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龙门·黄家大院的前世今生

江源街道桅杆村14组龙门·黄家大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

如今,在党建引领下,这里焕发出了新活力,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向村民宣传共治共享理念,促进人心凝聚、家风传承,绿色发展、产业壮大。

黄家大院由来

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黄家先祖从湖广来到江源境内。

黄家先祖吃苦耐劳,善于经营,到了第四代,家业已具规模。黄家第五代黄启富大儿子考取武举,儿子出了名,父亲便为儿子修建了这座黄家大院。

传承家风

黄家祖训立德立言、敬长孝亲、德厚成基。“门前立雪问道之初,宅后种兰流芳自远”。

黄家第九代后人龙门·黄家大院村民 黄永福:“黄氏家风,就是诗书礼仪,为官清廉。对子女家教严格,对世人宽宏大量。”

如今,黄家大院大部分建筑已经拆除,修建成了砖混结构新居。现保存完好的就剩二重龙门,青砖结构,经一百几十年风吹雨淋,虽有破损,旧貌犹存。

二重龙门上四个大字“德厚成基”,犹如前人光辉照耀后世。

社区治理换新颜

怎样结合黄家文化和现代理念打造院子

一直是村党支部和黄家大院村民们思考的问题

桅杆村党支部以党建为抓手,充分发动村民、自治组织、乡贤、社会企业,构建“干部带头、群众参与、乡贤助力、社会支持”的四方共治共享模式。

该村多次组织村民外出学习林盘治理经验。召开坝坝会讲政策,发动群众人人参与社区治理。

在整个林盘打造过程中,

大家出谋划策,

所有改造的地方都是大家商量而来,

并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资源

在打造中,村民筹资5.3万余元用于林盘内道路修缮、基础设施改善、节日氛围营造等。以社区保障资金为引导性资金投入6.75万元,用于大院林盘广场和主通道道路建设;由发展和改革局支持实施耕作道路硬化工程600米;改厕完成58户,实现户厕改造100%。

同时,村民自己动手参与铺设彩砖、安装路沿石、清洁林盘等工作。

村民带头栽花植绿

黄玉是龙门·黄家大院的村民。几年前,自家房屋重新修缮后,黄玉就喜欢上了种花,让自家院子变成了一个小花园。黄玉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这个爱好,却在林盘整治的时候派上了大用场。

在环境整治期间,黄玉充当起了花匠角色,“手把手”教村民们学习如何种花,然后一起给林盘穿上“鲜艳的衣服”。

林盘环境改善后,村民们都养成了栽花的习惯,现在每个村民家里都栽种了植物。目前,林盘种植各类花卉苗木2500余株,风车景观营造1000余米。

以产业支撑带动村民致富

人居环境改善,促进产业发展,才能实现增收。

目前,龙门·黄家大院林盘种植190余亩的优质水稻,种植香樟楠木桂花、黄角等苗木18亩。

9月,大院还将种植羊肚菌,目前已签约面积172亩,增加村民财产性收益和务工收入的同时,带动大院走上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的路子,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转型升级。

文/吴宇佳、实习 朱莹希

图/吴宇佳

编辑/张海峰、张浩

Hash:f4580861dc88f860481491f19f13fca6c3c00761

声明:此文由 品质崇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