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小矮人墓葬群,疑为450年前瘟疫遗物

曾经轰动全国的泉州“小矮人墓葬群”,经过专家的多方考证,怀疑与450年前泉州发生的一场瘟疫有关。

近百年来,福建泉州东海蟳埔渔村一直流传着“小矮人”的传说,在这里海岸边的斜坡上,曾经有上千个装着不到正常人一半大小骸骨的骨灰罐有序地排列着。后经蟳埔社区旧村改造,这些骨灰被大规模迁移到蟳埔几百米开外的鹧鸪山。

为了揭开“小矮人墓葬群”之谜,泉州海交馆考古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对“小矮人墓葬”进行实地挖掘,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组人员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专家也多次到泉州探访。经过多次考古发掘,专家基本排除了“小矮人”的可能性。

虽然已有定论,但数百上千个糖水灰做成的馒头状小坟堆,为什么曾经出现在靠近晋江海口的岸边?为什么会同时埋葬着那么多人和动物的骨骸?如此奇怪的葬法,真的与渔村埋葬“好兄弟(阴公)”的习俗有关吗?

在后来的几次发掘中,专家共挖出大、中、小型陶制瓦罐35个,这些大小不一的“皇金”里,混装着各种骨骸,既有人的骨头,也有动物的骨头,尤其是那些数量最多的小瓦罐里,混合着各种细小的骨骸,不但有成年人和小孩的牙齿和骨骸的碎片,还包括一些鼠类、爬行类以及疑似猴子、小猫、小狗之类的动物骨骸。奇怪的是罐子里有许多泥沙和诸如小牡蛎壳、灰土之类的杂物。

对此,很多专家表示疑问,在民间二次葬‘拾骨’的骨灰罐中,本应只装死者的骨头,干干净净的,怎有可能混进许多乱七八糟的东西,这岂不是对先人遗骸的大不敬?

随后,专家翻阅材料时发现,明代嘉靖最后几年,泉州府境内几乎年年受到倭寇的侵扰,而后泉州郡城又爆发了一场大瘟疫,他大胆推测,蟳埔的这些神秘墓葬,其实就是450年前泉州发生的一场大瘟疫留下来的遗物。

据何乔远《闽书》记载,明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壬戌),“泉州郡城大疫,人死十之七。市肆、寺观,尸相枕藉,有阖户无一人存者。市门俱闭,至无敢出。”《泉州府志》也记载,“自嘉靖以来,煦育日久,黎庶番殷。逮季年,倭夷入寇,兵火疠疫之余,户口十损六七”,而相关的记录资料也散见于泉州各地的族谱中。

专家表示,虽然这些尚不足以揭开墓葬之谜,但《泉州府志》中有关顾应兰事迹的记述,为解开蟳埔墓葬之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证据。

据记载,顾应兰是泉州城内人,明代著名清官顾珀之孙。当时,泉州城内遍处“尸相枕藉”,一座原本热闹的泉州城,已成了可怖的“死城”。此时,顾应兰挺身而出,自己召集役夫“举蔂梩竹簟”,即用土筐、铁楸、竹席等工具,收拾了逾1.6万具尸体,还有骷髅及各种骨头万具。然后分男女而“邱”之,即掩埋后弄成一个个小坟堆。埋葬的地点,“郡城村落,在在而有”。

专家表示,在这场大瘟疫中,泉州死了很多人,也死了大量的动物,顾应兰召集役夫收拾遗尸时,使用的是铁楸等工具。这些役夫并非专家,他们肯定是见到骨头就铲,这样一来,许多瓦罐中必然会混杂着各种骨骸、泥土和杂物,这跟蟳埔墓葬挖出来的瓦罐中的情况完全一样。

据此,专家推测蟳埔村的墓葬并不是什么稀奇古怪的“小矮人”,也不是什么南宋的毗舍邪人、元代的蒙古兵或明代的倭寇,与渔村的“阴公”信俗也没有太大关系。专家表示,“根据相关史料,目前瘟疫遗物的说法是最贴切的,也是最解释得通的”。(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文案源自中国殡葬协会官网有改动)

Hash:bd0c1812691cf9e76968d43ac02d1eed1456166b

声明:此文由 天顺祥殡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