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梅州的骄傲!

8月21日

抗日战争题材电影《八佰》

在全国正式上映

其中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主角

八十八师五二四团团长谢晋元

就是梅州蕉岭

昨天

日报君也向大家讲述了

这位民族英雄的故事

梅州人率《八佰》“壮士许国”,这段悲壮历史今日上映!

看完后

网友们也纷纷留言

向这位客家人的骄傲致敬

↓↓↓

其实

除了《八佰》

近几年的抗战爱国题材电影

还有几部跟梅州息息相关的

2017年9月22日

上映的《捍卫者》

电影取材于抗战历史上的真人真事

讲述了淞沪会战中

姚子青将军率领600壮士

死守宝山

最终壮烈殉国的故事

姚子青将军是梅州平远县

2019年7月

讲述 兴宁革命烈士罗屏汉、张瑾瑜夫妇

英烈事迹的电影《生死坚守》

顺利杀青

影片90%以上的场景在兴宁拍摄

梅州作为广东省唯一

全区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

在这片红色热土上

还有很多值得我们骄傲的

人、事、物

今天

日报君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下

梅江区

红四军梅城战役金山顶战斗旧址

当年红四军梅城战役 战役地金山顶。

1929年10月,由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陈毅任政治部主任,朱云卿任参谋长的工农红军第四军根据中央指示从闽西中央苏区挺进梅州,在梅县大埔、蕉岭、丰顺平远留下了战斗足迹,进行了著名的梅城战役。

梅城战役是土地革命时期一个重要的战役,共和国元帅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林彪,还有粟裕、罗瑞卿、肖克等将军都是梅城战役的重要领导人和参与者。

朱云卿故居

朱云卿故居(连志城 摄)

朱云卿是今梅江区西郊街道程江居委老庙巷人,是梅江母亲河哺育成长的客家骄子,是中国工农红军优秀指挥员,英勇善战的红军将领,毛泽东称赞他为“得力助手”,朱德称其为“诚中国有用人才,我党不可多得的军事干部”。

在土地革命的艰苦历程中,他鏖战井冈山,指挥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他驰骋赣南闽西,为创建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反“围剿”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1931年,年仅24岁的红军名将朱云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1983年,朱云卿被中共中央军委列入193位对中国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军事人物之一,载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位于今西郊街道程江居委小河唇10号的朱云卿故居百福堂,于2012年被认定为梅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西阳镇明山村板盖坑

西阳镇明山村的板盖坑。(梅州日报资料图)

板盖坑海拔850多米,是西阳镇明山村的自然古村落。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地势险峻。1929年4月,中共西阳区委率先在驻地明山板盖坑村李屋正式组建成立了西阳区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共领导下梅州地方建立最早的区级苏维埃政权,并随之推动周边乡村地方武装力量的迅速扩大,使得梅埔丰三县边区的所有区乡村连成一片,成为东江苏区、粤闽赣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梅县区

叶剑英纪念园

梅州日报资料图。(连志城 摄)

叶剑英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者、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

位于梅县区雁洋镇虎形村的叶剑英纪念园由叶帅故居、叶剑英纪念馆、叶家宗祠、广场、石刻、亭子、果园植物园、观景台、农家乐园、客家风情街系列景观组成。

展览区陈列物品754件,在对叶剑英的生平进行客观、真实介绍的同时,着重表现叶剑英在革命危难时所作的伟大贡献,向世人展现叶剑英伟大光辉的一生。

九龙嶂革命斗争旧址群

清水秀人杰地灵的九龙嶂。(吴腾江 摄)

九龙嶂革命斗争旧址群位于梅县区梅南镇九龙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以九龙嶂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是历次革命战争领导指挥粤东北地区的大本营,被史学界誉为“粤东的井冈山”。

当年发生在九龙嶂及周边的战斗达233场,牺牲烈士1276名,他们的革命事迹和崇高精神永垂青史。

同怀别墅

修缮一新的同怀别墅。(梅县区委党史研究室供图)

同怀别墅位于梅县区松源镇金星村,始建于民国时期,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曾是红四军前委机关和军部驻地,亦是中共中央九月来信传达地。

1929年10月19日至21日,红四军军长朱德、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军部参谋朱云卿率红四军一二三纵队共6000余众,分三路出击东江进军闽粤赣边的松源,入粤首战大获全胜。红四军分驻松源各村,前委机关和司令部设在同怀别墅。1929年10月22日,陈毅首次在同怀别墅传达中共中央“九月来信”。

兴宁市

东征军临时指挥部旧址

东征军临时指挥部。

1925年3月,周恩来率领东征军抵达兴宁,攻打叛军陈炯明的旧部,位于 兴宁市福兴街道五里村黄粤兴屋,就是当时的东征军临时指挥部,东征军因指挥部地理位置较好,且得到了许多思想进步的兴宁人民大力支持,在与叛军的激战中取得胜利,史称“兴宁大捷”。

两海会馆

雕塑还原了周恩来在两海会馆召开兴宁农运骨干座谈会的场景。(梅州日报资料图)

