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门----南海之门.千年渔港

潭门是南海渔港的第一大门。一千多年以前,渔民们就在此生存劳作,从最初的水上渔家,进而形成了渔村,一代一代地发展成为今天能停靠上千艘大小渔船并有“南海之门”美誉的潭门渔港。这个地处海南琼海东部沿海,有千年历史的国家一级渔港,是海南通南沙群岛最近的港口之一,也是西、南、中、东沙群岛作业渔场后勤给养基地和深远海鱼货集散销售基地。

潭门渔民在南沙海捕鱼的历史,明代文献就有记载。自宋元始,潭门人便开始组船队出海,常年在中国南海海域打渔谋生。那时的潭门人航海只能靠着罗盘和手抄的“更路簿”,凭着经验看星象,辨海况,识洋流,以拓荒者的气概,扬帆万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代又一代的潭门人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以海为田,以鱼作粮,以生命搏击大海。在极其艰辛的航海捕鱼生涯中,他们将“看罗盘、望星象、辨海流、斗风暴”的本领传承下来,每代人手上都有祖传的《更路簿》,以一条条记在心里、写在”更路簿”上的航线,将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连接起来揽入祖国的怀抱,垒起一道海上万里长城。一本小小的《更路簿》,囊括了浩瀚的南海,浓缩了潭门厚重的历史。如今,它就是认定三沙归属权的铁的证据。

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的《更路簿》

帆船时代的千年航海已成为历史。伫立在老渡口码头,“潭门故事”的圆柱门、“老渡口”的巨石,还有无数停泊在港湾的无数渔船,让慕名而来的我们身临其境地领略老渡口的历史风貌。回望前人搏击风浪、泪湿满襟的传奇故事,潭门渔民祖祖辈辈不屈不挠地守护南海疆土的凌然大义,依然激荡在浩瀚的南中国海面上。

, 从潭门镇入口处,沿着渔港走向大海,有一里长路,满眼排开的渔船,颇为壮观。长路尽头,一条海堤直直地伸入南海,浩瀚的大海波涛汹涌永不停息,仿佛是一种激励一种鼓舞,令人顿生出海远航的梦想。

游海南有“住在博鳌,吃在潭门“之说,一走进潭门镇,就看到了那个荣登过央视的舌尖上的潭门餐馆,在渔镇海鲜餐馆可是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到潭门可一定要记得尝尝当地的海鲜,近水楼台地品尝一下从南海捕来的最好的鱼虾海味。曾经的老码头现在成了流动的船上海鲜贸易市场,每天上、下午,都有很多居民或游人,翘首等候赶海归来的渔船,船一靠岸,人们排着队上船选购,一时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沿着港口街道漫步,路上随处都有海货地摊,出售来自南海的美味干货、与别具特色的海洋工艺品

千年渔港的每一丝风都带着大海的情调、渔家的味道。在这里,可以看海可以听海可以品海,还可以坐坐渡船、听听那些闯海的故事,感受潭门渔民世代耕海的艰辛与坚毅。

感谢潭门人世世代代守望着祖宗海,雕刻出最独特的潭门时光,这份厚重的美好,激荡在南中国海的波涛中……。

Hash:d4bb6456473d109d78347297ee225e20f12868ab

声明:此文由 远方有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