洪武二年(1369),僧空山重修建;正统、景泰、成化年间,又数度重修;正德十六年(1521)寺废;万历二十三年(1595),知县徐一唯主持建佛堂1座和三山门;崇祯六年(1633),知县杨灼主持续建完成;明末复废。清康煕四十二年(1703),知县彭象升捐俸重建留衣亭,并礼请县城文照堂信如和尚主持重建,康煕四十五年(1706)告竣。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名僧宽鉴、又宗组织潮汕各地僧众30多人,登灵山创办僧伽农场,并主持修葺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寺藏经卷字画及佛像焚毁一空,僧人返回原籍,古刹辟为农场。1979年落实宗教政策,以释又成、释定根为首僧众多人,重归灵山寺开展修复工作,并保持清康熙重兴的土木规制,进深74米、宽39米,占地逾5000平方米,有东楼西阁及僧房40间,山门两侧为钟鼓楼。后又陆续改建大雄宝殿及两廊等,并于寺后约500米山坡创建全石千佛塔1座,拔木坞、白石槽、留衣亭、写经台、祝圣碑、舌镜塔、千丛果、开善藏等八景也恢复修建竣工。

1983年,国务院批准灵山寺为全国对外开放的佛教寺之一。1985年起,兴建山门牌坊、塔院、僧舍,扩建东西通廊两侧厝包(僧舍),改建观音阁和念佛堂、钟楼、鼓楼,扩建新客堂和新斋堂等,总建筑面积增至7660平方米。后又陆续改扩建,2002年动工兴建大颠祖师纪念堂等,总建筑面积扩至1万多平方米。2006年成功举办广东省禅宗历史文化系列活动。现寺内保存宋、明、清碑刻8通,收藏赵朴初、许涤新、饶宗颐、秦咢生、陈大羽等名家书画一批。

如今,每逢大年过节,这座千年名刹都会装扮一新,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吉祥的节日气氛。节日期间,灵山寺迎来八方游客,大家或携老带幼、或好友相邀,前来祈福观光。每一个景点都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参观,他们尽情地领略千年古刹的独特魅力,感受其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来源:潮阳发布

Hash:e087a33c38388d74c006f7dd425d05768aae8d24

声明:此文由 潮南微社区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