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合红色地标 | 老香山深处的百年老村,藏着红色革命时期的交通站和医院

粤中纵队纪念馆、小洞革命烈士纪念堂、高明县立三小旧址、文选楼、陈汝棠故居……在更合这片红色文化的热土上,各处地标都记录着一段段难忘的红色故事。为更好地推动镇委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更合君将为您推出“更合红色地标”系列推文,寻访镇内的红色地标,挖掘红色故事,聆听历史深处的心灵回响,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从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奋进的力量。本期,带您走进石岩底村。

石岩底村

石岩底村距高明区更合镇政府约15公里。清朝乾隆年间朱姓开村,村庄因位于老香山深处的山岩之下而得名。这里是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团、新高鹤人民武装秘密活动点旧址,也是石岩底交通情报站旧址。这里存留的当年的交通情报站、医疗站,见证了先辈们奋不顾身保存革命火种及革命活动据点的红色历史。

原粤中纵队交通站遗址、原粤中纵队后方医院遗址

保存革命火种

为恢复公开的武装斗争奠定基础

1945年1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后,高明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奉命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第三团。为适应战事需要,第三团团部调整第三大队建立的交通情报和医疗网点,在老香山深处的石岩底村重新设置了交通情报站和医疗站,并充实了力量。同年12月,由于国民党军队的疯狂围剿,第三团团长黄仕聪不幸被捕,英勇就义。代团长吴新、指导员伍真带领第三团进行分散活动。在群众的支持下,他们隐蔽活动在石岩底、老香山、更(楼)合(水)一带。

1946年4月间,第三团根据中共中区临时特委指示,部署了部分人员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部分人员复员,部分人员留下坚持武装自卫斗争。6月底,留下坚持武装自卫斗争的队伍,在梁文华领导下,分别在高明县老香山、鹤山县合成、开平县水井三个基地活动。高明老香山基地的联络站就设在石岩底村朱飞龙家。由阮明、朱养、黎康杰负责,主要活动于高明县合水地区和高要县八乡、鳌头、横岗、仙洞等地区。这支留下坚持武装自卫斗争队伍,在分散活动和隐蔽坚持自卫斗争的历程中,经历了艰苦的磨难,保存了革命火种及革命活动据点,保持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后来恢复公开的武装斗争奠定了基础。

朱飞龙

时光荏苒,如今的石岩底村一如当年般静谧,恍如世外桃源。村内依然保留着当年的交通情报站、医疗站。村旁约200平方米的洗水埗头,是当年当地军民洗澡、洗衣服和医护人员清洗绷带的地方。附近缓缓流过的小溪,则是当年当地军民的日常生活用水来源。

洗水埗头

村后山的半山腰,在一处名为牛头石的大石附近约30米处,保留着当年的队伍训练处和战壕遗址。当年,战士们就在这里的树下进行训练。

石岩底村战壕遗址

石岩底队伍训练处

知往鉴今

革命精神代代相传

石岩底村村长朱兆均从小听着发生在石岩底的革命故事长大,他的父亲当年参加了救治伤员、运送武器的工作。朱兆均表示,如今,石岩底每年都会迎来上千人来此参观学习。接下来,村里计划完善周边的配套建设,优化参观体验,从而更好的宣传红色精神。“我们计划把上山的小路修好,修建休闲区。宣传好这个红色景点能够教育村内的青年,让他们了解以前的战士们在艰苦的环境下如何保护党组织,从而发扬革命传统,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粤中纵队纪念馆:不忘革命初心,牢记奋斗使命 小洞革命烈士纪念堂:追忆烽火岁月,缅怀革命先烈 更合这一座旧校舍,被誉为高明的“革命摇篮” 历经四百余年沧桑风雨,这个地方曾是高明革命武装力量的驻扎地 小洞文选楼:培养革命力量,见证光辉历史 为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他被称为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黄仕聪:为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先烈 兄弟二人义无反顾投身革命,这座纪念碑记载着他们的革命事迹 革命先烈陈殿钊:传播进步思想,培育革命力量 知名的“倒钟“运动,就是在这座祠堂里商议发动的

更合发布微信编辑部

来源:佛山电台、民生直通车

编辑:冯舒婷

审校:严敏霞、严燕亮

Hash:a7e297c4d0e69cf47ca45adab286bdfac89c72d7

声明:此文由 两广大地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