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民俗博物馆五•一节假日期间观众调查分析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为更好地保护利用、宣传胡氏古民居建筑,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天水民俗博物馆整体服务能力和讲解接待水平。2021年“五一”节假日期间,天水民俗博物馆采用现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前来参观民俗馆的游客进行了观众满意度调查。此次共发放问卷128份,收回有效问卷127份,问卷有效率99%。

问卷设计

此次调查问卷共涉及了19类问题,主要包括游客基本信息(4项)、游客旅游行为(5项)、游客旅游体验(6项)、观众满意度调查(2项)四部分。其中,观众满意度调查包括服务印象(1项),总体满意度评价1项(有服务态度、参观环境、展览内容、文创产品等四个层面的满意度测评)。

人口特征分析

01

观众性别

通过统计分析,此次参与调查问卷的男性观众63人,占49.6%,女性观众64人,占50.4%。女性比例大于男性,可以看出女性在文化旅游方面比男性更感兴趣。(如表-1所示)

02

观众年龄分布

调查发现:20岁以下观众20人,占16 %,20-35岁观众55人,占比43%,36-45岁观众29人,占比23 %,46-60岁观众19人,占比 15 %,60岁以上观众4人,占比3 %。可以看出,游客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0-35岁和36-45岁之间。这两个群体人数占了总样本的66%。说明前来游览博物馆的游客以中青年人群居多。这一年龄段的人群经济相对宽裕、身体状况较好,精力充沛。同时,利用节假日时间外出旅游可以缓解工作生活压力,放松身心。(见图-1)

图-1

03

观众学历构成

从观众学历构成得知,初中及以下9人,占7%;高中(中专、高职)28人,占22%;大专/本科68人,占54%,硕士及以上22人,占17%。可以看出,本次调查对象的学历普遍较高,以高中(中专、高职)以上学历的观众居多。说明高学历人群对文化类景点更感兴趣,且高学历人群也更容易配合调查。(见图-2)

图-2

04

观众来源

在观众来源调查中发现:有24%的人来自天水本地,甘肃省内观众占37%,外省观众占39%。可以看出,此次节假日期间,游客主要以甘肃省内和外省游客为主要客源。游客构成以省内各地市和关中地区观众为主,外省观众数量排名为陕西四川河南新疆上海等地。说明天水市内景点已受到省外观众认可和喜爱,成为未来我馆游客参观的主要发展趋势。

(见图-3)

图-3

游客旅游行为分析

01

观众结伴方式

通过调查得知,游客独自一人参观的12人,占9%;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的67人,占53%;和朋友(同学)前来参观的42人,占33%;和同事、随团旅游的分别占3%和2%。可以看出,大部分游客更愿意和家人朋友一起外出旅游。(见图-4)

图-4

02

达博物馆交通方式

调查发现,29%的游客选择自驾或乘坐公交(出租车)。这一部分游客大多为近距离省内游客或市内游客;37%的游客乘坐高铁火车)。这一部分游客大多为外省游客和距离相对较远省内游客;5%的游客则选择乘坐飞机出行。可以看出,交通方式的选择与观众来源呈现正相关关系,大多省内和外省游客出行选择交通相对便捷的高铁(火车);短途游客则选择自驾,市内游客则选择乘坐公交。(见图-5)

图-5

03

参观目的

本次调查显示,以旅游休闲为主要目的的观众占46%;以学习文化为目的的占36%;到博物馆旅游消遣的观众占15%,以娱乐、教育子女等学习目的为主要目的的观众占9%。说明游客前来博物馆旅游主要以休闲旅游、学习文化为主,占总人数80%以上。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利用节假日时间外出旅游放松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可以了解到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这也为我们民俗博物馆后期在展示宣传、发挥教育职能方面提供了思路。(见图-6)

图-6

04

停留时间

调查显示,游客在我馆停留时间主要集中在1-2小时及1小时以内之间,分别占55%、23%;2-3小时占17%,3小时以上则占5%。可以看出,大部分游客在游览博物馆的时候愿意停留1-2小时时间在馆内学习、观赏天水的民俗文化。足够长时间的游览才能够更加详细了解民俗文化,细细品味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图-7)

图-7

05

获取信息渠道

在“您希望通过下列哪个渠道了解我馆信息?”的调查中发现:观众希望通过博物馆官网获得参观、社教信息的观众占36%;通过博物馆微信公众号获得参观、社教信息的占31%;通过电视宣传,获得参观信息的占25%,通过报纸获得信息的占8%。说明在当前自媒体信息发达的时代,微信、网站已超越甚至代替传统电视、报纸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手资源。(见图-8)

图-8

游客旅游体验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天水民俗博物馆的服务态度、参观环境、展览内容、文创产品等服务项目总体满意度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好评率90%,不满意为零;此外,戏曲演出和社教活动也受到了大家的推崇。民俗馆皮影戏每天免费提供演出8场次。定时定点的日常演出,使其普及率和感知度明显提升;讲解偏好调查显示,游客喜欢人工讲解,其次是微信讲解及语音导览讲解;建筑印象调查显示,游客对绣楼和桂馥院印象最为深刻;在现有展览内容中,观众对祝寿和婚庆场景最感兴趣,其次为老城天水图片展和刺绣展;在动态展项调查中,通过调查统计发现,《老天水》三维动画备受观众喜欢;在新展览预期调查中发现,86%的游客对举办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展览的期望最高。在后期的展览中,我们也将积极引进、举办更具地方特色的展览供大家观看。

信息来源:董文珍

图文编辑:张 乐

新浪微博|天水市博物馆

天水市博物馆官网:www.tssbwg.com.cn

Hash:b0844cd7fe6aa90d04c74782e4786f0ff5aec00e

声明:此文由 大西北消息速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