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山:苗族圣山厚重的历史名片

香炉山:苗族圣山厚重的历史名片

胡晓春

辛丑牛年初一, 我和几位文友一起, 时隔30多年后, 再次前往黔东南苗族人心中的圣山——香炉山一游。

这是一个难得的冬季晴日,阳光明媚,我们的心情也非常舒畅,一行5人自架驱车从黔东南自治州首府——凯里出发,20多分钟后就到了离香炉山不远的公路上,远远望去香炉山高入云端,形如一巨大的香炉。本想乘车继续前往,但公路已塞满了大小不一的车辆,无奈我们只能下车步行前往山脚。与三十年前相比,如今的香炉山热闹了许多,小吃,糖果摊摆满了公路,叫卖声,放录音歌曲声,车水马龙,如蜘的人流喧闹无比。俨然一个小市场。尽管是年初一,爬山的人也很多,大到70多岁的白发老人,小到才几个月的婴儿,携家带口去爬山,上山的多为香客,人人手里拿着香,是去烧香求福的。很多游客,特别是带小孩的,爬到半山腰很累了,但依然兴致很高,歇口气继续往山顶进发。

回想30多年前爬香炉山,情形大不一样,这里周围没有人烟,别说小孩,大人都没有几个,是来坡脚种菜的农民。上完九十九道坎,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一道很简易石头搭就的门,以示主峰与山路相别。山顶上有自已生长的小树,夹杂着一些野花,山上水源很丰富,到处冒水,但没有水井。上山的路很陡,狭窄的梯坎使得人不禁要全神贯注注意脚下,否则摔跤人会顺山顶滚下去,…….

这一次爬香炉山,实地感受到上山的路没有那么陡了,累了还能在石凳上坐下歇些片刻,我与同行说说笑笑,时而停下拍照沿路的风景,不经意间就到了山顶,上到山顶感觉就大不一样,视野开阔,整个凯城尽收眼底,我突然想到了有两句古诗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确实是偌大的凯城,从香炉山看下去就很渺小了,人站在那里有一种玉树临风的感觉,一阵阵山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静静的香炉山好似在向人们诉说着在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相传苗族自古就有犹太人之称,连年的战乱,他们不断向南迁徙,黔东南一带水丰树密,他们就定居下来,这就是最早原始的苗族部落,早年的苗族刀耕火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天高皇帝远,如果官府不来欺压,百姓自然相安无事,无休止的苛捐杂稅,遇到天灾老百姓颗粒无收,官府的赋稅瑶役一样不少,苗民受尽了欺压侮辱,在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捻军起义失败后,这里就出现了数十次的农民起义,其中以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影响甚大。张秀眉当年就是因交不起军粮,被逼联合农民弒血盟誓起义,苗王韦同烈也前后举行了起义,在香炉山上筑有土城,木城,石城多道防护,两支起义席卷了湘黔两省数十县,还伏歼湘军数万人,韦同烈他们凭借香炉山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与清军进行了长达数十年的殊死抵抗,相传香炉山当时没有上山的路,山脚到山顶只有一条容一人侧身走过的缝隙,人要想上去非常困难,两军交战,没有武器,就滚下的石头也能将人砸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张秀眉的这次起义在历史上是一次较有影响的起义,他训练士卒,先后攻下了黔东南很多地区,把没收到的田土分给农民,深受老百姓拥戴,1872年,在与官兵的激战中,他兵败被俘,押解到长沙,受尽酷刑,矢志不渝,义正辞严痛斥清政府岐视苗族和欺压苗民的罪行,最后在长沙英勇就义。

而在在香炉山一带,咸丰十六年,朝廷调都督方瑛分兵进剿,攻破300余寨,俘虏起义军千余人,起义军最终因缺乏武器,没有粮吃,寡不敌众,有的被饿死,有的被俘,有幸存下来的最后上了雷公山。苗王韦同烈最终就是兵败被清军俘虏。英勇就义。

后人为他们赠诗:反抗压迫揭杆起 英勇杀敌无畏惧

民族气节大于天 宁愿站死不跪生

自古英雄多壮志 留得英名万古青

清军云贵总督鄂尔泰在史书里这样描述,向来王化外,今入版图中,背后是他刀下的万万亡魂,万人坑里累累的白骨。在他之前之后,香炉山注定都是一块历史的地标。

香炉山之所以这么多人去爬,成为苗族人心中的圣山,历史之山,是因为他饱含着苗族人的热血和传奇,香炉山苗语叫【BOB BIK JIU】翻译成汉语叫波比久,从山脚到香炉所在位置海拔2233.8米,因山形得名,长年云雾撩绕。有诗曰:

炉山之高高入云,磷峋壁立无支分,

雄关未能容双马,杀气曾教走万军。

所以香炉山是苗族英雄史诗里高高矗立的一座圣山,值得人们崇敬,去祭拜。

香炉山不仅有悲壮的民族气节故事,也还有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个叫阿别的仙女私自下凡与人间的后生阿补幽会,生下女儿阿彩,后来,阿别回到天上,阿补独自哺养阿彩到十六岁后,阿补也乘烟云上天与阿别相会了,阿彩独自一人,便在山上唱起歌来,阿彩的歌声清脆婉转,周围的许多人纷纷都爬上山来,其中一个叫阿星的后生第一个爬上山顶,把阿彩抱了起来,爬上山顶的人们都围着阿星和阿彩跳起舞来。刚好这天是汉族观音菩萨的生日,所以后人就把这天定为人们爬香炉山拜观音的日子。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守着这样一座有着光荣历史且具有传奇故事的山,凯里市政府也着手了对香炉山打造的规划,有开发商准备用50个亿来开发,试图将它打造成全国的一座名山,凯里的旅游景点,有可能还有影视剧组参与。工程庞大,前期已投资进行了基础的建设,马驼人背石块上山加宽山梯坎修建,一部分寺庙也进行了规划修建,修筑上山栈道,沿途种植了花草,北坡的道路和美化,绿化已具雏形。现在的香炉山不像过去那么荒凉了。节假日游客络绎不绝,特别是六月十九日,四方八寨,黄平剑河雷山的苗族,汉族人邀约前去爬香炉山,游客可谓万人空巷,阵势恢弘,蔚为壮观。

走下香炉山,我不禁思绪万千,这座苗族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大山,不久随着它的开发修膳,宣传,旅游升温,知名度提高,它一定能成为贵州省乃至全国人民都向往的一个旅游景点。

诗曰:

日照香炉生紫烟 游人如蜘香火焰

凭吊先祖英雄志 民族气节代代传

青山处处埋忠骨 魂归故里把愿还

先人倘若今犹在 再看香炉不一般。

Hash:3a41d7221ac677f155210a551af38525909eaa08

声明:此文由 秘境黔东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