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金华人耗时一年跨越千里,筹建抗美援朝烈士纪念馆

作者: 汪蕾

2020年8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二版刊登了一张照片:《特等功臣曹庆功烈士纪念馆开馆》。也是这张照片,为我们展开了一段令人动容的故事——

照片中的主角是一尊铜像,其原型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曹庆功,被誉为“高地上的最后一名战士”,云南楚雄牟定县人,牺牲时年仅26岁;铜像左侧,一位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为观众讲解曹庆功烈士事迹,她的面孔金华人都很熟悉,“感动中国人物”孟祥斌的妻子叶庆华;在铜像身后,还有一群金华人的身影。

一个牺牲于近70年前的云南英雄,本与金华并无交集。是什么原因让叶庆华首次“借用”了孟祥斌的抚恤金?一群金华人又为何不远千里去他的家乡为他筹建纪念馆?

千里之外的牵挂:我家有7位烈士,烈属的心情我最了解

去年6月15日,新华社“英雄烈士谱”系列以《高地上的最后一名战士》为题刊发了曹庆功的英雄事迹。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转载了这篇文章。叶庆华是在人民日报上了解到曹庆功的:

“曹庆功,1925年出生于云南省牟定县……17岁时,被国民党抓兵。1948年锦州解放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3月,曹庆功所在的人民志愿军连队在洪川江北岸月山北山执行机动防御任务。他带领一个战斗小组,坚守在紧靠江岸前沿的286高地。18日,敌人以4门榴弹炮和20余门迫击炮,对高地进行疯狂轰击。在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后,战友全部牺牲,高地上只剩下曹庆功一人……右臂被炸断、身负重伤的曹庆功拉响了最后的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6岁……”

短短507字,道尽了烈士的一生,他的牺牲场景动人心魄。看报时,叶庆华的眼睛一下就盯牢了“牟定县”三个字。2008年起,叶庆华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其中有13名孩子来自牟定。

第一时间,叶庆华联系了孟祥斌的战友张芹洪。张芹洪就是牟定人,2018年退伍转业回到老家,因为贫困生资助的事,叶庆华一直与他有联系。

“看到文字时,我心潮澎湃,就想向老战友打听烈士的情况。”叶庆华说。

几乎是听见“曹庆功”三个字的同时,电话那头的张芹洪就激动起来。“我是在部队时了解到曹庆功烈士的,他是52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一级英雄中唯一的云南人。可是,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他牺牲后,部队未能及时将阵亡消息通知书交予地方,他的父母至死都不知道儿子是生是死,埋尸何处;相比部队,本地人知道曹庆功事迹的人反而不多。”

听到这里,叶庆华再也忍不住:“我们能不能为烈士做点什么?为他建一座纪念馆吧!让乡亲们记住他!”

叶庆华说,她自己就是烈属,“烈属的心情我最了解,我们只想离亲人近些,再近些”。孟祥斌是她家的第7位烈士,她的亲人中先后有六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献出生命,此前她对军人的理解并没有这么透彻。直到丈夫孟祥斌在和平年代为他人献出生命后,她才逐渐领会到军人的真正含义。

63条微信朋友圈:见证建馆的不易与感动

打开叶庆华的朋友圈,搜索“曹庆功”关键词,8个多月,跳出63条信息。

第一条,发布在去年12月23日。因为离世已近70年,公开资料中对曹庆功的文字记录很少。那天,叶庆华辗转多方终于找到烈士生前所在部队。第二天,她又发了一条朋友圈:北部战区的061号话务员在经过一天的资料搜集后,终于确认了曹庆功烈士的身份。“等彝族年过完,就可以让一级战斗英雄还原身份了。”

打通一个个陌生的电话,收获一次次温暖;寻找烈士材料,从他生前部队,到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向抗美援朝老兵借书,查阅资料,收到老兵捐赠的战时珍藏之物;从门匾到铜像、纪念封、花束,从一间杂物间到铜像立起来,曹庆功烈士纪念馆从无到有……

在叶庆华的63条朋友圈中,记录更多的是别人,见证的是建馆的不易与感动。

36岁的张芹洪,来自英雄的部队,金华是他的第二故乡。入伍近20年,拿过一个二等功、三个三等功,转业时本可选择在沿海地区异地安置,他却毫不犹豫选择回到仍是全国50个贫困县之一的老家牟定(2018年9月脱贫摘帽)。

叶庆华筹建曹庆功烈士纪念馆的想法,与张芹洪不谋而合,“不能让英雄被遗忘”,他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从房子协调、装修、设计、收集整理资料等,他亲历了每一个步骤,有时为了几百元与人争执,想把每分钱花在烈士身上。

