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东公馆:烟花易冷,青砖留韵

1945年,极尽奢华的东公馆历时8年修成。然而,转眼在4年以后,随着临夏解放,它的主人不得不在这之前匆匆离开这座豪宅,前往遥远炎热的南方

阳高照的午后,游走在东公馆的廊阁花圃之间,凝望精致的青砖瓦兽,耳边总回响起《东风破》的那句“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错落有序的民国豪宅

公馆和八坊十三巷只隔着一条街。八坊十三巷表现了临夏市井百姓的生活状态,而东公馆是大户人家,显示出它的主人在临夏的绝对地位。

东公馆打眼看上去是民国风,有欧洲古典式建筑手法痕迹,迎面一座门楼用黏土砖砌成,门块上镶嵌的彩色琉璃在那个年代十分罕见,据说来自德国。中间门框上镶有的双面凿模砖对缝的砖雕,正面蝴蝶,背面倒挂蝙蝠,寓为“蝶来福到”。走进门厅,又一幅《葡萄攀援图》,寓为“兴旺、多子、多福”;再往里走,一幅山水砖雕,两侧对联写着“气度雍容开祀业宏基巍然簪缨门第”“节麾焜耀备严疆重寄允矣磊落雄才”,这就是主人在夸耀自己的先辈戎马一生,创业有功,也是炫耀自己当时守卫边疆的雄才。

再往里面走,到了尽头,才是正院三层五间大楼。大楼主框架使用了28根通天柱,两端布置二层转角楼……

小飞机升上天,斜下45°角俯瞰整个东公馆,图传显示院落布局围绕着这座大楼在东、西、南设有大五架旧式厅堂,外院观花楼、卫兵院、车马院,整体正方形布局,前后高低错落有序。

青砖上的情趣

在东公馆观赏这些精美的砖雕用去了大部分时间。砖雕即包含院落主人的传统价值观,也有施工者赋予作品的情怀。这是临夏的一门传统古老手艺,承载了当地人的闲情逸趣,大西北自然环境粗粝,而砖雕匠人的心思又如此细腻。

临夏的砖雕在北宋、金代已经有了不小的名声,花式、布局、技巧达到颇高境界。砖雕是与建筑物结合的实用艺术,临夏的砖雕中很少涉及人物形体,所雕题材多以珍禽瑞兽、奇花异木、山川胜迹、清泉流水。

砖雕大都镶嵌在砖木结构建筑物的侧墙中央、山墙正面墙头檐下或庭院影壁正中,是用来装饰砖砌墙壁的手工艺术品。临夏砖雕既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又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以景托情,带有强烈的生活趣味和想象力。

临夏有三宝

东公馆里里外外大小189幅砖雕都是著名艺人绽成元及其弟子之作。绽成元从小喜爱丹青,后被著名砖雕艺人马优努斯收为徒,很快成名,被誉为“马门神匠”。如今的东公馆是一座艺术殿堂,设计它的人曾挖空心思将河州最具美感的手艺运用在其中,经过岁月洗礼,这些装饰更具神韵。人们对这所院落倍加爱惜,现已把正院内原有的房舍改装成博物、民俗展室。

八坊十三巷

临夏在民国之前被称作“河州”。大夏河在经过临夏市区之后又在临夏县境内的康家湾注入黄河刘家峡水库)。被黄河哺育的两岸居住着汉、回、东乡、保安、撒拉等18个民族,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一半以上,具有浓郁穆斯林风情。

黄河边上文化总离不开黄土,临夏有三宝,砖雕、葫芦彩陶,除此之外,河州泥塑也是临夏风物的元素组成部分,它们被陈列在三层五间大楼最宽敞的门厅,形态丰富,用来表现河洲多彩民族的生活情趣。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临夏是东公馆主人马步青的老家,也是他发迹的地方。1949年解放军进军临夏时,马步青携家眷逃往西宁。西宁解放前又逃往重庆,后经香港台湾定居。1977年马步青在台湾病逝,最终没有再回来。

解放前,马步青历任国民革命军陆军骑兵第5军军长,陆军第40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蒙藏委员会委员等职,抗战时期隶属于第八战区东路指挥部,驻防武威。后世对马步青的一生的评价毁誉参半。他与红军开战,也抗击过日军,它办了很多学校,也烧杀抢掠。

1938年日军开始轰炸武威,马步青就把家眷迁回老家临夏,遂建了东公馆。解放后,东公馆由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某部军管,王震大军进军青海前司令部曾驻于此。

东公馆作为民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私人住宅式古典建筑群,布置精巧,结构严谨,既具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又融欧式建筑意境,为多种文化元素的结合体,对研究西北民族地区建筑文化、民族学很有价值。

烟花易冷,人事易分,斑驳的楼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黄昏的时候,走出东公馆,经过车流人潮的大街,又进入八坊十三巷的结界。再度回望东公馆,青砖雕牌楼泛着柔软的橘黄。

Hash:64064708a31fa97887fd53c2e681e89e37246a1d

声明:此文由 尼玛次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