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第一个!毕节市成功跨级创建国家二级博物馆

近日,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公布,毕节市博物馆成为贵州省第一个从非等级馆直接评定为国家二级馆的博物馆,实现跨越升级,跻身于全省3个二级博物馆之一,为“十四五”期间毕节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的争取和文博事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博物馆评估定级有着严格的行业标准,截止2019年,全国5500余家博物馆,仅有15.4%被评为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贵州省129个博物馆,仅有6.9%被评为三级以上博物馆(9个)。毕节市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由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以及市博物馆新馆组成,长期以来受藏品数量、平台条件、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制约,一直未达到国家等级馆标准。

2019年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精神,毕节市进一步加大文物文博工作力度,将市博物馆等级馆创建纳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认真研判,举全局之力,作出跳过国家三级馆,直接创建国家二级馆的决策,积极争取上级文物保护资金1300余万元,多渠道筹措市级文化资金100余万元, 以“特色化、数字化、便民化”为突破口,以“引进来、走出去、下基层”为主要途径,围绕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三大板块共计298项指标,补短板、强弱项、造亮点,展陈水平和服务能力都得到跨越式发展。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毕节市博物馆新征集登记文物3358件(套),总数达到11495件(套);紧扣“史前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同心文化”五大特色优化展陈,“乌蒙起源·人类史话”展览入围全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项集中宣传推介展览项目;建成贵州省首家数字虚拟博物馆,引用VR、数字成像等技术,群众参观体验更丰富;开展“红色文化下基层”“馆校德育共建”等品牌服务活动,惠及群众20余万人;积极开展“馆际交流”,引进省外展览9个,先后10余次送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展览到云南四川广州湖南新疆等地博物馆。近年来,毕节市博物馆工作得到各级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贵州日报》共9次进行专题报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等先后刊载30余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社会效益日益彰显,为毕节市“十四五”开局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化事业和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文/李盛 陈富)

文/李盛 陈富

编 辑: 罗玲

编 审: 韩佩伽 邱靖

监 制:杨廷兵

Hash:96e0cfb7b20ea37f73a8180216ce944cea9ba534

声明:此文由 直通百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