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通讯 | 9月8日,贾伟明 博士:民族考古调查与考古遗迹阐释的尝试——以新疆温泉县博尔塔拉河上游的研究为例

2018年9月8日,来自悉尼大学考古系的贾伟明博士为四川大学考古系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名为《民族考古调查与考古遗迹阐释的尝试:以新疆温泉博尔塔拉河上游的研究为例》的讲座,本次讲座为冯汉骥学术讲座的第58讲(图一)。四川大学考古系的李永宪教授、吕红亮教授、原海兵副教授出席了本次讲座。到场学生众多,现场气氛轻松活跃(图二)。

图一 讲座现场

讲座正式开始前,吕红亮教授首先对贾伟明博士的学术背景进行了介绍。贾伟明博士为吉林大学1978级考古系本科生,毕业后在黑龙江省博物馆任职多年,2000年贾老师毅然前往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期间贾伟明先生的研究重点为狩猎采集向早期农业的转变,他的博士论文在《British Archaeological Reports》出版,同时他在《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Antiquity》等众多主流考古学期刊上均发表有文章。吕红亮教授同时提到,近年来贾老师在新疆温泉县阿敦乔鲁遗址从事的考古工作,同时采用的民族学调查的方法,这对四川大学考古系从事西藏地区的考古工作有着很大的借鉴意义。

图二 讲座现场

讲座正式开始,首先贾老师对新疆及周边地区的一些典型考古学文化进行了介绍,虽然各种考古学文化具有较大相似性,但新疆地区考古遗址特别是早期的遗址中,并未发现太多陶器,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其他的考古学研究方法。接下来贾老师介绍了阿敦乔鲁遗址的概况,阿墩乔鲁遗址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温泉县,处于博尔塔拉河谷地中,两侧为天山。其自然环境从天山海拔高处自上而下为永久冰川、高山草原、高山森林植被、半荒漠干旱山地草原或山地草原、荒漠草原、沿河流谷地的冲击平原植被。遗址内部有房址,海拔约1900米。房址的主体部分是由双面石墙围成的一个很大的长方形,即F1。在主体建筑的北侧,沿缓坡分别建造了两个呈不规则形的附属建筑,西侧为F3,东侧为F2。南侧则有一石砌门道。门道和石墙的建筑结构相同,均用石块砌内、外两道石墙,两道墙体内侧填充土石。主体建筑内部被一些更窄的双石围墙分成了四个不同的单元,其中北部两个单元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建筑单位,内部有大量房屋废弃后的石墙倒塌堆积及遗物,同时有一座晚期墓葬打破该房址。与这种房址遗迹类似的遗址在博尔塔拉河流域中游南北两岸的天山坡地上均有发现,例如叶儿托勒哈遗址与小胡斯塔遗址,其中小胡斯塔遗址中的房址整体南北长度超过90米,内部结构复杂,北侧有一处用石头垒起的较规则的长方形房址,东侧和南侧则为不规则形状的建筑。贾老师提到有部分专家亲临现场后认为该房址可能存在回廊,这一点如果被未来的考古学研究证实,则属于有重大意义的发现。同时通过对墓葬中人骨的测年,该房址的年代应早于公元前16世纪。随着考古发掘的进行,对该房址功能性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F1的门道通向房址内部中心,在房内的中心位置发现了灶,灶周围发现大量大陶片。于房址西南部还发现了一些窖穴及烧火痕迹。F2、F3经发掘未发现太多遗物和遗迹,只有少量陶片(图三)。

图三 阿敦乔鲁房址F1

(其中F2、F3是F1的扩间,很可能是用来做羊圈用的)

除房址以外,在阿敦乔鲁遗址还发现了墓地。阿敦乔鲁墓地位于房址南部四公里处,大致分三个区,由北向南分布,年代从北到南依次递减,大约为公元前19-14世纪。墓葬主要为用石板围成,石板上还有倒三角的纹饰,形制从早到晚大体上无太大区别,但是垒砌墓葬的石块逐渐变小。贾老师介绍了其中的早期典型墓葬,墓葬形制为侧身屈肢葬,头向西面朝北。同时发现有木棺,但是制作粗糙,发掘时已经腐朽。另外在死者头部位置发现了随葬的耳环,为喇叭状。通过比较年代与观察墓葬内部及房址内部出土的陶器,贾老师指出,阿敦乔鲁遗址与欧亚草原的安德罗诺沃文化联系密切。在这里贾老师对安德罗诺沃文化联合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分布范围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南部及阿尔泰山等地区。

接下来贾老师跟大家分享了研究自然环境和资源支撑下的现代农牧经济的研究方法,以及在技术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深入的进行考古学研究。首先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很重要,阿敦乔鲁遗址地处高纬度,地貌主要为海拔较高的山脉和荒漠坡地、山谷。当地耕地十分有限,没有发现早期的人工灌溉系统,近代经济主要依靠有限的农业种植和大量的转场放牧,20世纪50年代后,通过整治,人造耕地得到了增加。如果没有人工施肥和灌溉技术,人造耕地就无法维持农业种植。总体而言,这一地区适宜农业种植的耕地很少,虽然有少量适宜种植的原始耕地,但是当地年降水量只有300毫米左右,只能基本维持小米的种植。之后贾老师介绍了本地民族学资料对研究提供的线索,并从其他民族学研究中引入了“四季三地”转场游牧的概念。当地现代转场式游牧具有长时期循环使用的季节性,固定居址为冬窝子春秋窝子和夏窝子,基本上均用石头和木头垒砌。其中春秋窝子主要位于河谷地带,附近有春秋草场,海拔约1000米。冬窝子海拔更高,约2000米左右,地处山坳。夏窝子海拔约2600—3000米,这一区域有发育很好的高山草场。

