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陵数次被炸,却无人能盗,专家发现惊世文物

朱元璋年轻的时候是比较贫穷的,他给别人放过牛、当过和尚、也要过饭,亲人很多都是饿死的。

影视剧中的朱元璋

当上皇帝的朱元璋并没有忘记早年的苦难,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继续承受这份痛苦,所以他的二十六个孩子,朱重八个个都操过心。

这二十六个兄弟大多数被封为藩王镇守各地,身份显赫。他们生前享尽荣华,死后也被厚葬。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深知老朱对儿子们的用心和宠爱,自打王爷们落葬以后,他们的墓地立刻成为了盗墓贼的目标,几百年来,许多墓地几乎被翻了个底朝天

但其中有一位比较特殊,这位王爷的陵墓多次被盗贼盯上,甚至被炸过数次,但无人能盗掘。这位藩王究竟是谁,他的墓地有何特殊之处呢?

郢王墓

在平常百姓人家中,小儿子大多都是全家人的宝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帝王家也没有例外。

朱元璋的第23子朱栋出生在洪武二十一年,母亲是朱元璋的刘惠妃,比四哥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还小10岁。

朱栋

朱栋在洪武年间被封为郢(yǐng)王,永乐年间,才到自己的封地湖北安陆。朱棣出身藩王,因此他对其他藩王的管制非常严格,所以即使朱栋想有所作为也是不可能的,只能做个安乐王爷。

不幸的是这位藩王只活到27岁就一命呼呼了。更为悲惨的是,朱栋无后,没人继承封地。王妃郭氏悲痛,自杀与其合葬。

朱棣知道朱栋是一个老实人,平时也就是吟诗作对,并不会对自己有什么威胁,所以对于朱栋的死,朱棣是感到非常伤心的,甚至罢朝15日以表悲痛。

朱栋死后被埋在了今天的钟祥,墓地非常大,东西长达两百七十丈。

此墓正式进入世人的视野是在2004年。

湖北省钟祥市的三岔子河村村民发现半夜经常有一伙人往村头的一个小山包方向走,行为鬼鬼祟祟的。几位村民通过跟踪发现,这山上有好多个洞,洞里还有“洛阳铲”。

他们立马意识到这是盗墓行为,便立即上报考古部门。

其实,历史上的郢王墓,一直是一座多灾多难的墓地。1937年,侵华日军损毁了陵园地面建筑,仅墓冢幸存。2002年至2004年,郢靖王墓遭盗墓分子十多次疯狂炸盗,其中四次触及地宫顶。幸运的是,古墓虽多次被盗,但都没有成功

经过短时间的确认,专家大致断定,此墓或为明代朱栋夫妇的合葬墓。考虑到古墓被盗墓贼多次破坏,里面的文物可能受损。在经过了国家文物局批准后,2005年12月初,湖北省文物局决定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

专家组在对地面进行详细的勘察后发现,地面留存的几块方砖很有可能就是地宫的入口。

挖土大约600多立方米后才看到陵墓地宫的墓道,继续挖掘后还发现墓道尽头是一道5.6米的金刚墙,且还有近三米的青砖门以及三块挡门的三吨重的巨石,很明显是防盗而用。倘若没有现代的大型设备,或许考古学家在短时间内都打不开墓地的大门。

地宫打开后考古学家发现除了进过地下水,影响了墓室内物品的摆放外,地宫基本没有受到破坏。

墓内发现了一块墓志铭碑,其上有《郢王圹志》:“王讳栋,太祖高皇帝第二十三子也”。此段记录证实墓主人就是朱栋无疑。

郢王墓分为前室、中室、左耳室、右耳室、后室五部分。专家们在前室内只发现一些木俑的痕迹,但大多腐朽不堪;在中室也只发现一些残存木箱的遗迹,大概箱内存放着一些书法字画什么的,但因墓室曾大量进水,也已无任何完件。

合葬棺床旁,东、西侧室还发现了六女殉葬棺木。从残留的牙齿判断,可能为未成年侍女、嫔人。这些骸骨的出现,也证实了明朝确如古书中记载的那般,有用活人殉葬的传统。

随着考古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专家们也收获了很多惊喜,地宫中可谓宝物连连。前后共出土文物4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就有100多件,金器、玉器瓷器漆器颇多,其中青花瓷、金簪、金粉盒等6件文物被初步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但最令人兴奋的,是两个元青花梅瓶的出土↓

其中一件被称为“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上绘王羲之爱兰,周茂叔爱莲,林和靖爱梅鹤,陶渊明爱菊四个场景,造型精美,堪称元代青花瓷中极其罕见的精品!

元青花反映人物图案的器物存世极少,2005年7月伦敦佳士得拍卖“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就高达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虽然郢王墓中的这两件梅瓶不会上拍卖场,但它们的价值,压根儿不需要拍卖场的落槌声来证实。

Hash:8aaa8df5dcc97786101148351f2c31fb0b38fb2d

声明:此文由 广西卫视观复嘟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