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十堰这个山谷的秘密再也藏不住了

十堰人都知道

东沟村位于十堰茅箭区茅塔乡

火车站乘坐66路公交可以直达

开车到白浪西路50厂茅塔河入口

拐进五茅路

走13.4公里就到

但今天

我们要说些大家不知道

网上也搜不到的事儿

念情谷念的什么情?

第一次来到东沟念情谷广场的人,大多会疑惑的问:为什么这里叫念情谷?

1

念情谷的爱情

▶1931年,贺龙率红三军在此打土豪、分田地,播撒下革命的火种。

▶1946年,王树声率中原突围南路部队在东沟创建了鄂西北第三军分区、均郧房县委县政府等革命政权。而念情谷故事的男主人公就是当时的均郧房县委书记朱正传烈士。

电影《情映东沟红》中朱正传与易齐荇成婚

▶朱正传是江苏常州人,毕业于天津南开附中。1943年,朱正传与妻子易齐荇结成革命伴侣,为党的事业天各一方两地战斗。

▶1946年9月,朱正传从竹山县委书记调到东沟任均郧房县委书记,领导所辖军民积极开展游击战,迅速打开了东沟根据地局面。

▶同年12月下旬,他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到官山河执行任务,在返回途中遇敌,被打断了左腿,刚行至十二连山又遭强敌袭击,危急时刻,他将生的希望让给战友命令战友撤退,自己则拖着滴血的断腿,向蜂拥而来的敌人还击,打到最后子弹用尽,他不愿当俘虏,高呼着“共产党万岁”用仅剩的一粒子弹结束了自己年仅28岁的生命,壮烈牺牲。

微电影《情映东沟红》中朱正传被困

▶朱正传牺牲了,他的妻子易齐荇并不知道,一直在等着他回家。直到1986年,十堰市在搜集整理地方党史时,她才知道朱正传牺牲在了十堰。从此,她便一有时间就会来十堰东沟纪念自己的丈夫。

▶1999年3月25日,是纪念朱正传烈士牺牲53周年,这是妻子第二次来此地,她这样写道:“遇顽敌临危不惧,不惜年轻生命,英勇牺牲;结鸾俦风雨同舟,未能共享胜利,终身无悔。”

微电影《情映东沟红》中易齐荇来十堰祭拜丈夫

▶易齐荇在朱正传烈士牺牲后终身没有再嫁,他们也没有留下后代,东沟人被她们的爱情故事深深感动,就把朱正传烈士为革命洒下热血牺牲的这片土地,命名为念情谷,纪念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2N

念情谷的亲情

▶2006年,时任东沟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周承财书记,偶然发现有猴子偷食村民地里的蔬菜瓜果,为了带动东沟旅游业的发展,周承财找来河南耍猴人,在当地村民齐心协力的配合下,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47猕猴引到东沟村一组一处高坡上安营扎寨住下了。如今在饲养员的精心呵护下,猕猴的数量发展到450余只。同时这里也是鄂西北最大的野生动物救助站。

▶到这里来的游客常常会发现在饲养员办公室门口一直坐着一只猴子,怀里还抱着一对小猴子,而且猴妈妈只有一只手。这和念情谷的情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这只猴子叫优优,是2015年3月,猴山饲养员在野外救回来的一只刚满月的小野猴,当时它的手被扑兽夹夹住了,骨头露在外面已经生蛆腐烂了。饲养员把它带回救助站,给它清洗包扎伤口,并带到专门的宠物医院救治,由于伤势严重只好锯掉了那只受伤的手。优优看起来刚满月不久,还不能投喂猴食,饲养员就把它单独圈养起来买来奶粉,用奶瓶喂它,优优念饲养员们的救命之恩,每天都在饲养员办公室外的树上或者是草丛里玩耍从不跑远,就像的家人一样。

▶如今优优当了妈妈,生了一对龙凤胎小猴,这是13年来猴群生下的第二对龙凤胎小猴子,在念情谷人类和猴子的和谐相处、亲情相守,成了东沟的一道靓丽风景

来东沟为什么要去周八爷家?

▶早在1997年,东沟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旧址被命名为十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最重要的中原突围鄂西北历史纪念馆,是东沟开明乡绅周宗裔周八爷的祖宅,建于明清时期。前院是清嘉庆十九年建筑,后院是明末建筑。纪念馆的布展分两个序幕、六个章节。中原突围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一个重要转折,它以迎击国民党军发动全面内战的首战壮举,胜利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为中华民族的胜利与和平奠基伟业,载入史册。

▶1946年6月,蓄谋已久的蒋介石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终于发动了全面内战。在李先念、王树声、王震等领导下,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决策,展开中原突围战役,主力分为北路军、南路军,突破国民党30万大军的重围,胜利挺进鄂豫川陕边区,创建以郧阳汉水两侧为中心的豫陕鄂、鄂西北根据地。

▶王树声率南路军主力2.4万余人,于7月上旬直驱武当山区,与江汉军区部队会合后,至8月底在今十堰城区小川、茅塔塘成立鄂西北军区、党委、行署,下设五个军分区、地委、行署,18个县大队、县政府。

▶周八爷的宅院是当时三军分区、三地委、三行署,也就是武当军分区、武当地委、武当行署所在地,同时也是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所在地。在东沟当地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县委设在周八爷家中,县委和地委在一起办公,王树声的电台设在泰山庙中,刘昌毅打外围,周八爷站岗放哨,开明绅士送支援等,证明东沟是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摇篮。