接下来详细介绍了三种窝子的构造与功能。冬窝子内部有榻榻米,在榻榻米以外的区域有主灶与附灶,另外还有窖穴。外部设有羊圈,用石头垒砌与冬窝子相连。一般羊圈旁还设有拴马桩与盐槽子。夏窝子的构造基本与牧民起居有关。里面为通铺,地面有石头垒砌的灶,一般将烧灰铺在地面上,门外有拴马桩、盐槽子和储藏食物的窖穴。与冬窝子主要的区别是夏窝子的羊圈只是简单的用铁丝圈起来。春秋窝子的房屋与夏窝子相似,羊圈内部则有隔间,主要用于分隔小羊、母羊与种羊。牧民在利用冬窝子时有时会几家共用,相互协作。

在换季转场时,伊犁的哈萨克族牧民会从伊犁霍城县一路转场至温泉县过冬,春天时会回到霍城的春秋窝子,夏天则到达赛里木湖进行放牧,转场距离大约几百公里。贾老师由此总结出四季三地转场游牧的大体特点:冬窝子地处山坳,背风向阳,羊圈墙厚固定保暖。夏窝子地处水源丰富的区域,羊圈主要为半固定通透羊圈,春秋窝子则接近河谷地带,羊圈墙体较薄,且有隔间。但实际情况更复杂,一般有多个过渡性中间草场和窝子。例如小胡斯塔有春秋夏一体的窝子,只需要两次转场。

通过现代的民族学材料来思考,古代是否具有与现代相似的基本生业模式。贾老师在这里提到了这一地区的生业资源,其中可采集的食物资源匮乏;狩猎渔猎等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农业方面虽然土地资源有限,但也有一定数量的农作物;牧业则有牛、羊、马、骆驼等牲畜,且分布有大量干旱和半干旱草场。通过观察这一区域艾比湖的孢粉沉积变化,可以推断博尔塔拉河流域自然环境距今4000年以来变化不大。而阿敦乔鲁遗址内发现的与经济相关的采集业主要为大云(肉苁蓉)淀粉粒;狩猎渔猎经骨骼鉴定则存在野生动物;农业方面有黍、粟、小麦大麦等有限的耕土资源和水资源;牧业则有羊、牛、马,同时有大量干旱、半干旱山地草场。综上,博尔塔拉河流域青铜时代主要以牧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与农业。再回到房址本身来看,房址可分为四个区。1区为人类活动区,有灶坑;2区主灶为烹饪区,并在周围发现了一层大的陶器碎片;3区为临时灶坑和窖穴;4区为牲畜圈,或作为院落。其中在主灶烹饪区发现了未经踩踏的羊粪和经过踩踏挤压的类似牲畜粪便的土。通过观察房址周围的现代地貌,发现这一房址和现代冬窝子所处景观有相似之处,均背靠山坡,分布于坡地上。贾老师指出,如果该房址性质为当今的冬窝子,即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转场行为。同时再加之一些高海拔居址的发现,则游牧转场成为可能。接下来贾老师引用了Cribb在《游牧考古学》一书中提到的,伊朗西部现代牧民的民族学证据。同样分为冬季、夏季、春秋三种居址形态,同样应用于四季三地游牧的模式。还有相关的证据发现于东天山巴里坤地区,如红山口遗址,一些小型的单独石构居址分布于大型居址周围。尽管这一区域的文化传统与西天山青铜时代的阿敦乔鲁遗址区别较大,但居址聚落形态的表现十分相似,而且似乎是连续式的发展,显得更加复杂。也有学者已经提出,这种相似房址周围的附属建筑应为羊圈,但有待进一步验证。通过大范围的聚落形态来看,牧民居址一般较为分散,呈现出一种低密度的特征。而通过调查,贾老师指出,阿敦乔鲁冬季牧场的冬窝子分布十分稀疏,主要表现为几户一组、分散居住、一户多处、界限模糊、器物简单、一物多用等特征。

最后贾老师提到,目前有关阿敦乔鲁遗址的研究仍在继续,同时希望在未来可以发现早在青铜时代,在博尔塔拉河流域甚至整个新疆地区已经存在了游牧转场的行为。同时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季节性居址的科学论证,可以采取哪些科技手段来获取信息;关于转场的原因,为什么不固定在一个地方进行放牧?游牧经济与农业经济哪个更先进?贾老师指出,需要转变传统思维,通过更多的研究方法在未来解答更多的考古学问题。

讲座内容结束后,进入了提问环节。首先李永宪教授提出就阿敦乔鲁遗址本身来看,农业与牧业哪种经济形态更先进?贾老师认为,在不同区域及相应的自然环境下,两种经济模式各有其优势。比如在欧亚草原地区,就存在只驯化马和狩猎马的博台遗址。这一遗址的牧业和农业不存在依附关系,且牧业出现较早。因此这一问题需要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等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后有同学提出可以通过何种科技手段来解决季节性利用居址的问题,以及转场的原因,是否和温度变化有关。贾老师回答道,转场一方面是因为夏季温度太高,另一方面是对于草场的一种管理策略,使收益最大化。而研究季节性利用主要是通过研究土壤内部的孢粉、植硅体等来观察植物数量的变化,是否能反应温度的差异。同时可以通过研究木炭年轮,以及观察羊粪,来研究季节变化,但以上猜想都需要相应的方法。

在回答完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后,李永宪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并代表学院再次对贾老师表示了感谢,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落下了帷幕。

(注:文中所用图采自贾伟明博士已发表的论文,在此对贾伟明博士表示感谢!)

供稿:程应杰

校对:周懋

摄影:张晓雯

编辑:何雨萱

Hash:4c98d8b6b458c463ec23f35d23d16b799dd38ec9

声明:此文由 明远文物考古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