两海会馆(俗称潮洲会馆),位于兴宁市兴城江西岸。建于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既是兴宁革命胜迹,又是具有潮州建筑风格,精美的古建筑文物。

1925年3月,东征时周恩来在潮州会馆召集农民运动骨干座谈会,对兴宁农运工作作了重要指示,有力地促进了兴宁县农民运动的开展。

罗屏汉故居

兴宁市大坪镇屏汉村罗屏汉故居。

罗屏汉是兴宁市大坪镇白云村人,是土地革命时期兴宁党组织、五华、兴宁、龙川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闽粤赣边区主要领导人之一。1934年秋红军主力长征后,为配合红军主力转移、掩护中央分局突围,罗屏汉夫妻在闽粤赣边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1935年,他们夫妻俩在战斗中先后壮烈牺牲,为中国革命事业和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平远县

平远红军纪念园

平远县红军纪念园。(钟小丰 摄)

平远县红军纪念园位平远县仁居镇,占地200亩,内设主展馆区、主题雕塑区、纪念亭和休闲观光区。其中,主展馆区(红四军纪念馆)面积810平方米,分六个部分二十三个单元,用文字、实物和图片翔实展示了红四军在井冈山诞生、三进平远并帮助平远建立县级红色政权的历史,园名和馆名均由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叶选平题写。

毓秀书院

毓秀书院。 (钟小丰 摄)

毓秀书院建于1884年,一直作为学校使用。1927年,中共党员曾庆禄自东山中学毕业后返乡,在此教书并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成立多达40余人的石北乡农会和赤卫队,同年10月平远县委机关设在毓秀书院。1929年曾庆禄被聘为校长后,又将李巴林等一批共产党员聘入校内教书,于3月成立中共东石区委,9月成立石北乡苏维埃政府,为平远革命点燃星星之火。毓秀书院因此成为平远县革命的摇篮和指挥机关。

姚子青故居

姚子青故居位于平远县大柘镇墩背村。姚子青(1909-1937)字若振,号中琪,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人。1926年10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1927年7月升入第二总队步三队军官生。1929年2月第六期步科毕业,分配至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任上尉连长,1934年任该师少校团副。1935年改任营长,1936年升任陆军第九十八师第二九二旅第五八三团第三营中校营长。1937年8月31日至9月7日奉命坚守宝山城,与日军浴血奋战七昼夜,经过激烈的巷战肉搏战,终因敌众我寡,姚子青和全营官兵壮烈殉国。消息传出,震惊中外。

蕉岭县

蓝坊肚战斗纪念园

蓝坊肚战场旧址位于蕉岭县三圳东岭村。蓝坊肚战斗纪念园是为纪念1949年7月在东岭村三山蓝坊肚的一场战斗而修建的,该园有闽粤赣边纵支队独四团九团指挥所,黄戈平烈士纪念碑、蓝坊肚战斗烈士纪念碑及树桩手榴弹遗迹

蕉岭县第一个中共支部旧址

九岭支部旧址。(连志城 摄)

1927年7月,徐持、钟慕光、钟占文在三圳九岭村村民钟双义开办的拳馆秘密建立了蕉岭第一个中共支部 — —蕉岭九岭支部,推举徐持为党支部书记,钟慕光为组织委员,钟占文为宣传委员。中共蕉岭九岭支部成立后,以三圳镇三达学校为活动基点,发展党团员,壮大党的组织,领导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斗争。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蕉岭的建立和发展,使蕉岭的革命斗争有了掌舵人,步入了正确的前进方向,开创了革命斗争的新局面。

新铺红色历史文化长廊

新铺红色历史文化长廊位于蕉岭县新铺镇滨水公园内,新铺镇是蕉岭县革命史迹最多的镇,全县有革命史迹17处,新铺镇就占了10处。为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17年新铺党委政府在滨水公园内修建了百米红色文化纪念长廊。

纪念长廊展示了1927年7月蕉岭县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至1949年5月蕉岭县解放这一历史时期,党组织领导蕉岭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

大埔县

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林翔 摄)

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园位于大埔县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尾山顶,是“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主战场的所在地。1963年,为纪念共和国元帅朱德指挥的三河坝战役中牺牲的南昌起义军烈士,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兴建了一座“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并由朱德亲笔题写碑名。

2001年,三河坝战役纪念园被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9年9月16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新命名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中梅州市大埔县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入选此次新命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系广东省唯一。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机关旧址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林翔 摄)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新村仓下,为一正二间土木结构,占地面积224平方米。1941年9月,南委机关由大麻恭州经高陂迁至枫朗镇大埔角新村仓下,领导江西、粤北、粤南三个省委和广西工委,湘南、闽西、闽南、潮梅、琼崖五个特委以及1942年1月成立的中共闽粤边委。同时在大埔角圩街设有南委机关联络站“天成号”。南方工委旧址历经革命战争,是党的产物,是不可多得的史迹和遗址。现有闽粤赣边区革命史陈列室、红色文化长廊、宣誓广场。

“苏维埃血脉”——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中站

位于大埔县青溪镇青溪村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大埔中站纪念馆。(林翔 摄)