▶纪念馆里还陈列的有毛泽东主席的亲笔电文、中原突围南路部队向当地百姓借粮借物的借契中以及行军物品等。这里保留着均郧房县委书记朱正传生前办公起居的部分陈设,记载着念情谷里朱正传烈士的革命爱情故事,展柜里还陈列的有朱正传烈士的家书手记,以及他父亲朱亦阳为痛失独子而编写的哀荣录。

▶纪念馆里展出的还有三十八位曾经领导创建鄂西北根据地并与之浴血奋战的开国将帅,他们都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具有崇高的革命理念和信念,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他们的革命精神、崇高品格和超常智慧,无不给后人以教育和激励,他们的功绩永远铭记在十堰人民心中,所以,大部分游人都会到原是周八爷老宅的纪念馆里看看,从一件件老物件中读取这段红色的记忆,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谁是东沟烈士陵园无名墓主?

▶1931年,贺龙率红三军转战鄂西北,在茅塔乡东沟村发展革命队伍。

▶1946年 ,中原解放军创建鄂西北革命根据地,先后在这里设立了鄂西北第三军分区、均郧房中心县委、县政府、县总队,鄂西北第三军分区司令员王树声、副司令员刘昌毅、罗厚福等率部在此转战突围。时任均郧房县委书记朱正传和易轲等100余名指战员,先后壮烈牺牲于东沟,当地群众冒着生命危险将烈士遗骸分别安葬在红岩子、廖家垭、鹰嘴岩、坪子等地。

▶1996年,茅箭区将烈士遗骸集中迁葬在东沟,建成烈士墓群并对外开放。

▶2006年3月,茅箭区委、区政府对烈士墓群进行二期建设,修建道路,立烈士墓碑,供人们纪念瞻仰。

▶2010年8月,在十堰市综合执法局、园林局、市民政局等单位的关心支持下,茅箭区再度对烈士陵园进行改扩建。扩建后的烈士陵园广场中央矗立烈士纪念碑,碑高13米,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和纪念碑文。纪念碑后,反映革命战争的浮雕墙和烈士墓群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庄严肃穆。纪念碑正前方共有168级台阶,这也代表着长眠于此的烈士人数。他们当中留下姓名的仅有36位,年龄最大的31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其余烈士没有留下姓名,是东沟烈士陵园里长眠的无名英雄。

除了红色旅游有没有休闲旅游

❶ 生态观光茶园: 2018年,政府投资对茶园进行提档升级,打造建设了落樱谷、梅花谷等观光景区。在茶园内修建环山游步道,套种观赏樱花梅花海棠等观赏花树,总占地约200亩。茶园兼具观光旅游与茶叶采摘为一体。每年春季、夏季、秋季都可以采摘茶叶,游客也可以自己采茶,体验采茶乐趣。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春季即能观花又能体验采茶,夏季即能避暑又能休闲观光的渡假圣地。

荷花塘:2015年,投资将十一级水田改造建成的荷花塘,种植有睡莲和观赏莲花供游人赏玩,睡莲比普通观赏莲花开花早,每年四月底就会开放,持续开到8月份。塘边八角形木质观景亭能将景色一览无余。

月季园:2015年4月建成,对十三级梯田进行治理改造,栽植有月季品种30多个,花期从四月一直开到十月底。

烧烤露营区:2015年,政府投资建成了古香古色的三层烧烤用房。面积约700平方, 50个烧烤炉位可同时容纳350余人就餐。烧烤场门前是一座小型拦水坝,还设置有娱乐休闲区,有羽毛球、兵兵球、秋千、K歌设备,饭后唱歌打球晚上还能在这里露营,提供帐篷租赁。

❺特色民宿:东沟民宿常年组织打喜饼、扎染陶艺民俗体验,让游客了解乡村文化,爱上乡村生活。桃源人家有扶贫车间——桃源子衿草木染坊。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草木染手工制作,制作出扎染方巾手帕,围巾,桌布,布包等布艺制品。

▶桃源半山“诗书桃源,文溢半山”,空中花园连接山林栈道,夜幕落下,烛光微亮,观星赏月体验乡村夜晚的清静。

▶休休堂和蛙声十里,取自“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将荷塘美景与乡村民宿结合,打造专属儿童的亲子民宿。让孩子和家长们通过陶艺、棋艺、扎染、益智玩具、游乐园的互动,感受乡村的童年氛围。

粉丝有哪些福利?

福利礼盒

猕猴园:10元门票,1张。

桃源人家或蛙声十里:餐饮代金券50元/张、住宿现金券100元/张,自选1张。

丹荷聚:餐饮代金券50元/张,1张。

自助烧烤露营:现金券50元/张,1张。

福利礼盒包括以上4项福利票各1张共4张,在东沟游客服务中心领取。

特别提醒:

▶ 猕猴园一米二以下儿童免票,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退役以及现役军人凭有效证件享受免票。

▶各门店对福利礼盒使用,享有最终解释权,本号只负责发布。

文史资料 | 茅塔乡东沟村委会

编辑 | 绍君

(部分图片、动图来源于网络)

Hash:9f5f72d343c084dd5e996448ee041b65910d6a00

声明:此文由 十堰交通音乐广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