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邓家:沉寂60年的溶洞再逍遥!

邓家土家族乡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中,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为重点,牢牢抓住“两不愁三保障”这个核心,为邓家土家族乡的脱贫奔小康、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生态康养纳凉乡村旅游主题创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到邓家,让游客愿意来,来了住得下,玩得高兴,在这方面既下了功夫,也收获了成功

邓家伍绪逍遥洞是2019年新开发的景区。隐藏在巫山县邓家土家族乡伍绪村山林内

(伍绪逍遥洞地形地貌)

伍绪逍遥洞是一个深度约3000米的钟乳石奇洞。通往洞口的小路山势险绝,现已建成人行便道,溪水和密林相得益彰,人们在密林中穿行1公里左右来到洞口。

邓家土家族乡伍绪村的逍遥洞,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溶洞。它像一条悠长的巷道,在山体内呈MS走势,蜿蜒曲折,婉转回旋。

它有多长呢?85岁的罗中银老人回忆,1956年,他们一行5人,带着马灯和电筒,日出前出发,日落时回来,仍然没走到尽头。洞有多宽呢?宽处两米有余,窄处刚好一个人通过。洞有多高呢,高处6米有余,低矮处要匍匐穿过。就是这样一条窄巷子似的山洞,在一个多世纪里,续写着它的传奇故事。

早在1956年,伍绪村民在政府“挖潜在力”精神指引下,经上一辈人的指点,在这个洞里找到了贮藏量丰厚的硝土,在1956年至1960年的5年时间里,每年熬硝1万余斤交与乡政府,乡政府逐级上交支援国家建设。

当年参与熬硝的罗中银老人告诉我们,洞内遍地都是河床一样的碎石,碎石里夹着泥土,这些泥土就是含硝量丰富的硝土。巷道内堆着一堆一堆的碎石,就是筛去硝土的河床鹅卵石,表明千百万年前,这条巷道式的山洞,曾是一条地下河流。

为了探明这条地下河流的深度,罗中银与其他人一道向下深挖,深挖一人多深后,就挖出了龙骨。挖出的龙骨中,有长达1米多的腿骨,有牛角般的牙齿,这些龙骨,他们卖给龙潭坪收购站,每斤价钱高达3元多。

龙骨作为动物的骨骼化石,至少要经过1万年以上的时间,由此推测,这条巷洞,曾经是动物的栖息地,经过了栖息地——河流——山洞的历史变迁,在作为栖息地之前,是否为河流,还需要进一步探明。

相传,民国年间,山洞也曾经作为土匪的穴居之地,这些土匪为非作歹,他们不仅抢劫财物,还掳掠妇女进山洞,无恶不作,民众告发到县长,县长授意民众自行解决,民众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聚集千余人,趁土匪在洞内聚齐之后,从洞顶的山坡上,刨下泥土、推下乱石封了洞门,将土匪封闭在洞内,不知而终。

由此,在邓家土家族乡有一则传说,传说这些土匪的金银财宝也同样的被封在洞内了。那么,这些传说中的财宝究竟在哪里呢?1956年至1960年这些熬硝的日子,罗中银和几个同事一起,曾经千方百计的探索。他们发现有一个侧洞,这个侧洞进入后,有一个水声轰鸣的天坑,天坑下面是流淌的阴河。这个天坑阻挡了去路,在天坑那边,也同样有洞相连,在天坑的边缘上,有三根树棒搭成的桥,罗中银据此分析土匪的窝就在对面的洞内,这个桥是土匪出入的桥。罗中银就扑在桥上,打算爬过去察看,同行的人怕他掉下天坑,摔进阴河里去了,便扯着他的脚,把他扯回来了,这成了他终身的遗憾,洞那边的情形,至今不得而知。

如今,邓家土家族乡将主洞作为乡村旅游景观开发,从洞门开始布线,每隔几米,就布置一颗节能灯照明,目前已布线1千米,游客进入洞内,行走自如,灯光明亮。

已有灯光照明的这一千米洞穴,可分为两部分观赏——M和S,M部分的走势,如同提笔书写大写的M一样,顺着笔迹向前走,形成三个回头线。

三个回头线之后,洞的走势呈S形。M部分以观赏洞内的石板、石壁的形状为主,没有钟乳石。

进入S部分后,以观赏钟乳石的形状为主,肺、钟、柱等形状,任由你想象;顺着洞顶,还有无数个细小的钟乳石,仔细观察,像各类动物,如马、牛、羊、鱼等,它们在洞顶聚集,形成一条一条的龙的形状,在洞顶前行,令人叹奇。

走进硝洞子,就犹如走进了尘封的历史,走进硝洞子,就犹如走进了迷宫。带着探索、考察、发现的心态在里面游走,逍遥自在,兴味无穷。当地人命名为逍遥洞,形象朴实,恰如其分,十分得体。

逍遥洞里乐逍遥,破解它尘封的历史,展示给世人一副全新的面孔,是邓家土家族乡人的愿望,也是为游客留下的课题。

来 源:巫山

声 明 :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Hash:c4d2b117d438de1cce1c2eaac5ba1fc9db6b2497

声明:此文由 巫山政务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