在上世纪30年代初,党中央机关秘密设在上海,而中央苏区核心区却在赣南、闽西一带。为加强苏区与党中央的相互沟通联系,由毛泽东提议、周恩来亲自主持,开辟了一条由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进入中央苏区核心区的长达三千公里的红色交通线,成为连接党中央这颗“心脏”和中央苏区这个“躯体”的“大动脉”。

丰顺县

坚真公园

坚真纪念馆。

坚真公园位于丰顺县城汤坑镇金瓯山西侧,于2005年底建成,公园以中国妇女运动先驱、华夏女杰李坚真命名,已经成为粤东地区具有较大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先后建有坚真广场、坚真纪念馆、主题雕塑园、坚真纪念亭、历史题材壁画以及休闲娱乐活动区等配套设施。

红四军进驻马图旧址群

红色马图村。(胡金辉 摄)

丰顺县龙岗镇马图村位于九龙嶂、北山嶂山区腹部,90年前,朱德、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都曾在这片红色土地留下革命的足迹。

1929年10月,朱德军长率红四军一、二、三纵队6000多名指战员进驻马图开展革命活动。军部设在见龙居,参谋部、政治部设在燕翼居,团部设于得震楼,军事会议旧址在马图文祠,军事培训学校旧址在西华寺,军服厂设在荷树凹,兵工厂旧址在墩背,军医院旧址在明经第等20多处革命遗址,还有练兵场和大批标语。当年红四军所用会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练兵场(8500平方米)仍在。老区人民为纪念红四军进生马图的光荣历史,兴建了“红四军进驻马图纪念亭”。

如今,革命旧址已修缮一新,但历史的痕迹依然保留,已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江苏维埃政府、红十一军诞生地旧址

东江苏维埃政府、红十一军诞生地位于丰顺县八乡镇滩良村,旧址原是竹木茅草建成,后被国民党军队烧毁。八乡山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东省东江地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古大存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组织和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等革命武装,冒着腥风血雨,与反对派进行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当时,中共东江特委机关、军委、后方医院、军校、兵工厂等设在八乡山。

五华县

古大存故居

古大存故居。(林翔 摄)

古大存故居位于五华县梅林镇优河村,建于清朝,经修缮后故居内设六个展厅,中心厅有古大存汉白玉雕像、简介、古大存革命活动示意图、古大存简历、一门忠烈简介;其它五个厅分别展出的是古大存在青少年时期、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从事革命工作的实物和照片。

古大存是五华革命先驱人物、红十一军的创始人,也是东江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早年致力于农民运动,后来投身于人民的解放斗争事业。在五华创建了乡、区苏维埃政权,实行土地革命。1928年,古大存在五华、揭阳、丰顺三地交界的八乡山区,开辟东江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1935年底,古大存率领仅存的18颗东江革命种子撤出东江,辗转到达大埔山区秘密活动,始终保持东江红旗不倒。1939年,古大存在延安时被毛泽东称赞为“带刺的红玫瑰”“一面斗争的旗帜”,为东江红军留下最后一支武装,功不可没。

竹山阻击战纪念园

竹山阻击战纪念园。(林翔 摄)

竹山阻击战纪念园位于五华县双华镇竹山村,竹山阻击战是工农革命军在敌众我寡形势下取得的一次胜利,竹山兵工厂生产的土枪、长矛、大刀等武器全部送往各区、乡,壮大农民自卫军武装,有力支援了南昌起义军。

经过时光洗礼,如今竹山战斗、兵工厂等旧址经维修、布展变身展馆。在竹山阻击战旧址公园,走过时间长廊,可以看到“制造武器支援南昌起义”“竹山阻击战”“协助革命军东征”等历史故事。

五华县革命烈士纪念园

五华革命烈士纪念碑。(林翔 摄)

五华县属原中央苏区县,英烈辈出,在各个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了一批革命仁人志士和先烈。该县共有革命先烈1594名,其中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240名、抗日战争时期50名、解放战争时期74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230名。

五华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水寨镇省级森林公园蒲丽顶的山腰,沿62个台阶拾级而上,一座高20.6米的烈士纪念碑清晰可见,纪念碑周围苍松翠柏环绕,显得肃穆而庄严。主碑正面刻着“五华革命烈士纪念碑”名,背面则刻着1594位革命烈士不朽英名。

位于水寨镇罗湖村伯公窝的五华县革命烈士陵园,是粤东地区最大的烈士陵园,于2015年11月动工兴建,目前, 1594名烈士已全部迁入烈士陵园,成为五华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怎么样

大家看完是不是觉得很 热血呢?

涨了一波知识有木有~

梅州的红色文化资源 还有很多

日报君上面列举的

只是其中一部分

想了解梅州的历史

这些地方你都不能错过!

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让我们铭记光辉历史

传承红色基因

从这些红色文化中

汲取精神的力量、前进的动力吧~

向先烈致敬!

来源:梅州日报(mzrbweixin)综合自梅州日报微信公众号、掌上梅州

编辑:黄炜明

审核:王磊

Hash:157ac8f96eb795e6afe759b628092642a52534c5

声明:此文由 梅州日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