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匏安旧居陈列馆:百年祠堂续写红色故事

广州老城区中心,有一座百年祠堂杨家祠,这里走出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家、革命家杨匏安。1918年至1927年,杨匏安迁至杨家祠生活、工作,在此撰写并发表了大量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杨匏安还在杨家祠内举办“注音字母训练班”,掩护党团组织活动,培养了一批从事基层宣传工作的干部。

昔日

走出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

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的杨家祠,落成于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原为珠海北山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祠,后来成为杨氏子弟到广州读书应试的寓所,又被称为“泗儒书室”。

杨家祠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

杨家祠坐北朝南,原为前后二进,西边紧邻两广总督署(即今广东省民政厅),前面是司后街(即今越华路),后边是兵营。现建筑仅余前座,面阔13米,进深9.5米,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918年,一位戴着圆眼镜的年轻杨氏后人怀揣着救国救民的梦想,住进了杨家祠。每天夜晚,在杨家祠后座东厢房的小阁楼上,一盏昏黄的灯映照着他奋笔疾书的身影,他就是杨匏安。直到1927年离开广州,杨匏安在这里工作、战斗了整整十年,广州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杨家祠内景。

杨匏安14岁时,考入广东高等学堂附中(今为广东广雅中学),来到广州读书,这期间,他接触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19岁时,杨匏安和族叔杨章甫东渡日本横滨求学,在日本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想,由此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1918年初,杨匏安举家迁居杨家祠,开始以教师和报刊作家的身份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发表大量介绍西方科学民主思想的文章,开启民智。在五四运动时期,杨匏安集中发表了一系列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成为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与李大钊齐名,曾有“北李南杨”之称。

许多重要会议都在这里召开

1921年,杨匏安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广东早期党员之一。1922年,杨匏安任社会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代理书记。1925年春,中共广东区委成立监察委员会,杨匏安当选为监察委员会委员。1925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杨匏安和邓中夏赴香港会同苏兆征等发动省港大罢工。

1927年5月,中共五大成立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杨匏安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大革命失败后,杨匏安以中央监察委员身份出席中共八七会议,之后前往新加坡吉隆坡等地开展革命运动。

在这期间,杨匏安的居住地杨家祠也成为广州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据点,共产党早期的许多重要会议都是在这里召开,很多重要领导人都在杨家祠工作活动过。那段时期,杨家祠拥有着多重身份:曾是中国共产党广州早期组织活动点、中共广东区委活动场所、黄埔军校招生时应考的中共党员报到地、省港罢工委员会给罢工工人发放各界捐款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邮寄广东团委收件处、中共三大筹备联络处、外地来穗中共党员临时住处、外地来穗中共党员医疗点等。杨匏安还在杨家祠办起了注音字母训练班,掩护党团组织活动。

杨家祠牌坊。

1929年,杨匏安来到上海,参与中国共产党的报刊出版工作。在业余时间,他参考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中山大学的讲义,编译出版20余万字的《西洋史要》,成为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写成的西洋史著作。他还翻译了列宁和拉比杜斯著的《地租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谛。

1931年7月,杨匏安因叛徒告密被捕,关押在淞沪警备司令部。蒋介石曾亲自出面劝降,都遭到杨匏安的严词拒绝。1931年8月,杨匏安在上海英勇就义,时年35岁。

周恩来对杨匏安革命的一生作出了高度评价,他说:“杨匏安为官清廉,一丝不苟,称得上是模范。”

杨家祠经过修复后成为杨匏安旧居陈列馆。

如今

假日学生哥来做志愿宣讲员

现在,杨家祠经过修复后成为杨匏安旧居陈列馆,除了保留杨家祠原本面貌,还通过写实绘画与VR虚拟手段,在祠堂北墙复原了杨家祠后座与相邻天井的原貌。在杨匏安曾经居住的东厢阁楼,则放置了民国风格的桌椅、文房用品,并摆放一盏常亮的油灯,复原了杨匏安在书房挑灯工作的场景,寓意着杨匏安虽已离开,但他的革命精神如同案头的明灯一样永不熄灭,传递着希望之光。

在杨匏安曾经居住的东厢阁楼,复原了杨匏安在书房挑灯工作的场景。

北京街广卫社区党委书记刘晓燕表示,自从杨匏安旧居陈列馆修复后,来此地学习和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很多单位都打电话给我们,问我们能不能帮忙预约参观。近年来在一些节假日前夕,有不少年轻人自发携带器材预约拍摄视频,为其进行宣传推广。”刘晓燕说,“对于家附近有这样一个红色景点,我们的社区居民也感到很自豪,一到放假,住在周边的中小学学生就会过来做志愿宣讲员。我们社区还有一名90岁的老党员付爷爷,他每次一看到报纸上面有杨家祠的报道或者介绍,都会剪下来保存好。”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郭仲然

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胡瀛斌

视频剪辑:周紫冬

信息时报编辑:黄英奇

@广州街坊,就在明天,正式开通!

0!广东本土再次零新增

最新!南沙荔湾传来好消息!

Hash:f1c56a4f8920e0314738deb78b37127ecc9bdc7d

声明:此文由 信息时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