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南海西樵山采石场遗址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赞赞赞~~~~

国务院印发通知,

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新增3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区西樵山采石场遗址榜上有名。

(详情可戳【阅读原文】了解!)

提到西樵山采石遗址

就不得不提一个人

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

↓↓↓

贾兰坡眼里的西樵山

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先生认为,新石器时代,西樵山是我国南方最大规模的采石场和新石器制造基地,北方只有山西鹅毛口能与之比肩,因此把它们并列为中国新石器时代南北两大石器制造场,并率先提出了考古学意义上的"西樵山文化”一词。以霏细岩双肩石器为代表的西樵山石器制造品在珠三角的广泛分布,意味着该地区“出现了社会分工与产品交换”,这些凝聚着人类早期智慧的工具,标志岭南农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后来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认为,西樵山是“珠江文明的灯塔”。

石燕岩采石遗址位于西樵山狮脑峰东南麓,为明清时期人工开掘石料而形成的矿冶遗址,因曾盛产石燕得名。

石燕岩洞内人工采石痕迹明显,因长年累月开采,洞内容积不断扩大,日久受风化、雨水的侵蚀而积水成湖,可泛舟内进,形成“水上汽车”、“水底牌坊”等洞内奇景,遗址还留下石祠堂石屏风、天窗格等奇妙景观。

石祠堂

石屏风

天窗格

距今3000-6000年前,西樵山石燕岩采石场是珠江三角洲最重要的石器制造场,出产的霏细岩是制作细石器的主要原料,是广东最古老、延续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石器原料采集和加工中心。

佛山市档案馆收藏的西樵山石器

西樵山采石场遗址是我国华南地区迄今唯一的石器时代的大型开采石材和制造石器场所,对研究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历史,特别是研究明清时期采石技术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2002年7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对石燕岩采石遗址开展水下考古调查,经专家鉴定认为该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国内最大、最完整、最恢宏的水下古代人类生产遗迹,规模和面积都超过意大利中世纪时期被当作“采石场”的加城遗址。

在2017年,由凤凰卫视制作的10集电视系列专题片《问道南海》从“南方文明发源地”的历史高度,上溯“珠江文明灯塔”的“西樵山文化”,这其中就讲到了西樵山采石场遗址。

在今年的3月12日,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下简称“省考古所”)举办该所三十年来首次面向公众开放的汇报会——“2018年广东文物考古汇报会”。汇报会上,省考古所重点汇报了2018年度广东文物考古工作中的八个重要项目,其中就有“南海西樵山石燕岩激光与声呐测绘融合技术”。

石燕岩采石遗址的水下工作场景

石燕岩采石遗址数字化方案通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结合水上、水下数据采集,运用新的数字化理念与最前沿测绘技术,通过多手段、多技术,以此对比出不同测绘手段在岩洞数字化保护中最合理的保护手段,并对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技术上提出挑战,促进探索水下文物保护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技术,开创多学科、跨学科联合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模式,推动水下考古理念和技术产生新的重要突破。

这周末,

不妨到西樵山来探寻下

保存最好的水下采石场遗址吧~~

来源:西樵山旅游、《西樵文物钩沉》、《西樵山志》、珠江时报、羊城派、南海西樵

图片:杨耀烔、莫冠迪、网络等

编辑:《樵山社区》编辑部 wing

Hash:f1c0a9468c112e030c7fb00c17749095e32c31f2

声明:此文由 佛山社区传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