张芹洪说,其实是叶庆华和一群金华老乡感动了他,也感动了牟定人。“原本我们打算在烈士故居建一个简易纪念馆,后来县里在新建的党建主题公园特批了一块场地。建馆前两个月,刚建成的公园里树起了一座小铜像和烈士生平,纪念馆建好后烈士就更有归处了。”

一年奔走,四季交替,终于完成。上月27日,随着在永康定制的曹庆功烈士铜像的送达,位于牟定县党建主题公园的曹庆功烈士纪念馆终于落成。

三次被退还的捐款:当她借用女儿半年的烈属定量抚恤,我差点“泪奔”

张尚德,金东区鞋塘农民,在村里经营一家化肥店,20年献血58次总量26300ml;曹建文,金东区教育局教育中心职工,“见义勇为”金华好人;吴科永,金华市孝行助老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10年来为服务老人奔波。

他们本与曹庆功没有牵绊,因为叶庆华和烈士联系在一起。

吴科永是三人中最早得知叶庆华想要筹建曹庆功烈士纪念馆的。今年父亲节的老兵慰问活动中,他听叶庆华说起远在云南的烈士曹庆功,现场就决定出资一万元用于场馆建设。

61岁的张尚德是默默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农民。约莫5年前,张尚德结识了叶庆华。初次见面,他还不知叶庆华是谁,只觉这是一个雷厉风行、讲话做事泼辣果敢的女人。当别人告诉他这是烈士孟祥斌的妻子,他肃然起敬。“这么多年一起做公益,她的为人我了解,很执着、没私心,她做的事我都参与。”

张尚德想要捐钱,却被叶庆华退还了。老张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她不舍得收。不过,张尚德却说,如果不出点力,我就不参加了,啥都不做对不起英雄。照片里围绕烈士铜像的26盆绢花就是张尚德准备的,“烈士牺牲时26岁,每一盆花都是年轻的他”。

曹建文和叶庆华认识的时间不长。3月5日的“万朵鲜花送雷锋”活动上,他第一次见到叶庆华,也第一次在朋友圈看到筹建曹庆功烈士纪念馆的事。

最触动曹建文的是建馆所需的16万元开销——每笔支出都写明用途,定期公示。其中有9万元,叶庆华自掏腰包。6万元是她将近半年的工资,还有3万元是问女儿孟诗妍借的。

“孟祥斌的定量抚恤,我一直给女儿自己保管,单独存着。这是第一次,钱实在不够了,才问她借了3万元。”叶庆华说,女儿一口答应提议,支持妈妈的决定,但她还是给女儿打了借条。“这些钱,不能用在别处。”

听说这件事,55岁的曹建文差点“泪奔”。他三次在微信上给叶庆华转去5000元捐款,却一再被退还。叶庆华说,钱已经够了,参与公益不一定要出钱,出力就够了,这笔钱我自己有能力还上。

一封烈士家书与两首英雄赞歌:英雄故事唱不完,代代传颂化永恒

7月底,这群参与筹建曹庆功烈士纪念馆的金华人,一起远赴云南牟定,参加纪念馆的开馆仪式。

一封尘封70多年的烈士家书惹得全场泪目。新中国成立后,刚参与解放海南岛、八年未归家的曹庆功提笔写下此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是你们的儿子曹庆功,我还活着。去年,我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现在海南岛。前几天,我们又打了胜仗,解放了海南岛。我在战斗中消灭了几个敌人,连长说要给我立功。

本想打完这一仗后,我就马上回家。可是,美帝国主义又发动了朝鲜战争。为了保卫祖国,我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即将奔赴朝鲜,等赶走美国鬼子后,我就回家孝敬你们。

祝爸爸妈妈姐姐身体健康!

儿 曹庆功

一九五〇年十月十日

战斗英雄“等战胜回家尽孝”的承诺,却永远无法兑现了……这封信,是叶庆华在资料搜集中寻获的,时隔70年,烈士真情,再读仍感人至深。

现场播放了两首英雄赞歌。一首是叶庆华有感而发提笔写下《歌唱英雄曹庆功》:“提起你的名字,心潮难平;听了你的故事,肃然起敞……望月里北山,炮火轰鸣,你洒下热血,换来安宁。曹庆功啊,彝寨英雄,我和你一路同行。”演唱《孟祥斌》电影主题曲《第一次》的金华音乐人方向录制了这首歌。

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师生也创作了《怀念英雄曹庆功》,“为有牺牲多壮志,红色江山血染成。英雄故事唱不完,代代传颂化永恒”。

曹庆功的侄孙曹明星捧着叔叔的革命军人证明书,泪如泉涌。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讲述英雄的故事,这群信义金华人跨越千里,脚步践行,将文明传达到友好城市。

来源:金华新闻客户端

版面编辑:单玉婷

主编:夏一萌

Hash:94f5e73f90cb9d2a47d55a702967b7cc26e9fd45

声明:此文由 雷锋杂志微平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