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大邬这里有一座百年老建筑,院内一棵老槐树已有400年

滕州信息港APP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构成部分,中华民族自古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云“天下之本在家”。

在滕州,就有这样一个历史建筑,历经百年沧桑,弘扬家风家教,树立家国情怀,用其深厚的家祠文化吸引着许多人前来实地参观,这个老建筑就是张氏祠堂

张氏祠堂,位于滕州市大坞镇大坞村内。始建于清代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 年),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 年)全部竣工,祠堂内供奉着大坞镇张氏祖先,是鲁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

2006 年,张氏祠堂被公布为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滕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实施了张氏祠堂一期修缮工程,主要修缮了祠堂大门和后院东西厢房。2015年,又一次组织进行了二期修缮工程,主要修缮了宗祠、穿堂、大学(家塾)和院落地面等。

在整个修缮过程中,严格遵循“修旧如旧,最小干预,保持原状”的文物保护原则,使张氏祠堂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得以有效保护,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得以一脉传承、历久弥新。

今天我们看到的张氏祠堂只是原貌的一部分,其它大部分已在岁月的变迁中荡然无存了。

张氏祠堂主体建筑座北朝南,一进两院(前院和内院),总占地面积1440 平方米。现存单体建筑共有6座、18 间,分别为门楼、大学(家塾)、穿堂、东厢房、西厢房、宗祠。

六座建筑均为砖木结构,墙体为山东明清时期典型做法,外皮用青砖、内皮用土坯砖。除大学外,其余五座建筑的屋面均为青灰瓦板筒瓦屋面,两端有望兽;垂脊上有海龙、海狮、海马、海鱼等走兽。

大学(家塾)屋面为干茬瓦屋面,两侧各有三行瓦垄屋面,无脊兽。

走进张氏祠堂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参天的老槐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距今已经有400年的历史,现为国家二级古树名木。位于门楼西北边的建筑为大学,曾是张氏家族300多年的家塾,现开辟为孔子学堂。

张氏家族一直重视教育,好学、治学、善学的家风延续至今。从四世起开设私塾,滕县众多名门子弟就读于此,培养出甲辰科进士黄玉淙等一批优秀人才。子孙们遵奉 “成名非难,立位为难”、“图功业上报朝廷”的教谕,耕读立身,诗书传家。

从五世至九世,连出五名清官,被民间称为“一脉传承,五世清官”。在滕州市老县衙遗址公园内专门设立了九世祖张盛美的雕像。

民国时期,受新文化运动深刻影响,张氏族人早在1924年就创办了“张氏私立初级小学堂”,随后私人办学之风兴起,在村里兴办了三四座小学,最后全部合并为“滕县第五区大坞小学校”。抗日战争时期,校长张翔藻组织全校师生罢课,组织开展抗日宣传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周边群众的爱国情怀。

今天,这座老建筑旧貌换新颜,依然在发挥着它的余热,经过精心设计成为大坞镇的孔子学堂。学堂内部配备专门的书桌、书籍,墙上悬挂着张氏族人书法。每到周末,当地村里的孩子都会来这里读书、写字,耳濡目染张氏祠堂的书香气息。

走过甬路跨过穿堂,便进入内院。内院东厢房现为五世清官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张氏家族祖先的做官忠心为民的事迹,如“掘银奉公”“巡乡办案”等共22个典故,中间位置陈列着张氏家族五位清官的雕像。

五世清官博物馆真实再现了当年张氏先祖为官时勤政爱民、清廉奉公的先进感人事迹,不愧为乡村记忆博物馆的典型代表。

西厢房现为大坞村历史原貌陈列馆,设有凫山县复原沙盘、张氏祠堂复原沙盘、凫山县大街门楼等。通过沙盘复原的手法,生动再现了凫山县的街道景观、风土人情,让人们对凫山风情有了更直观、深刻的了解。

内院北面与穿堂相对的则是张氏祠堂供奉张氏先祖牌位的宗祠,宗祠中间摆放的是张氏先祖塑像。张氏家训、祠堂堂规、张氏世祖照片、始祖世系图等悬挂于宗祠墙壁,供人们参观了解张氏家族的族谱世系、家风文化。

现如今,张氏祠堂虽已历经百年风雨,但依然延续传承好学、治学、善学的家风,影响深远,意义非凡。张氏家族的宗亲,每年正月十二都会自发地来到这里,举行丁祭,慎终追远,缅怀先祖。

往期推文!点击查看!

1、 省级名单!滕州7人入选,看谁家孩子这么优秀!

2、 滕州市一大批新组建事业单位挂牌成立...

3、 凌晨3点!滕州法警出动,又抓了不少人...

4、 投资3个亿新建北外环,滕州城市规模再扩大...

5、 滕州最新人事任免

6、 “一体两园三线四片区”滕州城东片区将按照这个思路来建设发展

7、 滕州发布:关于明确我市小学课后服务收费标准的通知

↓↓↓网友“爆料投诉”点这里 ↓↓ ↓

Hash:91b143bdd83e9ef309eb50b3a450ed89ef0a6148

声明:此文由 滕州信息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