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一处“宝地”,随便一挖就出宝贝,民工修水渠挖出22万斤宝

导读:1967年11月的一天,在湖北黄石市东边的西塞山脚下,一群民工正利用长江枯水期,对沿线堤坝进行加固。在施工过程中,一位民工用铁锨取土时,无意间从地下挖出了几枚古代的铜钱。

起初,这位民工也没有当回事,因为在以往土建施工的工地上,他也经常会从地下挖出一些铜钱,并不需要大惊小怪的。

可当他继续向下挖掘时,让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地下的铜钱越挖越多,从三五个零散的,到几十、上百的一堆,发展到最后,成千上万的铜钱堆满了不大的土坑,而且向四周延伸出去,好像整个地表下面都是铜钱。

从没见过这种情况的民工不敢耽误,立刻跑去将情况报告了工地负责人,然后又逐层上报了公安部门和文物部门。

在警方和考古队赶到前,工地上挖出古钱币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看热闹的老百姓络绎不绝,好在施工方加派了安保力量,有效了维护了现场秩序,避免了地下古钱币遭到哄抢。不久之后,警方率先赶到了现场,在发现古钱币的地方拉起了警戒线,禁止一切无关人员进出。

对于西塞山挖出了宝贝,当地村民并不感到惊讶,因为在他们看来,西塞山就是一处“宝地”,地下遍布各种金银财宝,只要随便挖挖就能得到宝贝。此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并非空穴来风,相传南宋时期,军队在败退之时,在此处埋下了9大窖的宝藏

明朝万历年间到1967年前,西塞山附近先后挖出了5处窖藏,出土各种金银钱币不计其数,是名副其实的“宝地”。

下面我们来简单看一下,这5次窖藏的发现情况:

一、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西塞山村徐鼐等几位村民,在南宋名将吕文德的旧宅中挖出一个窖藏,里面装满黄金一万多两。

“居民徐鼐、宋朴、陈郎、李六、姚文六陈谟甫等,朋挖黄金万余两。”——《定陵注略》

二、崇祯七年(1634年),当地百姓在第一次挖出窖藏几步远的地方,再次挖出一个钱窖。“土人又于前地数步外,得钱一窟,方中丈余皆满。”——《大冶县志》

三、清乾隆八年(1743年),西塞山地区发生瘟疫,一穷人家在挖坑埋死去的孩子时,挖出一个古钱币窖藏。周围村民得知消息,蜂拥而至,连续挖掘数月,面积达二、三里,出土钱币之多,古今未有。

“有贫家夫妇瘗儿(埋尸体)于 ,坎土(挖浅土坑)见钱……至二月终,居民犹掘如故,坎土(挖土)二三里。”——《蕖村笔谈》

四、1938年,为抵御日军中国军队在西塞山修筑工事,挖出一处钱币窖藏,后为日军所占,出土钱币等文物最终下落不明。

五、1955年,黄石市兴建大冶钢厂,在取土过程中,工人从西塞山下挖出一个黄釉陶缸,里面藏有各类银锭292件,总重量超过270斤。

距离第五次发现宝藏仅仅12年后,1967年西塞山再次挖出宝,此消息一出,立刻引来了各方的关注。不仅黄石的考古队赶到了现场,湖北省博物馆也迅速派出专家前往现场指导,就连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也派专员来到现场,对发掘情况进行了调查。

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窖藏钱币顺利被挖掘出土,经过测量,此次出土的钱币堆高约1.4米,长6.8米,宽为3米,总重量超过22万斤。

古钱币中以宋代铜钱最多,占整个窖藏的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其中包括制作精美的宋徽宗“金钩铁划” 御书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除此外,还夹杂有各朝代的古钱币,例如汉朝的五铢钱,唐朝的开元通宝,甚至还有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铜钱。

人们在震惊窖藏古钱币数量巨大的同时,也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西塞山地下为何埋葬有如此多的窖藏?这些窖藏金银钱币的主人又是谁?

在黄石乃至整个湖北,都流传着关于李自成“大顺宝藏”的传说。据称,当年李自成从北京带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在撤退到湖北时,眼看走投无路,便命手下将这些宝藏埋在了地下,以备将来东山再起。可惜李自成被清兵一路追杀,最终死于九宫山,这批宝藏自此之后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那西塞山下数量众多的金银钱币窖藏,是否真的是李自成的大顺宝藏呢?对此专家表示,在西塞山发现的钱币窖藏,大部分都是宋朝的钱币,年代最晚的是南宋时期铸造的淳祐通宝,因此西塞山钱币窖藏的年代应该在南宋以前,并非李自成的大顺宝藏。

关于西塞山窖藏的来源,考古专家经过查阅史料和对出土文物的研究,认为主要有两点可能。

第一,是南宋名将吕文德家族的财产。

关于吕文德,很多人也许并不陌生,在武侠泰斗金庸大师的笔下,他是一个目光短浅,胆小如鼠的败军之将,要不是郭靖在,肯定无法守住襄阳城。可在真实的历史上,吕文德却堪称南宋最后的名将,带兵抵抗蒙古30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因为有功被朝廷晋封为卫国公。

吕文德在生前,曾率大军驻守湖北,并在西塞山下修建有宅邸。他死后,就葬在了西塞山宅邸附近。

万历年间和崇祯年间,西塞山百姓就是在吕文德宅邸旧址上挖出的钱币窖藏,并且第一次发现窖藏时,徐鼐等人还盗掘了吕文德妻子的墓葬,从中盗走包括金砖在内的大量随葬金器。

专家认为,吕文德作为封疆大吏,与蒙古作战多年,屡次受到朝廷赏赐,家财丰厚,完全有可能将巨额的钱财埋入地下。

第二、南宋时期的军库。

虽然前两次窖藏是从吕文德家中发现,但后面的窖藏却与吕文德关系不大,对此有专家提出,西塞山窖藏并非全部为吕氏家族的私产,大部分应该来自军中的军库。

据估算,西塞山6次窖藏出土的钱币,总重量超过百万斤,按照南宋时期的购买力换算,折合成银子大概有30万两以上,这还不包括出土的大量黄金和银锭。就算吕文德再富有,身处于南宋末年这样的一个动乱时代,也难以集聚如此众多的财产。

为此专家提出,后续发现的窖藏,应该来自南宋时期江州兴国军的军库。在南宋时期,西塞山属于江州地区,驻扎在此地的是兴国军,吕文德的儿子吕师夔就曾担任江州兴国军沿江制置使,与父亲一起镇守长江。

西塞山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宋元频繁的战争中,吕文德一定会派重兵镇守此地。打仗就是烧钱,在大战前,一定要备足粮草、军费,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胜利。因此当时各地驻守军中都设置有军库,用于钱粮调拨。

专家推断,南宋末期,江州军在军库设立在了易守难攻的西塞山,后来因为战况紧急,便将巨额军费埋在了地下。

结束语:

不管是吕文德家族的私有财产,还是江州军的军库,西塞山下埋葬有宝藏是不争的事实。如今传说的9大窖藏宝藏,已经被挖出了6处,不知道另外3处藏在何地,这也吸引着无数人去追寻和发现……

关于1967年出土钱币的下场,十分让人痛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出土的文物被当做封建残留,22万斤铜钱全部运到了工厂,融成了铜水……

Hash:3e15116871219bc3ec59d437b19284c389ceec71

声明:此文由 幽州校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