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广悦《海南走笔(1)八所镇、九所镇、十所村名称的来历》

这是海南省直辖的五个县级市之一,紧邻美丽的北部湾,与越南隔海相望。北部湾,位于我国南海西北部,是一个半封闭的大海湾。

有网友称,这是海南省“最矛盾”的城市,明明坐落在琼岛的西方,但名字却叫作“东方”。

这是因为,在她的辖区内东河镇有三个黎族村落——东方村、中方村和西方村,而1952年的县治就设在了东方村,故得名东方黎族自治县。

1997年撤县设市的东方市,虽然是一座新兴滨海旅游城市,却有着厚重的历史

早在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朝廷就在这里设置了九龙县,隶属于儋耳郡,是东方市建制之始,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之所以叫九龙县,是因为当时的县治在九龙山附近。

到了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遵奉光武帝刘秀的命令,南下平定交趾(今越南北部)叛乱之后,率领部队来到海南岛,设立军营保卫南疆。

所谓伏波将军,是古代对将军个人能力的一种封号,意思是能够降伏波涛的人。汉武帝时,还有强弩将军、横海将军、楼船将军、轻车将军、护军将军等,而伏波将军就是这众多封号将军之一。

在历朝历代中,曾经有多位被授予伏波将军称号的人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位马援将军。他为东汉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东汉的开国功臣。

随后,马援仍然领兵征战,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累官至伏波将军,被封为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值得一提的是,马援将军的名言“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流传千古。

相传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当时守卫南疆的马援部队第十所就在今东方市辖区内驻扎。

由于临海驻防,兵马苦于无淡水饮用。于是,马援就组织士兵挖井,结果在一座村庄的东侧挖掘出了水质甘甜的泉水,而且从未枯竭。

还有一说,这口井是马援所骑的白马“刨沙得泉”,将军于是下令用石头垒砌成井,供军队及附近乡民饮用。

这与儋州白马井镇地名的来历,有异曲同工之妙。

传说马援的军队来到一处临海的地方,兵饥马渴。就在将军为士兵如何解渴的问题发愁时,他的那匹白马在旁边的草地上用蹄子又踢又踹,顿时甘泉涌出。此后,当地人就在这儿挖了一眼井,取名为“白马井”。

嗬,马将军的这匹白马好厉害呀!

这也说明,尽管学界对于马援是否来过海南还有争议,然而这位戎马一生、为国为民甘当重任的伏波将军是深受海南百姓崇敬的。在海口市龙岐村、儋州市白马镇、文昌市北山等地,都留存有伏波古庙。

广西湖南等地,也有许多伏波庙、伏波雕像。桂林还有一座伏波山,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马伏波将军塑像前留影纪念。

有学者考证,东方市的这口井原本是用石头垒砌的,唐宋之后改为方井,明代至1964年修筑成砖砌大圆井。

清朝乾隆辛巳(1761年)孟冬,这口井进行过重修,时任琼州镇总兵解逊为之题字“汉马伏波之井”。

这座村庄就是今日的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那口2000多年前挖掘的井仍然在造福于村民,夏日水凉,冬日水暖。200多年前解逊题字的井碑就立在井旁。

1962年初,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诗人郭沫若与著名剧作家田汉来这里考察,饮尝井水后连声称赞,脱口成诗:

水泉清冽异江灌,古井犹传马伏波。

想见当年师驻日,三军朝汲定如梭。

海盐含量百之三,饮此信知水味甘。

十所于今沾惠泽,胜标铜柱在天南。

薏苡烹来可作糜,军行用以止朝饥。

功成人竟明珠视,古井无波水自知。

1964年,由政府拨款将此井改修为混凝土大圆井。

汉马伏波井于2015年被列为海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有些学者认为,十所村、八所村、八所镇等名称,都是由此而来。譬如,《广东省地名志》就记载:“相传东汉建武十八年(42年)伏波将军马援在此建立第八海防所,后形成八所村。”

不过,也有细心的学者考证,卫所制度始于金元时代,兴于明代。

“海南自汉至宋,历代均无称军营为防所之说,故知在宋代以前并未出现以‘所’命名地方。”“今见在各种文章中关于海南岛的八所、九所、十所等地名是马伏波军营防所之说于史无据。”

