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峭公祠介绍

黄氏峭公祠,坐落于福建邵武市和平镇坎头村上井自然村,为后唐工部侍郎黄峭的享祠。峭山公有21股子孙,后裔分处各地,他们为纪念开基大始祖而在其故里建此享祠。据和平《黄氏宗谱》卷一《新建峭山公祠序》,其创建时间当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民国十年曾修。

黄氏峭公祠为四合院天井院,坐东北,朝西南,砖木构,硬山顶,三山式斗砖封火马墙,穿斗式构架,单进殿,面开五间,宽18.7米,进深共28.1米,主体建筑完整,具有明显的清代建筑风格,古朴且具地方特色。一个多世纪以来,峭公祠历经沧桑,由于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改革开放后,不断有大量的各地峭山公后裔前来寻根认祖、祭祠扫墓。1994年,由邵武市有关部门和当地黄氏后裔发动,成立了“黄氏峭公祠修缮筹委会”,开展联络各地黄氏后裔筹集资金工作。1995年修缮工程动工,翌年夏祠堂主体建筑修缮告竣。1997年被列为邵武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后,黄峭后裔联谊会还多方募资,于2011年完成了峭公祠庭院广场、照壁浮雕、祠堂大殿、神龛和门神以及配套设施建设。

峭山公作为晚唐五代的一位历史人物,创办书院,造福桑梓,培育人才,教育子孙不靠祖荫、自强自立、开拓创业的精神,至今犹具有现实意义,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祠作为历史名人的纪念建筑,具有历史文物价值。

黄峭于2008年被评为闽北十大历史名人,今其后裔遍布海内外,人口达千万之众,峭公祠对吸引海内外后裔前来寻根认祖,促进各地后裔的联谊活动,增强民族凝聚力,都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联络海内外宗亲的纽带和桥梁,其潜在价值远非仅是一处历史文物价值可比拟。

(随意打赏,鼓励作者、赞编《血缘》报)

Hash:dc507124f64c06a77e227967ca7e99dd1e1fd846

声明:此文由 黄峭故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