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唐诗之路之《千佛禅院:六朝真迹 越国敦煌》

主持人 唐 晗

涉水度溪南、迢遥翠微里。石磴千叠斜,峭壁半空起。重走唐诗之路,唐晗带大家一起来领略有越国敦煌之称的千佛禅院。

千佛禅院,俗称千佛岩,因院内凿有小佛千尊而得名。整座禅院环抱于翠竹林中,坐落在石城山西南一处火山凝灰岩遗迹的石窟内。

千佛岩大小两窟顶呈椭圆形,露出顶部的火山凝灰岩的乳突,洞窟古朴幽雅。诗句“石磴千叠斜,峭壁半空起”,正是这一真实写照。

据史料记载,千佛禅院的前身为元化寺,于东晋年间为高僧于法兰所创。齐永明三年(485),受北方云冈龙门石窟影响,开始建石窟,造小佛千尊改名千佛院,故有“越国敦煌”之称。

新昌文史专家 唐樟荣

唐晗,我们今天来到的地方就是千佛岩,它是倚着岩窟而建的一个寺院,当时它有正旁两个洞,这里的环境,当时的时候,唐朝的诗人叫唐彦谦,他有专门游南明山这首诗,他写到了:长藤络虚岩,疏花映寒水、金银拱梵刹、丹青照廊宇。

主持人 唐 晗

石梁卧秋溟,风铃作檐语。深洞结苔阴,岚气滴晴雨。那么千佛禅院建成之后,就与石城寺的石像一起,一上一下、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南一北,相映成趣。

千佛石窟,早在1984年就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正洞宽18米,深6米,高4—5米,洞口接岩石为阁,有檐角挑出。正面洞壁有小石佛十龛,每龛为10×11小格,每格中一小佛高约20余厘米,中间九格置一尊较大佛像,膝前侍立二小像。

每龛实为104尊,横列十龛共佛1040尊,小佛石质外加泥彩,瘦而典雅,多着通肩服饰,作禅定印相。虽多磨损,六朝真迹犹在,文物价值很高。旁洞则宽6米,深3米,高5米,壁上及龛前列一米多高的石像十余尊。缓步其中,历史的厚重感迎面而来。

新昌县志记载,洞窟建寺后几经兴衰,如今与香火鼎盛的大佛寺弥勒石像不同,这里清幽雅静,不时吸引着游人寻景探幽、追思怀古。

在夕阳的余晖下,拾级而上,轻轻推开木门,进入千佛无言的世界,静思生命轮回的意义。

本期完整视频↓↓↓

记者:俞 寅 吕东方 唐 晗 周煌盛

编辑:陈小盒

Hash:6522284f03bc849d54e2ea3e73c408ffde139314

声明:此文由 视听新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