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这个古代大工程,全线保护!未来还有新规划……

为了落实海塘保护规划要求,优化海塘沿线用地空间,杭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了《明清杭州海塘萧绍海塘(杭州段)沿线用地控制规划》,该规划(草案)目前正在公示。

明清“杭州海塘”和“萧绍海塘(杭州段)”于2017年1月由省政府公布为 浙江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其塘型多样,是海塘各种营造技术的集中体现段、中国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同时又是祭潮文化、镇潮文化、观潮文化的特殊见证。从古至今,杭州城市因塘而安,因塘而存,海塘护卫了杭城的发展繁荣, 也是杭州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群落以及“拥江发展”的重要内容。

海塘遗址博物馆

月牙湖海塘展示

荣星海塘遗址公园

目前有部分海塘遗址已进行了保护和展示,如上城区海塘遗址博物馆展示、临平区月牙湖结合绿道进行海塘展示、萧山区科创中心步行道结合字号碑进行海塘展示以及荣星北海塘遗址公园展示。

这次的规划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

规划对海塘沿线涉及的 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用地进行系统研究和用地控制,主要 有三方面的创新。

一是从“本体、环境”两个层次对用地进行调控,全线分类分段明确用地功能管控方向,突出重要展示点段用地优化。明确用地调整方案和展示利用要求,传承海塘历史价值,促进沿线文化旅游,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明清杭州海塘与萧绍海塘(杭州段)分布示意图

二是从“用地功能及指标调控、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协调、景观风貌管控引导、用地调控管理机制”等专题深化研究。坚持“保护为先,发展融合,选址避让,工程优化,分类管控,分段引导”的总体规划原则。

三是分类分情况协调管控,根据保护规划确定的保护范围、建设控制范围、环境控制范围不同层级保护要求,并结合用地功能、风貌环境、交通设施、市政设施等不同类型特性,制定不同协调引导方案。加强海塘保护范围整体引导,通过功能置换、增加带状公园绿地、公共空间等方式,推进海塘的展示保护和展示利用。

萧山的海塘

萧绍海塘由西江塘和北海塘两段构成,西江塘南起萧山区进化镇麻溪坝,经滨江区浦沿、长河,在西兴永兴闸与北海塘相连,然后一路向东,经萧山区益农镇进入绍兴,止于绍兴斗门三江闸,全长69.5公里。

西江塘

《万历府志》记载,萧山地金华衢州、严州、徽州四城的水流下游,西江塘在地形上正好处于一个隘口,防洪拦水,抵御上游水流冲击。塘上设塘长、看守,《旧志》中记载有闻家堰、上塘觜、项家缺等十六处,已成十足规模。西江塘在历史上几经坍圮,又在一代代人的修复巩固中历久弥新。

钱塘江海塘在历代修筑过程中经历了土塘、竹笼石塘,基本是以木柴和泥土进行铺垫与修建,在水流冲击下极易松散垮塌,又因年久失修,分段之间多有缝隙、断裂,无法有效抵挡猛烈的洪水冲击。北宋时,张夏发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海塘修建的技术改革,将江塘改建为石塘。他详细规划了西江塘及沿途各堤岸的修补、防护,采集六面修凿平整之巨石,叠砌七层筑成石塘,是为“叠砌法”之先河,有效地提高了海塘抵御洪水潮患的能力。此后历代都对海塘进行重修,海塘也逐渐变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模样。

北海塘

北海塘又称捍海塘,全长41.44公里,以西兴永兴闸为起点,一路向东,经北干街道、新街街道、新塘街道、衙前镇、瓜沥镇、益农镇等地,与绍兴后海塘相连。2017年,北海塘作为萧绍海塘(杭州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萧山县志稿》记载,唐垂拱二年(686),萧山山阴一带筑海塘五十里,称界塘。唐开元十年(722),会稽县令李俊芝主持修筑海塘,西起西兴,东至三江闸。北宋景祐年间,张夏主持修筑海塘,将部分柴塘、泥塘改建为石塘。由于海塘位于萧山老城区以北,俗称北海塘。明清时期,北海塘屡毁屡建,逐渐形成目前的规模。

千百年来,北海塘是萧绍平原的生命线,守护着一方沃土,被誉为“海上长城”。由于南沙大堤、围垦大堤的建成,北海塘失去了防御江潮的功能,而它的修筑是萧山围垦历史的开始,是“奔竞不息、勇立潮头”萧山精神的历史见证,是萧山先民留给后代的宝贵财富。

编辑:洪玮

责编:祝春

来源:杭州发布、萧山文化遗产等

Hash:a807a0525c591faf1cac19df87db23aa9548abe8

声明:此文由 老司机带你玩转全国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