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你家旁边!钦州古龙窑、广州会馆等14处文物保护单位晋升自治区级!

城市,是一本打开的画册

历史,是城市的底色

要提升一座城市的品格

必须保护和挖掘历史底蕴

咱们大钦州,有着悠久的历史

有一些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

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

承载着近千年钦州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信息……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通知,核定并公布了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12处,主要包括28处古遗址、10处古墓葬、100处古建筑、22处石窟寺及石刻、5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

从名单上看,钦州市有14处古建筑、古遗址和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入选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

钦州市钦南区水东社区缸瓦窑村的坭兴陶古龙窑址

浦北县泉水镇旧州村委的施渡坡古城遗址

古建筑

钦州市钦南中山路24号的广州会馆

灵山县石塘镇苏村村委会苏村的苏村古建筑群

灵山太平太平村永安村的的仇氏古建筑群

灵山县新圩镇萍塘村的萍塘村古建筑群

灵山县太平镇永安村委连科坪自然村的连科坪荣封第

灵山县佛子镇佛子村委马肚塘村客家建筑群

浦北江城街道办事处长田村委余屋自然村的余屋村古建筑群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

钦州市钦南区占鳌巷52号苏廷有旧居

钦州市钦南区四马路2号冯承垿旧居

钦州市钦南区龙门港镇龙门圩边郭文辉旧居

灵山县三海街道办新大村委会龙武农场龙武庄园

浦北县石埇镇坡子坪村委老城自然村香翰屏旧居

下面就给大家逐一介绍这些文物保护单位!

钦州市

坭兴陶古龙窑址

缸瓦窑村坭兴陶古龙窑,位于钦州市区内的钦江东岸,南珠大桥与子材大桥之间的缸瓦窑村。前后历经了九座龙窑的窑火传承,数易窑址,已有640多年的历程。

▲古龙窑址 钦州在线记者 蓝业光 摄

坭兴陶古龙窑承传的特色技艺,在国内陶瓷行业中,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烧制工艺。它在640多年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那些窑址、庙址以及各时期的陶制品,各色各样的非物质的遗存,记录了钦州坭兴陶饮誉“中国大名陶”的辉煌历程。它是明、清至今钦州古镇工商贸繁荣的历史见证,是研究钦州古时经济文化的实物资料,是钦州城区内最具重大历史意义的遗存。

广州会馆

广州会馆位于钦州市中山路24号,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建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180平方米,建筑面积728平方米。广州会馆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光绪十八年(1892年)两次重修,民国年间曾做办学场所,解放后由钦州县人民政府接管使用,现为钦州市钦南区第一招待所。

▲广州会馆头门 来源:钦州市博物馆

该会馆是清朝广州、钦州民间商人与东南亚的国家,开展商贸活动的重要历史见证,也是研究广西北部湾地区古代经济文化以及与海外交流中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广州会馆侧面 来源:钦州市博物馆

苏廷有旧居

苏廷有,钦州市平吉镇牛江村人,民国时曾任粤军旅长、师长和广东南路游击司令,其旧居位于钦州市钦南区占鳌巷52号,建于民国时期,现存建筑面积678平方米,旧居所处地段是民国早期钦州最繁华的街区之一。

▲苏廷有旧居前座 来源:钦州市博物馆

苏廷有旧居为砖木结构,仿西式风格。规模宏大,做工非常精致,木雕刻精美,时代特征明显,是钦州现存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民国建筑,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和观赏价值。对于研究民国时期的地方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苏廷有旧居侧面 来源:钦州市博物馆

冯承垿旧居

冯承垿是清代民族英雄冯子材之孙,其旧居位于今钦州市钦南区四马路2号,建于民国前期,紧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永福旧居。冯承垿旧居长期由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武装部管理使用,由该单位负责日常的保护工作。武装部将主楼改建后作为办公用地。

▲冯承垿旧居正、侧面 来源:钦州市博物馆

该旧居建筑风格为当时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很流行的仿西式建筑,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及揭示冯氏家族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对于研究广西沿海地区近现代建筑技术、文化演变发展史,也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东南厢房门口 来源:钦州市博物馆

