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整版介绍南靖这个“老苏区”的“新活力”

南靖县梅林镇科岭村山高林密,曾是游击队开展革命活动的好地方,如今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

老苏区 新活力

梅林镇青年党员在科岭村土楼内围着党旗,摆出心形图样,喜迎建党 100 周年。

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学习党史。

科岭村原党支部书记王盛州在张鼎丞、谭震林、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雕像前讲述当年的故事。

连日来,南靖县组织青年党员干部到全省100个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之一的科岭革命旧址,通过瞻仰科岭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旧址纪念馆、聆听红军后代讲革命故事、重走红军路,缅怀革命先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科岭村隶属南靖县梅林镇,与龙岩永定新罗交界。

1927年,井冈山的革命烽火点燃了闽西南的山山岭岭,地处三县交界的这座小村落也不再平静。20世纪30年代,以科岭为中心的岩永靖革命根据地,作为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苏区扩展时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中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红色屏障,三年的游击战争为掩护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作出了重大贡献。

谭震林当年使用过的马灯和茶壶。

1930年和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挺进科岭,点燃了土地革命运动的熊熊烈火。1934年后,中革军委直属的红八团、红九团又先后进入科岭,开展艰苦的游击战争,掩护中央主力红军长征,保卫土地革命胜利果实。

1934年7月,红八团在科岭主持召开岩永靖靖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1935年8—9月间又成立岩永靖军政委员会,有力地领导了南靖、永定、龙岩边区的农民革命运动,使红色科岭成为闽西南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的一个可靠落脚点。

1937年4月25日,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在科岭村召开会议,由张鼎丞主持,制定了闽西南人民抗日救国纲领,为此后在闽西南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奠定了基础。

作为老区代表,科岭村村民受邀参加1951年国庆阅兵观礼,这是邀请函。

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这是梅林镇中心小学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体育锻炼。

作为著名的革命老区基点村,科岭村群山环绕,拥有3万亩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85%。全村民居建筑客家土楼为主,共有圆形、方形土楼11座。此地距离国家5A级景区云水谣仅16公里,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

科岭引进茶花种植,茶花园与土楼相得益彰,成了一道风景线。

近年来,科岭村提出了“红色+绿色”的发展模式,逐步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利用区位优势,引进永福漳平、和溪的种花大户种植500多亩茶花,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建设22.8亩设施大棚,用于种植紫叶相草、东方狼尾草、细叶画眉草等绿化观赏草。农户参与持股获得分红,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在科岭革命烈士陵园的纪念亭前,红军后代王金才讲述先烈的事迹。

红色旅游元素给科岭带来了不少人气,推动当地民宿产业发展。

梅林镇干部到科岭村幸福院走访。

2018年12月,科岭红色旅游景区获评国家3A级景区。这是漳州市首个以红色资源打造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依托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3年来,科岭村共接待参观、培训人员2万多人次。

来源:福建日报记者 林辉 通讯员 张梦帆 文/图

编辑:刘艺敏

审核:林猛强

监制:黄瑞土

Hash:98c8813ffef5d0f327d30286dae8e54e852183bc

声明:此文由 话说漳州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