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理 长安第一景,四个辘轳八个桶

西安城的西门瓮城里,有一口古井,井上立着一架饱经沧桑的十字辘轳,井边立着“井养无穷”石碑,这就是滋养了很多代西安人的西门甜水大井。

古城西安是千年古都,但是长期以来,长安城的吃水问题由来已久。历史上,长安城的吃水多靠由城外引入的渠道供水,如唐代的龙首渠、永安渠,明清时期的通济渠,但渠水受季节影响而枯旺不定,并且时常会淤塞,于是到了清代,西安城市供水,则主要以水井为主。

因城市缺乏排水系统,而且经历千百年人类长期居住活动影响,西安地下水质严重污染恶化,城内多数区域井水味咸苦涩,俗称“苦水”。只有城市南半部偏西区域水井的水质较好,俗称“甜水”。

据老人们回忆,过去西安城有几口大的甜水井,西门的海眼井(西门瓮城大水井),南院门的龙头井、大车巷的轮轮井、小东门外的伍道什字井等几眼为数不多的大井,成为西安城大部分住户饮用甜水的来源。而在诸多公用甜水井中,规模最大、水质最好、水量最充沛、也最有名的,就是西门瓮城内的西门大井了。

西门瓮城大井开凿于清康熙初年,当时有个善于识别水脉的工匠建议,在西门瓮城里开凿水井,此井不仅水质甘甜,而且水量充沛。

西门大井井深16米,口径1.6米,上置有硬木质的大型十字井架,井架的四头有4个木质辘轳,每个辘轳都系有两个绳索,转动辘轳时,一个水桶上升,另一个水桶下降,大井上的8个大桶昼夜汲水,每天24小时不停地打水,其景观颇为壮观。

尽管人们日夜不停地汲取井水,然而西门大井的水还常常涌溢不断,就算在大旱之年也不例外。老百姓认为这里是西安城出水的“龙口”,于是西门大井又被称为“龙口大井”,它的另一个名称“海眼”,也足以说明这里的水量充沛,如同大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西门甜水井,成为西安人赖以生活的宝井。

西门大井对于西安人的生活如此重要,西安人也非常珍视它。清道光年间,长安县令胡兴仁令匠人将大井修葺一番,同时还命人在井旁刻立一通石碑,上刻“井养无穷”四个大字,以褒奖大井的功德。

在大井旁有两座小庙,一座是龙王庙,一座是药王庙。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龙主宰降雨,所以在大旱之夏,西门附近的民间社团会自发组织“祈雨”的活动。在古老社乐的伴奏中,人们纷纷来西门大井“取水”,并将取回的井水设坛祭奠,恳求龙王赐雨,场面隆重,这样的仪式往往要连续数日。

从清康熙年间起,西门甜水井伴随着西安人走过了三百多年,直到民国时期,西门大井仍然是西安人饮用水的主要来源。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自来水厂投产,自来水代替了井水。

现在西安城中许多水井先后都被填掉,不过,西门大井却依然保存了下来。今天,修葺一新的石砌井台,竖立在井口的木质十字辘轳,都是西安人对西门大井滋养的无尽感谢和无声纪念。

Hash:5f981ffa13f6ef258026d5c40aff1479bd50a0a8

声明:此文由 三秦人文地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