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雄伟高大 关于衡水的这座古塔你还值得了解这些……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第四届衡水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将于今年10月在景县故城阜城三县召开。作为此次旅发大会的主承办地,景县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关于景县您了解多少呢……

提及景县,就不能不说景州塔。景州塔是景县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建筑标志,围绕它有讲不完的故事。连孩童都会念这样的顺口溜:沧州狮子景州的塔,正定县的大菩萨。景州塔有多高多大?百姓说,一只麻雀下了蛋,从13层塔顶滚下来,蛋里的小麻雀就啄破蛋壳飞出来了。不知哪朝哪代,塔顶的葫芦裂了道纹,民间的匠人打不出这么大这么长的锔子,人们正在为此发愁,第二天起来一瞧,塔葫芦已经锔得严丝合缝,原来是鲁班爷闻讯赶来,连夜将塔葫芦锔好。这些当然都是传说,但由此可以看出景州塔在景县人心中的地位。

据景县旧志记载,古塔“内累13级,高28丈8尺有奇。圆分8面,底周16丈。”近年经实际测量, 塔高63. 85米,底座周长50.5米。天空晴朗的清晨,40里以外都可依稀见到其雄伟的身姿。

景州塔全称为“释迦文舍利塔”,简称“景州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为八棱柱体,砖木结构。基座以巨石铺就,主体为青砖砌成。每层均有东、西、南、北四个洞户,上下以阶梯相连。循阶梯而上可直达塔顶。塔顶为葫芦式,以青铜铸造。铜顶下部罩铁丝网(刹网), 四面各悬一铁匾,南面铁匾铸佛像三尊,东、西、北三铁匾均铸有“ 齐隋重修”字样。铁匾下悬铜镜,后损毁。据年长者回忆,过去每有风起,塔顶的刹网、铁匾、铜镜随风鼓动,与各层洞户穿堂风相呼应,如惊涛澎湃之声,人们称之为“ 古塔风涛”。

有塔便有寺。据记载, 明永乐五年(1407年), 僧正 如朗曾募集资金修建开福寺。据说,如朗建寺之前,在设计图纸时颇费了番周折。他走访了不少寺院,采集了不少样子,但总觉得不满意。一天晚上,他做了个梦,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来到面前,对他说:“佛法无量,佛法无量!”如朗正想起身行礼时,老者已飘然而去。他从梦中醒来,再无睡意,于是展开图纸,重复着老者那句话,不由得灵机一动,脱口说道:“无量,无梁也!”如朗连夜修改图纸,将大殿设计为两层飞檐,无梁穹形顶,并将“无量殿”作为大殿的正式名称。开福寺建成后,明天顺年间(1456年-1464年)进行了第一次重修。 明隆庆元年(1567年),开福寺僧人募集资金建千佛阁。千佛阁“层檐叠架,工致峻丽”,颇具特色。 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 景州人张英及僧人继续募集资金在正殿即无量殿内铸“铜佛三尊,各高8尺6寸”, 整修山门、神道,使开福寺“俱极宏敞”。 清康熙十年(1671年), 汛兵金应隆、承差高如斗捐资整修开福寺,知州张一魁主持重修了一座山门。经历代建设和修葺,到清康熙年间,已形成以古塔为主体,无量殿、千佛阁、东方丈、西方丈、山门、神道组成的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的开福寺建筑群。

景州塔始建于哪个朝代,至今未发现准确的文字记载。但在塔第一层内砖上刻有:光禄寺丞知冀州条县事兼兵马常谔臣记时大宋元丰二年己未岁五月初十日同施县君李氏等男璟琦球琥等知县事常谔臣书”,另一内砖刻有:“河间路景州条县开福寺重修释迦文舍利宝塔记大元至治三年八月十五日”的字迹,加之塔顶有“齐隋重修”字样。北魏兴安年间,朝廷令各州郡县在百姓聚集区,“各听建佛图一区”。据此, 景县古塔应始建于公元452年至453年之间,据今已有1550多年的历史。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张驭寰教授综合现存该塔的整体和细节的建造风格确定,现存景州塔属 北宋建造风格。

景州塔历尽沧桑古韵仍存。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 春天,乾隆皇帝南巡驻跸城北大行营。他早闻景州古塔的高耸巍峨,稍事休息就来到开福寺。他在侍从的陪同下登上景州宝塔,只见景州古城尽收眼底,宝刹兀然入于云端,鹳雀、白鹤悠然盘旋,洞户吞吐四海风烟……眼前的万千气象使得这位乾隆皇帝心胸豁然,诗意大发。这一夜他就住于开福寺,写下《咏开福寺古塔两首》。其一,“ 浮图百尺接云天,千里山川近目前。宝网穹窿摩鹳鹤,洞窗疏达纳风烟。龙蟠水府常听贝,雁下花宫自解禅。我志愿希三代上,那寻残碣问隋年。” 其二,“ 绀宇献青莲,瞻游取路便。法云垂四界,花雨散诸天。韶秀春光閟,崇隆塔影悬。禅房聊静憩,驹隙指三年。”接着为景州开福寺题写了“ 无量福田”的匾额。新中国成立后,乾隆皇帝题诗御碑及景州开福寺御赐匾额尚存,后不幸遗失。

景州人 魏廷珍是清康熙戊寅年间(1698年)拔贡,癸巳年间(1713年)加科,名列一甲第三名(探花),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湖南安徽湖北巡抚、兵部尚书、两江总督、漕运总督、礼部尚书、工部尚书等。每次探家或经景州总要登古塔、游开福寺。景县旧志曾有其咏古塔的七言律诗一首:“ 十二层霞万铎风,千门日月入青空。云间人语丹霄外,步踏星辰上界中。宝鉴丽天元气合,玉泉涌地海潮通。开皇以后年谁纪,舍利应随白马东。”此诗可谓现存咏景州塔诗中的佳作。清同治年间,敕文林郎、朝议大夫、景州知州张景沂《登开福寺古塔》也写的颇具特色:“ 登临无处可销忧,且上浮图最上头。远道红尘飞驿骑,遥天春色动边愁。一身孤廻云霞近,满目苍茫涕泗流。底事乘风不归去,偏将醉眼看神州。”

觉得不错你就赞赞我吧!

Hash:e30ca1d8d6e7e1a4ee97ce8b0101a96c5cceead4

声明:此文由 衡水市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