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东塔 | 巍巍古塔蕴含千年往事

东塔

座落在乐成街道东皋山上

一直以来是乐清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之一

始建于宋代

它高耸山顶,烟云缭绕

自带一种不可抗拒的神秘感

它悄然无声地耸立着

彰显着历史

承接着文脉

见证了乐清千年沧桑

我们从小就知道古塔的存在

但是否留意过它的美

以及它带来的故事呢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探寻古塔的魅力

塔山,在县治东。九牛山过峡而南,崚嶒特起,望如卓笔。又名文峰。宋熙宁间邑令葛逢以大尖山石塔改建于此。绍兴二十六年九月,五色云见其上,明年王十朋廷对第一。淳熙间令袁采砌石径二千八百尺达山巅。

——道光《乐清县志》

▲东塔云烟

东塔原建于九牛山,当时还不叫东塔,人们习惯 称为九牛山巅古塔,古塔的确切建造时间已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距今也有千年上下了。有一天风雨交加,一个霹雳把九牛山尖上的这座石塔震塌了,县城的居民们都听到了那阵骇人的轰隆声,相顾失色。然而时间一久,大家也就慢慢忘却了这件事情。

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一个叫葛逢的人来任乐清县令。葛县令觉得既然城西边山上有座塔,这城东边山上也应该有座塔。恰好这时县城里的孩子都在传唱一首童谣:“青龙有角财富足,青龙有声井邑兴……”左青龙,右白虎,看县城周边山川走势,“青龙”该是九牛山延伸过来的东皋山,于是决定改建东塔于其上。

▲东塔近景,结构精巧、造型别致。

一个号“梅塔主者”的僧人把建塔的重任承担了,建了一座九层的塔。又在旁建了一座寺庙。塔叫东塔,寺庙就叫东塔院,东皋从此又改叫东塔山。南宋淳熙年间的乐清 知县赵彦晖、袁采改建为七级浮屠。后虽历经明洪武乙丑、正德丁丑,清康熙癸亥及公元一九九二年屡次修葺,然形制一直保留至今。

台山有仙,丹霞山有道和释,东塔山则有文和儒。东塔山峻拔,望如卓笔,文笔峰、文峰的别名由此而来。

一些资料说宋代的汤建(字达可,学者称艺堂先生)建 艺堂书塾于东塔山麓。乾道癸末, 朱熹曾讲学于此。 艺堂书塾的确切位置说不准,极有可能是在今东塔公园内。想想,那时东塔山下的艺堂书塾里,艺堂先生上完课后,对着古瑟抚一曲,一弦一柱,五十弦里飞出的可是《诗经》的诗情、《庄子》的哲思?

▲古塔 巍然屹立,与葱郁山林为伴。

艺堂书塾后来改建为 宗晦书院,再之后,梅溪书院也建于 城东隅,也就是东塔山下。 从艺堂书塾到宗晦书院再到梅溪书院。一脉书香缭绕于东塔山麓五个多世纪,火尽薪传,衰而复振,成了东塔山的一道风景线。直至清雍正六年,唐传鉎改建梅溪书院于西塔山麓,东塔山下的书声才暂告消歇。

东塔山顶的宋代古塔,矗立至今,成为乐清最古老的历史遗存。它庄严挺秀,雕刻优美,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塔与现代化的城市建筑交相辉映。

时间一寸一寸挪移

历史跨越千年

原来咱们的东塔藏着这么多故事

见证着乐清的风风雨雨

成为乐清人心中最美的古塔

春日踏青走一波吧~

参考文献 :

《东塔山记》 作者:许宗斌

中国画由 陈锡虎画,图片由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汪洋、 陈旭光 拍摄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樱白桃红杜鹃艳,乐清踏青好去处请收好~

山间一抹红!在乐清这如霞漫山的红叶间慢享春色

乐清市招徕外地游客奖励办法出台

Hash:38ca2736fe2df115a2db75117115693872c08cef

声明:此文由 乐清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