网友秦巍先生指出:“笔者经过披阅史志、考校文献、调查家谱、访问学者并实地进行历史考察,乃知吾乡与定安县富文镇九所村、陵水县新村镇九所村、乐东县九所镇九所村和十所村等,都是明代卫所制度的产物和遗留。

“其以十所为村名始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在明代后期至清初顺治年间又曾称十所堡、十所塘。之所以有此断定,最有力的证据是成书于明代正德十六年(1521年)的《琼台志》的相关记载。”

这部志书称,元代曾经在海南设立12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下设若干百户所。但这些千户所、百户所没有一个是设在琼西南地区的。

明朝建立后,对疆土的管理分为两大系统,即行政系统的省、府、州、县和军事系统的都司、卫、所。

这两大系统都是一种地理单位,各自管辖自己的人口、土地、户籍等。

那时候,全国各地普遍设立都司卫所,如天津卫、威海卫、上海卫等就是从明代开始出现的;当时的广东都司则设立了潮州卫、雷州卫、海南卫等14个卫。

由于海南的地理位置特殊,因此海南卫的规模较大,陆续下设了11个千户所,每个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下设一总旗,每个总旗下设五小旗,每一小旗有10名兵士。

在设立百户所的地方,凡是有适宜开垦的土地,都实行军屯制。于是,便有了三所屯(今东方市建设局东)、苏屋屯(今八所镇二环路一带)、八所屯(今八所村西侧)、大南屯(旧址在今十所村)。

至此,在琼州府的三州十县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千户所、百户所和军屯,采用“所”“屯”命名的地方开始大量出现。于是乎,四所村、八所村、九所村、十所村等地名应运而生。

至于八所镇、九所镇的得名,则是因为分别邻近八所村、九所村。

看来,这些地名源于明代的说法比较贴切。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有一条重要的证据是“军话”。

朱元璋在立国之初确立卫所制度时,就采取多种措施以保证其稳定延续。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

第一条措施,实行军籍世袭制,卫所中官与兵的军籍都是世袭。如果你爷爷是千户,你爹和你就都是千户;如果你爷爷是军士,后辈人也都是军士。而士兵想要上升,就得靠战功了;千户如若犯罪,后代也甭想世袭了。

同时,要求家属随军;如果兵士没有娶妻,国家还会给他们买军妻。这就是佥(qiān)妻制度。

显然,无论是让兵士家属随军,还是给兵士买妻,目的都是为了稳定军心,防止兵士逃跑,让他们安心卫戍。

第二条措施,划出一定的区域由卫所进行管理,而且由卫所的兵士屯田种地,自给自足。

这么一来,每个所的兵士及其家属(妻子、儿女)们长期在一起居住,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群体;日久天长地相互交往,也随之形成了一种他们之间都能够听得懂的“军话”。

如今在众多的海南方言中,军话方言就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分布在今琼岛西部和西南部的儋州、东方、昌江三亚的部分地区。

而这些地方的“八所”“九所”“十所”等源自于军队的地名,正好与海南军话使用的区域有着较高的吻合性。

据史料记载,海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之岛,岛上居民的先祖原籍都是来自于大陆。

首先迁徙来到海南的,是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古百越人的一支——骆越人。这是黎族的先民,成为岛上最早的土著居民。

大约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汉人来到海南岛北部沿海地区,从事经商活动和农业、渔业生产,与黎族人民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这座宝岛。

随后,从秦汉到宋元明清时期的人口迁徙,从我军大部队解放海南到党和政府派人来参与修筑海榆中线公路、松涛水库库区枢纽工程,再从建省之后“十万人才下海南”到“候鸟”纷纷来琼岛,目前海南的总人口已达40多万。

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形成了岛上通行的不同语言——汉语、黎语、临高语、村语(哥龙话)、勉语、回辉话、壮语;而汉语除普通话之外,还有海南话、儋州话、迈话、军话、客家话、广州话、富马(附马)话等方言。

说什么“我是海南人你是‘大陆人’”,咱们都是中华民族一家人!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由衷感谢摄影者)

Hash:edce0925af5e30a2c0436031070493256ce333f6

声明:此文由 月透紫微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