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太阳寨“降龙石”降日寇

【作者/傅泽中 王一淳】

罗田籍著名方志学家王葆心编撰《东安王氏宗谱》记载:位于罗田白庙河、九资河两镇交界的太阳寨“降龙石”观音庵,与太阳寨太阳庵、鸡鸣尖真武庙,三者汇聚跨马墩水系下游组建“白庙”,“白庙河”由此得名。】

原题——

《降龙石“恶龙”被降服,圣卦山“圣卦”佑黎民》

话说1938年至1942年间,日本侵略军先后两次入侵罗田、三次轰炸县城,犯下了累累罪行。1938年10月,日本第三师团进犯罗田,并力图打通罗田通道,意在进攻当时的安徽省会“立煌”(金寨县),驻防罗田县城的国民党第七军一七二师和罗田民众先后在独松树、濛濛山、步兵河三处进行了顽强而成功的阻击,日军不得不龟缩在鄂东沿江的交通据点不敢妄动。

今日降龙石

到了1942年12月,心有不甘的日军为进攻中国人心目中的“模范抗日根据地”,再次发动大别山战役,国民党军节节败“北”向主峰收缩,日军一路北推,沿罗田县城义水河、大河岸、白庙河逆水而上,进犯至“上堡”南大门。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东、西二线。西线,走“干塘角”西北1公里的陡山“太阳寨”,但这里曾是红25军、红28军西出河南进行长征的“兵道口”(今名“太阳寨兵道口”),是抗日游击队活跃的“老家”,地势两边高山夹一小狭谷,故只能知难而退改走东线。东线,“干塘角”1公里外的“枫树铺”是先头部队已经到达的地方,可惜辎重不能向前推进越过高高的石柱山“台阶”,骡马亦不能前行。

修路被毁前的太阳寨太阳庵

相峙不下之际,鬼子只得驻足“枫树铺”——一处只有十来间破房子的小村落,老百姓早已四下散开。在汉奸的指引下,日军小队长一行循梳子桥、洪家垸往里探路。发现山顶巨石(降龙石观音庙)附近有炊烟升起(和尚烤火做饭),便一路寻来。此前的枪声早已告诉和尚对方身份,但见鬼子进得庙棚倒也“礼貌”,还装模作样地地对着樟木观音像下跪,和尚只得上前答礼。

降龙石远眺1公里外的太阳寨太阳庵、10公里外的鸡鸣尖(真武庙)。

鬼子见破庙棚里没有什么油水,正转身准备离去。突然汉奸发现神龛前的签筒,一通介绍,讨好主子让摇支“保佑签”。小队长将信将疑地信手抽出一支卦签递给和尚。和尚一看,是六十四卦中的第六十三卦“水火既济”,心中明白了八九分:初吉终乱,盛极必衰,离最后结局只有一步之遥了!汉奸想极力讨好主子,对和尚使个眼色说:“这道上上签,阴阳调和,水火相济,必得神助!你说是吧?!”和尚讥讽道:“是的!是的!向北进发,你们定得大利!”鬼子一行人意气风发下了山,当即命令部队开拔,就是抬也要把小钢炮抬过主峰!

降龙石风光

其结果可想而知,日本先遣部队抬着几门钢炮攀石柱山、走黄石河进犯僧塔寺。可天堂寨笔架山、月亮寨等座座高山,青苔关瓮门关、岐岭关等重重关隘挡住了去路。更重要的是共产党游击队沿途不断袭击,山前国民党守军工事坚固,日军只得在山下七里河河谷四下炮击,炸塌国军工事掩体一处。我军民虽有一些伤亡,但日寇仍未能直入安徽,只得撤回另寻他路。是役,驻僧塔寺国民党安徽省保安第九团爱国官兵设防阻击,经激战打死日军数十人。九团12位战士牺牲,民众厚葬于青苔关林场瓮门关村羊角寨山脚并立碑纪念。该碑如今已列入罗田县不可移动的革命文物遗址遗迹,并成为九资河中学德育教育基地。

【羊角寨抗日阵亡烈士墓】

日军失败的消息传来,有民众问起和尚是如何料到战况的。和尚说:自古以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哪有让“恶龙”得逞的天理啊?再说了,此地名叫“降龙石”,他求的是“上水下火的水火既济”卦,北方属壬癸水,大水浇、火必灭,日寇定会自取灭亡!看来,“圣卦”只佑黎民百姓啊!【完】

【审核:印宣,编辑:丁玖环】

【开国上将杨得志秘书、原国防大学副政委李殿仁中将,听闻罗田太阳寨附近寺庙的红色故事后,题字“红色寺庙”以示纪念。】

太阳寨民众收藏红色文物

太阳寨民众收藏红色文物

“军属之家”收藏侵华日军(昭和十三年即1938年制版)使用的“僧塔寺”地图

【“军属之家”收藏“僧塔寺”之“圣卦山”地图(民国十九年即1920年制)。“香炉山”(今炉子山)南为“圣卦山”(降龙石)、枫树铺,西南为“廖家边”“郑家坳”即今太阳寨村,东为“石柱山”。】

【降龙石风光】

【降龙石风光】

【降龙石风光】

【降龙石风光】

罗田民间宗教事务

Hash:cc932f3eeb2974b5bb5bbd2c9da92308a4d0e33a

声明:此文由 晨晓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