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发现果郡王允礼陵墓,考古学家出来后,便永久地关闭了地宫

前言

“垂鞭最忆花时节,河畔青青纵马行”,这是清代果郡王爱新觉罗·允礼的诗句。是的,果郡王在历史上确有其人。随着电视剧《甄嬛传》的热播,剧中的人物也引发热议。从这句诗中看,果郡王允礼的确是个饱读诗书,有闲情雅致的人,这倒与剧中形象有些重合了。

2006年,考古学家意外在河北易县发现了允礼的墓葬。与电视剧里不同,果郡王是在乾隆年间去世的,并且得到了风光大葬。但是,考学家们进入地宫查看以后,却决定不予挖掘,便永久地关闭了地宫,这是为什么呢?

聪慧低调才华横溢

康熙皇帝儿子众多,清朝并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因此康熙年间有一件极富戏剧性的事件:九子夺嫡。本来康熙是属意嫡长子胤礽的,对这个孩子他有着深刻的感情,但是胤礽实在是不争气,经历两次废除太子后,康熙对储君之位一直悬而未决,九位皇子之间明争暗斗,在朝堂之上掀起风波,给国家造成内耗。

允礼是康熙帝第十七子,“九子夺嫡”时,他年纪还小,也就没有参与其中。他的母亲陈氏只是一位普通的宫女,意外得到康熙帝的宠幸生下了他,直到后来才得到一个嫔位。因此,允礼在皇子之中也不怎么起眼,这倒成全了他。

在严格的皇室教育下,允礼琴棋书画无所不精,擅诗书,工书法。年纪稍长后,就外出游学,访遍大好河山,远离朝中的权力中心,很是闲云野鹤,悠然自得,的确有几分文人风采。在历史上,允礼也留下了一些诗篇,非常有文采。这和电视剧里多情细腻的果郡王也有一些重合。

雍正乾隆朝得到重用

由于年纪小没有参与夺嫡,而且后来还站队四阿哥胤禛,允礼很幸运的没有成为夺嫡的牺牲品,还得到了雍正的重用。反观其他参与夺嫡的皇子,最后都被圈禁起来。和电视剧《甄嬛传》一样,历史的雍正也是生性多疑,在成功夺得皇位之后,底下的功臣若是影响到自己的统治,也会被毫不留情的除掉,之前效力雍正的隆科多、年羹尧等人后来都被一一去除。

对于允礼的才智和细心,雍正早有察觉。对比其他人的战战兢兢,雍正对允礼却很是信任。一登基就加封允礼为多罗果郡王,并让他统领两个旗的事务。

将理藩院交给他,让他打理外交民族事务,在此期间,允礼组织一批藏文学者对藏传佛教经书进行翻译,翻译出一批佛教经典,至今还有影响力。雍正为人务实,也从不大肆赏赐群臣,但是后来还是赏赐了白银万两给允礼。

允礼做事干练胆大心细,之后的仕途之路更是顺风顺水。后来,雍正直接让允礼统领四个旗得事务,遇到大社大稷活动,雍正无法出行,也会让允礼代为主持,可见对他的器重。

基本上每个皇帝在驾崩前,都会召集他们信任的宠臣能臣嘱托自己得身后事,把下一任国君交托给他们。雍正去世之前,指定允礼与大学士张廷玉等人为顾命大臣辅佐新帝,允礼能力和人品是得到众人认可的。乾隆登基以后,对这位叔叔也非常尊重,特意免去了允礼行跪拜之礼,以示对这位长辈的尊重。

溘然长逝墓室被盗

此时的允礼才38岁,正值壮年,按理说应该还大有可为。没想到三年后他就因病去世,他的病逝也让乾隆皇帝非常悲伤,乾隆派自己的长子永璜主持修建陵墓,在葬礼上极尽哀荣,让他风光大葬。由于允礼没有子嗣,他的爵位也无人可继,为此王公大臣专门开会讨论,最后他们推举乾隆的弟弟弘曕过继给允礼做儿子。

清代的皇陵一直有专门的军队看管的,1912年清朝灭亡,根本无力保护清陵了。此时军阀混战,需要军费的支持,清陵里都是王公贵族,随葬品十分丰富。因此军阀大肆破坏清代陵墓,拿出随葬品出去变卖。

慈禧太后刚下葬没几天就被盗墓,据说很多金银财宝就此流出。除了军阀,当时还有盗墓贼横行,他们往往挖出文物后再高价卖给外国人,造成国家财产流失海外,当然很多人也借此发了横财。

允礼品级很高,且作为和硕亲王的礼仪下葬,他的随葬品肯定很丰厚。上世纪三十年代允礼的陵墓就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了,他们把墓室洗劫一空,打开棺椁洗劫一切可以拿走的物品,并把允礼的尸骨随意丢弃在地上。1998年,另一伙盗墓贼也对此进行了洗劫,这一次他们甚至用上了炸药,破坏性更强。

因此当几十年后,现代的考古学家打开墓室时,发现里面已经惨不忍睹了,墓室内部遭到严重破坏,棺椁都已经被拆散,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被拿走了,连允礼的尸骨都七零八落的落在地上,只有棺椁上精致华贵的图案在告诉人们墓主人身份的高贵。

原本专家要对此进行修复,但是由于炸药的作用,地宫失去了密封性,渐渐渗透的地下水会慢慢侵蚀地宫,造成坍塌。地宫里的文物都被盗走,有关清史和允礼的文物资料也消失了。

看着如此凄惨的景象,专家们商量后一致决定封锁地宫,让果郡王允礼的遗体得到安息。时至今日,果郡王允礼的陵墓虽然没有被发掘,但是被政府开发成旅游景点,给当地经济带来了活力。

结语

允礼多才多艺,温和细腻,没有子嗣,最后也是把六阿哥弘曕过继给他,《甄嬛传》在这些点上也算是高度还原历史,给观众以真真假假的实在感。历史上真实的允礼是很会为人处事的,他安分守己,不争不抢,眼光也很独到,站对了队伍,因此后面的仕途很是平坦,没有受到磋磨。

生前的荣光也引来盗墓贼的光顾,让他死后也不得安宁。这些珍贵的文物流失民间,甚至海外,让人扼腕叹息。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Hash:4e10c2ef9bd68d6644cd5e650f0d2e0f7cb0bd72

声明:此文由 一度历史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