郭文辉旧居

郭文辉,曾任陈济棠粤军的海军舰长。其旧居位于钦州市龙门港镇龙门圩边一个小山丘上,建于民国11年(1922年),北距钦州市区约45公里,为一处院落式建筑群。

▲郭文辉旧居正面 来源:钦州市博物馆

龙门镇明、清时期是北部湾的军亊重镇、海防要塞。该旧居对研究我国早期新式海军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佐证资料具有一定的意义,也是研究我国南方近现代民居建筑的演变与发展的一件很好的实物资料,是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的良好场所。

▲郭文辉前廊侧门 来源:钦州市博物馆

浦北县

施渡坡古城遗址

据史料可考,施渡坡古城从置到废已跨越了隋、唐、五代、北宋四朝,计存有383年。此城西距浦合二级公路约1.5公里,东北向为泉水圩老街,东临南流江,南面与合浦一江相隔,北距县城55公里。

经浦北县博物馆和县城乡建设局于1986年联合勘测,现只存内城(州府所在地)一座,呈长方形,城墙基均宽为6~8米,残高4~6米,地方俚、僚等少数民族曾长期进行反抗斗争。浦北县人民政府于1981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施渡坡古城遗址 来源:浦北县博物馆

余屋村古建筑群

整座余屋村古建筑群约有房屋120多间,占地面积约有10亩,建筑面积约有4500多平方米,其研究我国南方古代建筑艺术、建筑风格和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的发展及旅游观光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该古建筑群的奠基人余宗和,人称呼为宗和公,于明末清初年间从玉林陆川县清湖镇因分家而搬迁到浦北县小江镇长田村委居住,由做生意而发迹,置有田产1000多亩。

▲余屋“镬耳楼” 来源:浦北县博物馆

香翰屏旧居

香翰屏将军(1889—1978年),其抗战期间,曾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徐州会战。香翰屏将军故居始建于1936年,座落于现广西浦北县石埇镇坡子坪村,属于一座集西方建筑风格和中国民族古建筑特色于一体的别墅式、庄园式的将领府第,共有大小房屋116间,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5044平方米。

▲香翰屏故居正面 来源:浦北县博物馆

灵山县

苏村古建筑群

始建于康熙年间,共7个院落,集中于一区,占地6000多平方米,具有明清时代岭南民居建筑风格,该古建筑群作为明清时期岭南民居建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参观欣赏价值。

▲苏村古建筑群 来源:网络

仇氏古建筑群

始建于清朝,横跨三个村委,其建筑独特优美,大方实用。位于太平镇南向1.5公里处的新村仇氏古宅,系太平镇仇氏的发祥地,繁衍15代1万多人,有33个自然村,由时任南宁知府监军道仇治奇建村,已经320多年。该建筑群对开发旅游,弘扬古文化很有研究价值。

▲仇氏古建筑群 来源:网络

萍塘村古建筑群

萍塘村古建筑布局较集中。其中:邓氏宗祠建于清朝中期,建筑面积约310平方米,为砖瓦结构,为四进式庭院式。东大门古建筑群建于清朝中期,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

▲萍塘村古建筑 钦州在线记者 蓝业光 摄

连科坪荣封第

连科坪古宅名“荣封第”,因该村仇氏连续五代获得官爵名号封典而得名。建造于清代道光十二年(1832)至道光二十四年(1844)。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原有房屋108间,今存70余间。属岭南汉民居独特风格。

▲荣封第 来源:网络

马肚塘村客家建筑

马肚塘村客家古建筑群始建于清未1780年,其中有两全堂、三多堂、三才堂、四宝堂、五福堂、六彩堂6座,均保存完好,古宅基地10423平方米。

▲马肚塘村客家建筑群 来源:网络

龙武庄园

位于灵山县灵城镇西南10公里的江北路北傍,是一处四合院式院落组合的建筑群,占地6770平方米,整体布局呈“回”字型。整座庄园建设得方正庄严、雄浑,部分建筑物有西方建筑的风格和特色。原为开明富绅劳遒猷所建,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至今。

▲龙武庄园 来源:网络

以上这些文物保护单位,今后将得到重点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对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科学研究、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钦州的小伙伴们,

有你们的家乡吗?

▍信息来源:掌尚钦州综合钦州发布、钦州市博物馆、灵山县博物馆、浦北县博物馆

Hash:a9a3dcc67bb3f3da61043711c69119b15009e779

声明:此文由 钦州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