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142米的小山峰,因石窟而闻名世界,饱含十个朝代匠人的心血

中国四大石窟,分别是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以绚丽多彩的壁画闻名于世,飞天是其代表作;云冈龙门石窟以壮丽的石刻雕塑闻名遐迩,而麦积山石窟则以精美的塑像震惊了世界,有专家曾说,麦积山石窟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麦积山位于甘肃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山乡,在天水市火车站有直达景区的班车,自驾也就是40分钟的时间。远看麦积山就是一座孤立的山峰,属于秦岭山脉小陇山系,因酷似麦堆,而得名麦积山。

来到麦积山需要换乘景区的电瓶车到山底,一座瑞应寺坐落在山脚下,据传瑞应寺在公元前1001年周穆王时期所建,后经过历朝历代多次更名,在宋徽宗时改为瑞应寺,沿用至今。红墙灰瓦,古色古香的瑞应寺也是几经荒废重建,目前院落为明朝时所建,清朝时进行了部分重修。历史上许多高僧大德也曾在此弘法,繁盛一时,如今大门紧闭,无人问津。

麦积山海拔虽有1742米,而山体却只有142米,相当于50层楼高。远观麦积山显得并不雄伟,可是当你站在山脚仰视,它的断壁悬崖显得异常陡峭,如刀削一般。原来这里是一座完整的山体,在唐开元二十二年,这里发生了地震,致使山体坍塌,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

仰望麦积山,断壁上石窟密密麻麻,如蜂窝分布,中间还有巨大的佛像于山体之上,而后期修筑的曲折的栈道上游客如蚁,又像是一个巨大的剖面的蚁穴。感叹古人如何在这悬崖峭壁上创造了如此奇迹?留给后人这样无价的艺术瑰宝。

关于麦积山石窟的开凿,目前考证的做法是,古人从山下开始堆积木材,堆到最高处,然后从高往低开始施工,营造一层石窟,拆除一层木材,直到山脚。至今山体上还能看到镶嵌在里面的木桩,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美国人也曾在1947年的《和平日报》中称赞麦积山石窟是“全世界七大工程又增其一”。

麦积山处在古丝绸之路上,当时贸易繁盛,东西方文化也在这里交流碰撞,佛教也曾是这条丝路上的主要信仰。敦煌莫高窟的开凿也是如此,麦积山石窟也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从十六国后秦时期开始营造的。

西汉的时候麦积山就已是天水的避暑胜地,自古就有“秦地林泉之冠”的美誉。以前人们利用山体的自然山洞塑造佛像,在后秦开始,于悬崖上凌空开凿崖阁、摩窟、摩崖龛、山楼、走廊等。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仍保存窟龛194个,泥塑、石刻造像7800多尊,壁画1300余平方米。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跟着人群拾阶而上,近距离的去接触这些精美的塑像,才能感受到古人的匠人匠心。栈道修建在悬崖峭壁上,根据石窟的位置曲折向上,走在凌空栈道上不由得有些恐高,还好可以一边欣赏精美的塑像,一边遥望麦积山下秀美的风光。

由于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子母岩,不宜精雕细镂,所以大多采用泥塑和绘画。麦积山塑像,主要题材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等,尽管每个朝代的塑像都在一起,但是没有模仿,而是都保持了自己的朝代特点。

从细节可以看到,许多塑像的人物和衣服线条,虽然因朝代风格不同,但是都很流畅、优美,极富立体感。塑像上的色彩也很丰富,虽然经过了岁月和风沙的洗礼,但是依然鲜艳如初,光彩依旧。

许多石窟里的塑像保存的都非常好,人物造型也栩栩如生,虽然是佛国世界,但也已经非常世俗化,更接近人们的生活。

也有一些石窟里虽然塑像完整,唯独失去了眼睛。据说,以前佛像的眼睛里镶嵌的都是一种水晶石,用来做为眼球,白天吸收了太阳的精华,晚上会闪闪发光。于是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就打了歪主意,他们白天不敢行窃,于是晚上就把水晶球偷偷的挖走了。听来令人愤慨,不过现在有些佛像黑色的眼珠也很光亮,据说也是用的某种特殊材料。

在麦积山石窟,无论是高达15米的巨像,还是只有0.3米的小像,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颇具美感。不仅在外形上已经登峰造极,而且还通过外形体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著名雕塑家尼·克林杜霍夫在参观麦积山塑像后,激动地说:“它们具有惊人的内心世界,极富表现力的构图和雄伟的形体。”

麦积山石窟虽然不以壁画著称,但是其壁画也堪称珍品,过道顶上残存的壁画精美绝伦,其中西端顶部的车马行人图,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车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堪称国内壁画构图之经典。而壁画里的飞天,也不亚于敦煌飞天的飘逸、优美。

杜甫称赞麦积山云:“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这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一座文化宝库,有许多石窟的珍品塑像只有你亲自近距离观看后才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由于这里文化深厚,建议带讲解员游览,你会了解的更加深入。图文原创,欢迎关注:路灯摄影,每天为您分享旅途好风景。

Hash:854d85f1f67b29af46d5c4aaf430e472b43172b9

声明:此文由 路灯摄影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