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天长古城墙,时光折痕五百年

文物

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也记录着城市的文明

历史总是如巨轮般沉没,

黑压压的化成教科书的铅字,

世世代代传授下去,不敢遗忘。

滁州天长古城墙便是如此。

它们,珍藏着多少

鲜为人知的天长往事?

在这个一年中最为炎热的季节,人们在市区护城河环境整治项目施工工地发现一段天长古城墙遗址

施工人员发现,古城墙长为17.65米,宽为12.5米,位于西门小桥以东约20米处。

一块块斑驳的青砖提醒着我们,历史不能遗忘,往事终须回首……

其实,这段古城墙对于天长人来说并不陌生。几百年来,它曾经无时不刻在向人们诉说着千秋天长这座千年古城昔日的繁华和历史的古老与厚重。

对于天长本地历史文化有所涉猎的学者根据古城墙所在位置不难断定,这里就是天长古县城崇本门界址。据《天长县志》记载,天长老县城原有四座城门,建于明清时期,东称启文门,西称崇本门,南称长春门,北为永福门。老天长人长挂在嘴上的“老西门”其实指的就是这个城门。

县志记载:天长县城本为土筑,周长3公里。明代中叶,为了抵御倭寇,天长知县黄泰然于嘉靖三十六年(1577)请旨易土为砖。次年建成,周长1046丈。由东至北,由西向南折为葫芦形。各门都建有城楼,高大精美。嘉靖四十五年,又建有东西两门月城,环掘护城河。近代以来,历经战乱,城墙、城门和城河已经毁坏殆尽、面目全非。

(天长明清老城墙 摄于20世纪30年代)

按照历史学家的观点,城墙,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殊的军事防御设施。天长的古城墙因为战争而催生,也因战争而毁灭。

幸运的是,身处和平年代,我们终于有机会再次看到它的本来面目。

目前,市重点工程局已安排施工单位对现场进行保护,派专人24小时守护,市文物管理部门也已进驻,协助施工单位正在对古城墙进行抢救性发掘,并积极研究制定古城墙旧址保护措施和方案。

结语

时光如梭,在岁月轮回中,古城墙吐纳着四季灵秀之气,宛若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在穿透历史的长河中啸吟。

请不要忽视这些杂草丛中的断壁残垣,在它的一砖一瓦的背后都深藏着天长的先人们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正是这些无数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绽放出的绚丽光彩才构成了一幅像《清明上河图》一样浩大悠长的史诗画卷,来永久地传承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漫步古城墙、追寻旧印迹,会成为天长人的“行走”方式。

相信,那些承载在砖石上的风霜,会让您感受到这座城,这些人的悠远韵味。

背景链接 (我们正在做什么)

天长市将充分尊重历史文献记载,考虑景观和功能需要,将西城门重新复建,为天长城市建设增加亮点……

以下就是设计效果图片:

下图请横放手机观看

西城门是正在规划建设中综合整治老护城河片区环境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来源丨天长发布

Hash:87fa7b81fbb1031ed740a7f7ff63d289ea97d300

声明:此文由 滁州微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