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辈出、声名远扬的陈氏大宗祠

陈氏大宗祠位于永安贡川城南的会清桥附近的大儒里,这是一座古香古色的老建筑。是纪念陈氏入闽始祖唐中丞陈雍及历代先祖的祠宇。该祠为明代宫殿式建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现为永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三年(1606年)。陈氏大宗祠造型古朴典雅,结构厚实,木雕石雕砖雕工艺上乘,处处显示中国古建筑的风格和艺术。该宗祠内珍藏着一部清光绪十六年撰修的大宗谱。

陈雍,字月铭,于唐开元29年(741年)同次子陈野迁南剑洲沙阳固发冲(今永安贡川)。明万历33年(1606年),陈雍32代世孙、永安桃源洞开拓者陈源湛会同漳郡陈九叙、泉郡陈用宾(均为进士)共同倡议并主持修建了陈氏大宗祠。清嘉庆17年(1813年)重建,光绪辛巳年(1881年)重修,大门外添竖石狮二蹲,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陈氏大宗祠不仅完整地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而且溶入了时代的内容,成为闽中古文化的积淀。现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1989年由三明文管会黄焕金等同志主持设计兴建歇山式门楼,古色古香,门楼正中书“陈氏大宗祠”五个大字至今依然吟风拂雨,威严不减当年;祠堂正厅“追远堂”取慎终追远之义,三个苍劲雄浑的大字是省书协主席陈奋武的墨宝;正厅神龛分别安奉陈雍暨历代先祖神主碑位,以及“状元及第”、“探花及第”与历代科举72名进士金匾。

千百年来,陈氏大宗祠的后裔生息繁衍,根繁叶茂,子孙遍布海内外三十多县市,是省内陈氏一大望族;历代文人辈出,声名远扬,尤其是宋朝,竞出现了数十人的举人、进士,堂内柱上有大理学家杨时的一付对联:“半壁宫花春宴罢,满床牙笏早朝归”及大门朱熹题赠:“一门双理学,九子十科名。”“南闽理学无双仕,北宋忠贞第一家”,就 是当年贡川陈氏宗族文化的真实写照。

来源:网络

Hash:77b1172d59c36ed659dbe3e130ff5a8c0103b9e5

声明:此文由 陈氏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