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现存5座历史悠久的古塔,你去过几座?

东方文化

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建筑学层面

它记录了一段段沉淀的历史

承载了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

静默如斯,风雨不改

每个塔都有它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瞭望着千年的沧桑变幻……

安徽,目前只有

少数古塔仍旧屹立在古老的土地上

而在芜湖又有哪几座呢?

今天小编就要带你

去看看芜湖现存的古塔!

01

中江塔

(1908年老照片)

中江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

清代康熙八年(1669年)续建落成

中江塔是楼阁式砖木结构风水宝塔

八角五层,每边长4.1米

塔高43.7米,其中塔刹高10.16米

每层四窗,错置相间,每窗左右各设一灯龛

塔内结构一至二层为壁内折上式,石梯盘绕

三至五层为空筒式,木梯依壁

墙面各边均嵌有砖雕

尤以1~2层圆形欹柱两侧的砖雕雀替最为突出

1987年经省考古研究所

组织维修恢复了塔的出檐部分

八个角用转角斗拱支承老戗出戗,出檐深远

八个面补间斗拱用两朵支承檐桁出挑

椽子和飞子上钉望板,上覆鸳鸯

修复后的中江塔巍然壮观

中江塔堪称为芜湖地域位置的标志

古时候,人们把长江的从九江京口镇江)一段,称为中江,而芜湖适得其处,故有中江之名;又说古有中江,东通太湖,西流长江。

芜湖古地即在中江畔,因而称芜湖为中江,中江塔因此得名。

02

黄金塔

黄金塔位于芜湖市市无为县城北西河之畔

建造于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

是安徽省年代最早的古塔建筑

金塔阿拉伯风格的堡垒形建筑

实际为12个等边形砖塔

因为四围涂有一层金粉而得名

北宋早期,无为县境内佛教兴盛,僧侣众多

遂在汰水边(现西河)辟地建寺,称南汰寺

后又在寺中建塔,即黄金塔

形成规模宏大的佛教建筑群

但由于时代变迁,战争毁坏

南汰寺与黄金塔也迭经动乱

从兴到衰,后只剩下一个古塔

明清以来,曾先后于洪武、隆庆、万历、康熙、乾隆等年间整修,才使得古塔安然无恙。

清末至建国以后,由于年久失修,塔体下层砖石剥落,塔的损毁开裂,草木丛生。

03

马仁寺石塔

马仁寺石塔,或简称马仁石塔

位于芜湖市繁昌县马仁奇峰风景区

坐落在马仁寺外的竹林里,为当代新立佛塔

塔六角七级,密檐式

马仁寺人文蕴藏

是大德高士王翀霄于唐贞元十一年所建

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与建于宋代的乌霞寺遥遥相对

素有“南洞北寺”之称

而现在的马仁山风景区是

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

景色优美,人文厚重

04

镇风塔

板子矶镇风塔,现也称明塔

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城荻港镇江中板子矶顶

镇风塔年代久远,是明万历四十年所建

形制为六面七级楼阁式砖塔

现只有残存两层

塔为明万历四十年知县邓一儒为镇魔降妖建造

塔系青砖砌成,原为六面七级楼阁式

现存最底下两层,共四门三额,残高9.6米

塔中间开裂,“砥柱大观”残毁厉害

上面长满枯草和藤蔓

登塔楼梯狭窄陡峭

塔二层上墙上有一些浮屠砖雕

现存三额:一曰砥柱大观

一曰天峰耸秀,一曰学海回澜

内部雕塑主要为佛教人物

集科学、宗教和艺术价值于一身

05

珩琅塔

珩琅古塔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

大修于明万年间,修建座落在珩琅山腰塔子冈

底面积11.6平方米,高约29米,六面七层

均由特制的大型青砖而砌

每层每面设有园拱门,外墙嵌客着图案花纹

人们可缘楼阁至塔顶

塔经八百余年载的风雨剥蚀和历代战火的摧残

现内阁已毁,外墙图案仍依稀可辨

顶部折向轮朝北倾斜,似倒非倒,别具一格

塔身矗立山巅,雄伟壮观

与珩琅山主峰遥相对峙

数十里外,清晰可见,显得更加古朴

历史悠悠,千百年间芜湖先后出现不少古寺古塔

但许多现今已无踪迹

只能在文献历史资料里寻觅到一丝痕迹

像是宋代古塔南陵文风塔

原立于芜湖市南陵县关市河西

于1956年拆毁

还有文星阁等等古塔建筑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

趁着如今古塔依旧,不如去看一看

来源:欢乐芜湖、芜湖档案、芜湖镜湖城事等

免责声明: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给我们留言,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站删除。

Hash:1863e7488c3a11044e46be46a5ca3b378232dc07

声明:此文由 芜湖热点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