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明代鎏金佛像赏析

崆峒山文物管理所馆藏文物中现存一批明代藏传佛教鎏金铜造像,这些造像做工精细,法相庄严,形态各异大方,堪称为崆峒山馆藏文物中之精品。

我国的鎏金技术自战国以来就大放异彩,特别是以两汉最为普遍。其制作方法是将金与银混合熔化后,涂在铜器表面,经温烤后固着,再加以打磨即成。用铜或青铜铸造,表面鎏金的佛造像,俗称“鎏金铜佛像”。这种佛像是供宫廷、寺庙使用。它的出现始于两汉时期,盛行于隋唐,一直延续至明清,跨度2000多年。作为佛教的器物,制作精美、纹饰绚丽的鎏金铜佛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还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历朝历代的鎏金铜佛像又有各自不同的造型、工艺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对于研究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一、明鎏金阿弥陀佛铜坐像

该坐像为黄铜质鎏金。通高31厘米,莲台高7厘米,最大直径25.5厘米,质重5420克。佛螺髻,肉髻上有一圆珠形顶严。面部丰满,额有白毫,眉弯鼻直,双目微启,唇带微笑。双耳垂肩,颈饰蚕节。身着右袒袈裟,双手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沿饰莲珠纹,座呈三角形杀棱状。此造像形象生动,线条流畅,具有典型的明代内地造像风格,是研究明代佛教造像艺术的珍贵文物。

二、明鎏金观音菩萨铜坐像

该坐像为铜质鎏金。通高21厘米,质量2252克。其头戴花冠,饰挽发高髻,作莲蕾顶严。耳饰花坠。面相方圆,额开天目,细眉高鼻,凤目微启,丰唇阔嘴。颈饰蚕节纹,裸身赤臂,丰乳细腰,胸佩串珠璎珞,臂腕戴钏,飘帔缠绕徐垂,两肩侧附镂雕莲花枝。下着长裙,腹系璎珞带。左手曲伸胸前,掌心向外,捻莲指;右手下垂,饰触地印。双腿结跏趺坐于三角形束腰莲台座上,座上浮雕仰覆莲瓣纹。此像造型美观,精雕细做,保存完整,是密宗造像中的精品。

三、明鎏金宗喀巴大师铜坐像

该像为黄铜质鎏金。通高23厘米,座高5.5厘米,质量3007克。结跏趺坐于三角形仰覆莲座上的宗喀巴大师头戴蒙古式尖顶僧帽,秀圆脸,纤眉高鼻,双目微睁,唇角露笑。圆肩袒右臂,斜披袈裟,内着交领缯祗支。双臂曲于胸前,双手均捻莲枝,莲枝钩手绕臂而附肩侧。右莲法器已失,左莲上有贝叶经。袈裟及衣边均浅线刻缠枝花卉纹。此像铸工精致,造型优美,神情自然,衣纹流畅,为研究明代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不可多得的珍品。

四、明大黑天铜像

该像为铜质。高22.3厘米,重3666克。一首六臂,发如火焰,头戴五顶冠,缯带“U”形附于耳后。双耳垂坠,面相狞厉,三眼鼓凸,张口獠牙,络须张扬。其颈戴项圈,胸腹垂璎珞,绺发自肩垂绕于腹,悬挂人首九面。飘帛自首后缠臂下垂,袒胸腹,六臂手中持颅环,持金锭、金刚钺、龟形物。腰着短裙,弓箭步站立于座上(座已佚)。此像造型威猛恐怖,为典型的密宗派造像.

Hash:28f4c58cdcb64e33af7a94f6ac9d686937bba55c

声明:此文由 崆峒山智慧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