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罕见!江西这73座古墓大有来头!墓主身份不一般…

提起南昌古墓

大家肯定想起的就是海昏侯

规模大、规格高

见证南昌古城的悠久历史

这次

在赣江新区又惊现

国内高规格六朝家族墓地

文物考古研究院

组建考古队对赣江新区建设区域内的

七星堆六朝墓群

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经过475天的田野发掘,

共清理了 73座古墓葬

出土遗物 700余件。

案及案上器物

是现在保存的

数量最多、

规模最大、

形制最丰富的

高规格六朝家族墓地

墓室群发掘出的排水沟

特别是A发掘区的16座六朝墓葬,

排列有序、布局合理、

规划严谨,排水系统完备。

是目前发现重要的

六朝时期高规格的家族墓地

A区、C区基本完成发掘

B区全面勘探

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位于江西省赣江新区儒乐湖以南、赣江以西,分为A、B、C三个发掘区。

2018年8月至12月,

基本完成A区发掘,

发掘面积2600平方米,

发现 墓葬22座,

出土了各式遗物 近200件。

2019年4月至8月,

基本完成C区发掘,

发掘面积约3000平方米,

发现 六朝墓葬51座,

出土遗物 500余件。

钵与龙首勺

仓井灶

铜鐎斗

兽面瓦当

目前正在全面勘探B区,

已经勘探发现12座砖室墓,

同时对A区最大的墓M5的排水沟进行发掘

我省首次在一处墓群中

同时发现多种墓葬形制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介绍,目前 A、C区发掘出的六朝时期墓葬均为砖室墓,规模庞大、形制多样。在一处墓群中同时发现多种墓葬形制且墓葬规模庞大, 在江西省属于首次发现,在全国同时期的墓群中 亦属罕见。

结合六朝墓分布规则,墓砖铭文、墓葬的形制、规格等,该墓地应是六朝时期江州世族或地方豪强周氏家族墓地。

写有“周候”字样的铭文

700余件遗物再现古人生活

目前,七星堆六朝墓群已出土了700余件遗物。按质地可分为瓷器、陶器、金属器、石器等,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模型明器、日用器、陪葬俑、武器等。

从数量上看,瓷器占绝大多数。

瓷器有盘口壶、钵、罐、盏、谷仓、灶、水井、畜禽模型、坞堡等,多为江西丰城洪州窑的产品;陶器有壶、罐、熏炉、灶、擂钵、灯台等;金属器有盆、鐎斗(底有三足、旁有持柄的器皿)、熨斗、铜镜、钗、镯、戒指、弩机等;石器有黛板、石臼等。

坞堡模型

考古人员还发现有与墓葬墓园建筑相关的板瓦、筒瓦、兽面纹瓦当。

“遗物充分再现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场景。”考古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墓群出土的遗物有大量日用品,像这次发掘出的铜制鐎斗,就是汉代军民广为使用的“温食炊具”。它既可以烧火加热羹汤、粥之类的流食,又能被人拿在手中敲打发出响声来示警。充分证明了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商贸活跃、手工业分工精细、船运发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双系罐

铜盆

而且墓中同时出现三个窑口的产品,并且产品功能清晰,充分证明了六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商贸活跃、手工业分工精细、船运发达,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基础。

身份:

有墓主曾是汉帝“近侍官”掘

记者了解到,经考古队发掘研究,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A发掘区的16座六朝墓,应是六朝时期江州世族或地方豪强周氏家族墓地。其第一代墓主身份从墓葬形制等因素分析,其规格应不低。另外,其中一处墓室主人的官职据墓室铭文显示为“中郎”。而据汉制,所谓中郎即“省中之郎”,其职责是为皇帝专门管理车、骑、门户,属于帝王的近侍官。人们熟知的汉代人物苏武、蔡邕,都曾担任中郎官一职。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加之南昌特有的红土壤以及墓葬保存条件较差、盗墓等原因,墓内棺椁和人骨均已腐朽,无法提取标本

写有“豫章海昏中郎周遵字公先”字样的铭文

专家表示国内罕见

具有重要意义

考古发掘,专家明确表示,南京杭州九江等地均多次发现六朝时期的墓群,但是目前保存下来的并不多,七星堆六朝墓群与国内其他六朝墓群比较而言, 其规模、规格均是空前的。墓群出土的器物从数量、特色看,也是 国内罕见的。

越窑瓷器

镇墓兽

鹦鹉

七星堆六朝墓群A发掘区为 江西地区首次完整揭露的六朝家族墓地。它填补了江西地区六朝考古研究的资料空白,是长江中下游六朝时期经济繁荣、商贸活跃、船运发达的历史见证,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期形成的缩影,是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重要材料,对研究六朝时期民族融合、东亚文化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赣鄱历史源远流长!

为江西历史文化底蕴点赞!

来源: 江西宣传综合江南都市报、江西发布、南昌晚报等

Hash:155672fb758c24ad2521cdc90d36d3f7302d07b8

声明:此文由 这里是江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