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有幸埋忠骨——横坑村发现抗战期间川军墓群

近日,记者得到报料,称征村乡横坑村七、八组一带,有一个叫奇鼓塅的不到一平方公里的矮山上有密集的没有碑牌的墓葬群。据初步考证,这些墓葬群埋葬着抗战期间与日寇英勇作战壮烈牺牲的川军将士。

山上考察

6月10日上午,记者随县委党史办、县红色文化研究会、县抗战研究会等一行10余人,在征村乡政府和横坑村有关负责人引领下,来到横坑村奇鼓塅实地采访。矮山就在村民屋后,是一些20-30米高丘陵,山上植被茂密。

“我们在山上清理出一条小路,可以带你们上山。”当地村民陈先金、袁厚清领着大家沿着山道缓步前行,不一会儿,来到一个直径1.5米左右的大坑前。横坑村支部书记余根华说:“这个大坑深达6-7米,是大集体年代小队储藏红薯种的山洞,里面倾倒了很多人的骨头。”

原来,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曾经进行过两次开发,一次是种植板栗树,一次是农业学大寨时期的造田运动,当时挖出许多人的骨头。“挖出来的人骨分布在300-500平方米之间,一个坑一个坑埋葬着,有的一个坑内埋着好几个人。”余根华说。当地村民、爱心人士李建国说:“小时候,我和村里的小伙伴在山上玩耍,不小心掉进这个红薯洞,发现脚下踩着很多骨头,吓得大声呼叫,后来是我哥哥用木棍将我拉上来的。”

查拔雄(右二)正在介绍当年情况

安放将士骨头红薯洞

今年81岁的横坑村九组村民查拔雄,当年是曾任小队长。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他带领村民在这里开展造田建设,挖出许多密集埋葬的人骨。“我们当地人都知道,这些人的骨头都是死去的川军将士。当时有人提出将这些骨头全部倒入赤江河,我没同意,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人的姓名,但将来说不定他们的家属会来找寻。”就这样,查拔雄带领村民将这些挖出来的人骨一担担倾倒在红薯洞里。

沿山路前行,不一会儿就到达山顶。这里有一处光伏发电,面积不到200平方米,去年在平整这块地时就挖出3具人体骸骨。“这里当年就曾挖出许多骨头,这次是通过挖机往较深的土层再一次挖出来的。”余根华说。随后,大家从另一条路下山,一处斜坡密集埋葬着15个坟墓堆,有大的,也有较小的,有的用石块进行简单垒砌,有的纯粹就是一个土包。

光伏发电站

当年野战医院地址

“从小听我父辈讲,这个山上埋葬了很多抗战时期的川兵伤员,从这里一眼看过去,一个个很明显的土包里埋的全部是死去的伤兵。据我父亲讲,当时埋葬时先挖好一个坑,把逝者埋下后,把另外一个坑的土又填到这边坑里,因此形成一排一排有规律的墓群。”李建国说,据老辈人讲,坟墓大小不一,里面埋的人多少也不同,坟越大埋的人越多。当时不是死一个埋一个,是将逝者集中在一起埋葬。

现场进行考证的县委党史办侦研员周战线介绍:“据初步考证,这里赤江老街(横坑村老地名)是三十集团军(川军王陵基部)的野战医院,1939年前后五六年时间,这里至义宁镇下路源一带,驻扎着王陵基部三十集团军3万多部队。三十集团军总部驻扎在下路源村,这里离下路源村只有10多公里路程,所以他的战地医院设置到这里比较安全。那个时候,各地战场伤兵员全部运送到这里进行治疗,大多数伤兵因缺医少药不治身亡。”

当地村民、爱心人士李建国(前排左二)正在墓葬群前介绍情况

县委党史办侦研员周战线(右一)正在墓前了解情况

在山下一个叫“万寿宫(当地人叫真君殿)”的地方,当地村民介绍,这里就是当年三十集团军的陆军医院,当时很大,一进三重屋。在大门口,横坑村七组84岁村民朱三保告诉记者:“那个时候,我只有5、6岁,清楚地记得,一些去世的伤兵,每天早上从这里抬到对面几百米的奇鼓塅山上安葬,多的时候一次有5、6具尸体。”

微信

编辑:罗余余

编审:黄建生、孙珺

Hash:4e04cf1c9e410c9799c6a9caa48f50d4fc596ce0

声明:此文由 修水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