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海上游击队智斗日伪军

打入伪军的工作,主要是针对盘踞在闽中沿海岛屿的“福建和平救国军”。这是一支由日军扶植同时又有国民党军统特务插手的成分复杂的海盗武装,初为3个集团军,总司令部设在马祖岛的南竿塘。其中伪第二集团军司令张逸舟,仙游人,原为德化著匪张雄南的部下,1939年末张部被省保安团围歼后,遂下海为匪。初在莆田湄洲岛与张天真合伙,并由张天真引进与日军“兴亚院”驻厦门联络武官大桥上校搭上关系。因张逸舟略懂日语,故甚为大桥所赏识,被委为伪第二集团军司令。由于取得了日军的信任和支持,张逸舟利用伪军内部的矛盾,从莆田逐步向北推进,并挑动日军于1942年3月诱杀了实力最强的伪第一集团军司令林义和,从而实现了吞并其他两部伪军,建立统制闽海的张记伪“和平救国军”的野心。张逸舟伪司令部驻南竿塘,所属伪军改编为3路军,总兵力扩增至3000多人。

在张逸舟扩张势力的过程中,国民党特务机关亦力图控制这支海上武装实力,特别是军统局插手尤深。张逸舟的副司令郑德民、参谋长林沧圃、秘书处长郑文贤、政训处主任苏骏驹等均为军统特务分子。后来,戴笠为了直接控制这支伪军和监督军统人员在海上的活动,决定成立“闽海军运直属组”,指定张逸舟的同乡张驰为组长,随带戴的亲笔信下海与张逸舟单线联络。由此,张逸舟对张驰言听计从,戏称张驰为“我的太上司令”。

为了因地制宜贯彻执行“荫蔽精干”方针和掌握敌伪顽相互勾结又倾轧的情况,闽中党组织也想方设法打入伪军开展隐蔽斗争。先是1940年,莆田县委张伯庭派戴天宝、陈文通以同乡加“绿林朋友”的身份打入驻在乌丘岛的张天真部,分别担任张的副官和中队文书,主要任务是隐蔽和了解伪军情况。不久,戴天宝即介绍张伯庭与张天真认宗亲和拜把兄弟。与此同时,福清陈金来等也曾通过伪军中队长陈良超的关系,把队伍隐蔽在东林半岛,等到福清沦陷,县委将这支队伍调回作为抗日游击队的骨干力量。1941年3月,张天真要派一支队伍跟张逸舟北进扩张势力,张伯庭认为这是进一步掌握伪军上层动态的机会,便从莆田招集二三十个青年积极分子,集中在后吴村地下据点培训,宣布隐蔽纪律,并任命谢钦为地下党支部书记。这批人派到海上隐蔽后,被编入张部第一中队。这是闽中下属党组织隐蔽在海上伪军中的第一支武装队伍。

1942年“江田事件”之后,如何重新安置原来集中在长乐隐蔽基地上的100多名武装骨干,成了闽中特委面临的一大难题。为了保存这支来之不易的武装力量,特委领导认真领会1941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关于隐蔽和撤退国统区党的力量的指示》和当时中央对闽浙赣区域的指示中关于撤退红干部的方向可以包括沦陷区和“绿林兄弟”的精神,同时还听取张伯庭关于第一批武装人员转入伪军隐蔽的情况汇报,并且对张天真作了分析。认为:张天真因不愿受张逸舟挟制而宁愿固守在远离马祖岛的乌丘岛,他的大队名义上虽隶属黄玉树的第一路军,而实际上有较大的独立性;张封建意识浓厚,颇讲江湖义气,但缺乏军事才能,又沉缅于酒色,这种人可以利用,又比较容易对付。于是,特委决定把原来隐蔽在长乐基地的百余名武装人员分期分批由张伯庭介绍到乌丘岛隐蔽。从1942年6月至1943年3月,陆续下海隐蔽的地下武装人员达157人,于是张伯庭向张天真建议成立第二中队。为了与张天真认同宗,特委先后派张凤、张国强(原名康金道)任中队长,内部由杨杞松、刘祖丕先后担任指导员,林得利任党支部书记。1943年5月,特委又派翁鸿镗下海,加强对隐蔽人员的领导,翁化名张国栋,由张伯庭引荐给张天真当参谋长兼政训员。

闽中党组织的武装力量潜入伪军,是“以隐蔽的方针打入各部伪军中去工作”的成功,闽中党组织十分重视这支队伍的政治素质,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了党对这支队伍的领导。在潜入伪军之前对队员进行一定的挑选审查、集中学习训练、进行纪律教育外,下海后还加强领导,严格要求。队伍里设地下党支部,党员过组织生活,发现个别违纪人员立即调返大陆。平时坚持“三操两讲堂”,坚持天天唱指导员杨光辉为战士自编自谱的《队歌》:“我们的队伍,民众的武装,不怕死,不贪财,为人民争光。不拿人民一针线,没收要归公。听从党召唤,纪律不宽容;还要奋斗到底,最后得成功。”由于以此为行动准则,海上隐蔽人员在长达4年的隐蔽斗争中从未沾染伪军的恶习。海上生活比较艰苦,有时遇上台风,粮食和物资供应不上时,经常每天只吃两餐饭,粮食吃光了,只好用虾米泡水充饥;在无医无药的情况下发病,只好用生姜和灶土熬汤喝。他们以苦为乐,风趣地称麻袋布作的衣服为“特别呢料”。他们始终保守党的秘密,没有暴露自己、出卖同志。

潜伏在伪军中的“闽中海上隐蔽武装”,主要任务是隐蔽,但仍积极寻找机会与日、伪、顽展开斗争。如在提高伪军“仇日与抗日情绪,扩大他们与敌人间的矛盾”方面,地下党组织曾利用驻守乌丘岛航灯塔的日军强抢伪第二中队已购下的鱼,并殴打前去劝解的中队长张国强事件,在伪军中进行抗日宣传鼓动,引起较大的反响,连伪大队长张天真对日军的野蛮行为大为愤恨。在驻乌丘岛期间,海上游击队秘密帮助附近海岛的所有女人化装成为男人,免遭日军蹂躏;利用摇舢舨为日舰运人载货之机,让日兵无限制地上船,然后故意用力把船摇翻,溺死不会游泳的日兵;1945年3月,陈天连率领一班人在莆田海域日军运载汽油的运输船上,故意碰开自动卸货开关,使每桶53加仑的汽油桶纷纷滚落海面,被海上游击队员运往内地变卖后充作抗日经费,事后党组织立即把陈天连等调离海上,使日军无根可追,不了了之。

利用海上方便打伪的有:1943年2月,由林慕增率队在塘屿海面歼灭伪军郑德民部一个分队,缴获短枪20多支;同年8月,海上游击队在鹭鸶岛附近海面设伏待机,截击了驻厦门日军处购运回大量物资的伪陈其华大型货轮一艘,缴获价值300多万元的枪支、布匹等物资,由海陆交通员转运内地变卖,供省委、特委机关作活动经费,其中贵重物资,由区工委书记陈文通、游击队员方清治化装成患麻风病的行乞父女,携带到大陆游击区,上交特委机关。

利用海上方便进行打顽的有:1942年底至1943年初,分别由朱金发、张霖两次率队袭击莆田前下盐场国民党顽军,缴获步枪60多支、轻机枪1挺、手榴弹数百枚,充实了党的武装力量。

来源:莆田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Hash:a8f23d77e44e485818e15ac4050c3547ecb0a423

声明:此文由 湄洲文艺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