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安徽阜阳临泉县的部分匪祸,个个残忍至极,罄竹难书!

民国时期全国各地都有很多的匪祸,安徽阜阳也不在少数,就单说一下原系阜阳西乡的临泉县吧。

自1922年河南恶匪老洋人抢掠阜阳城后,至1933年10余年间,大杆(5000人以上)、小股(千人以下)达20几起。豫匪王泰、李老末两大杆,窜于沙、洪河之间和新村集以西地区,拉来拉去各七八趟。

同时,西方尚有老康、老秋、张保银等股,到处烧杀、携掠、奸淫、惨绝人寰。各地群众为保卫身家性命,聚集在各自建筑的寨内,英勇抗击股匪,事迹可歌可泣。现将临泉部分集镇抗匪和受匪患情形略述于后。

一、李老末股匪攻破杨桥连陷七里桥的惨状

1928年冬,匪首李老末率匪徒二三千人,由河南省的汝南新蔡正阳息县沈丘等地窜入阜阳西乡(现临泉境内),于旧历腊月二十四日夜半攻陷杨桥。

当时杨桥为阜阳西五镇,镇董张香山率民团数十人不加抵抗,一枪未发即率队保护家眷扒越寨墙,逃往阜阳。时值大雪初晴,田野积雪尺余,沟河均结厚冰,群众正在熟睡,半夜被枪声惊起,披衣扒墙渡沟陷于冰窟冻淹而死者数十人。

该匪徒进入杨桥集后,大肆抢掠,青年妇女被奸污的不可计数,又强迫少女与之“结婚”。一日即有匪首鸣炮结彩举行婚礼者三四次之多。被奸妇女投井投沟自杀者亦有10数人。

那时积雪溶化,街道泥泞,不易通行。匪徒即令将居民之衣物布匹以及各商店购办的旧历年货、纸张、红白糖和做成的糕点等铺垫在泥泞的大街上,以便匪徒人马通行。

杨桥集南的七里桥,距杨桥7华里。李匪攻陷杨桥后,七里桥附近村庄居民均扶老携幼避居寨内闭门固守。时寨内仅有长枪一枝,子弹百十发,即交一善射的退伍军人董姓使用。

董姓射术准确,一发击毙一匪,弹无虚发,在寨墙上四面游动,向外射击。3小时内击毙匪徒30余人。匪徒大怒即由杨桥发出全队向七里桥寨猛烈进攻。寨内终因子弹已尽,寡不敌众,遂被攻破。

匪徒盛怒进寨,不论大人小孩见一杀一,鸡犬不留。死尸抛至寨沟,沟内雪水尽赤。事后统计,被害绝户者30余家,其祸之烈,惨绝人寰。

二、崔寨抗匪

崔寨是一较大围寨,入寨避难群众达五六千人。1928年冬,李老末自方集拉来,先派几个匪徒,各带手枪,到寨东张老建家,威逼张陪同到寨内看看,表示决不打寨。实际是察看地形和寨中情况,夜间即将寨包围,黎明发动猛攻。

寨中人奋起反抗,虽众寡不敌,武器悬殊,但仍密布寨垄,持械搏斗,不稍畏缩。尤其是守御南门和东门寨墙的大金庄等几村群众,平日习练武术,毙匪甚多,匪势稍挫。内奸张某突发三信号枪(立被群众击杀),匪又猛扑过来。

守卫南门和南寨墙主力,正拼死决斗,不料匪从北面越寨沟(冬旱无水),头顶粪箕扑入。待南面守御者发觉,已腹背受敌,无路可逃,各自为战。所以南门和南寨墙群众战死特多,因人过密,尸体大都僵立不能倒下。

匪众入寨大肆放火,并追击掠逃出群众。事后估计,死难及被携走者,不下2000人,各村居民甚有死绝者,更惨的是匪徒灭绝人性地把被遗弃孩童都投入井中,而被拂走无下落者现尚有很多人。

三、李寨抗匪

崔寨破后,李老末、王奈两股合伙,窜至新村集盘踞。集南李老炳寨也是一大寨并很富有,被匪视作猎食对象。先攻数次未逞,反而伤亡一些匪徒。后匪摸清寨中底细,集中全力,轮番猛扑。

守御群众并不畏怯,拼死抵抗。终因众寡悬殊,火力更远远不能相比,加之整天搏斗不得休息而力竭,被匪攻入。匪入寨后,见人便杀,逃出群众受匪内外夹击,得脱者,十不二三。真是鲜血染遍大地,尸骨横陈原野。

匪徒走后估计罹难群众足有四五千人。尤为惨者,当时由于匪乱,家家养狗警戒,主人死光,狗不得食,相率啃食死人尸体,后竟成群结队扑咬生人噬食。一时路断人稀、行旅裹足。西方商人往阜阳购货,均结队持棒而过。当时有一民谣:“李寨人,死得真惨;崔家寨,一股狼烟。”

四、攻不破的段楼寨

该寨在杨桥以北,寨主名李和光。1929年初李老宋股匪从杨桥拉来时,周围群众闻匪残暴,皆扶老携幼急入段寨避难。人们深知守住围寨,才能保全性命,所以守寨群众,同心协力,斗志昂扬。

经过严密的部署,不分男女老少一齐上阵:青壮男子手持火枪、长矛、大刀,两人一门土炮作主力;壮年妇女持扒铲、短刀辅助,同登寨墙守御;老年、几童拆砖往寨垄搬运;老弱在家做饭、烧水;留一部分精壮男子作机动,巡回视察应援。

当匪猛扑时,远则发枪,燃放土炮轰击,近则长矛刺,大刀砍,飞砖砸。匪徒爬墙,妇女扒铲、短刀齐下,或劈匪首,或斩匪腕,断匪手指。激战半日,匪见守御坚固,不能攻下,又搜集邻村林秸,在四周高地,堆成高丈余大垛,匪徒爬上垛顶向塞中俯瞰射击。

寨中人立即用耙齿裹上棉絮,浸以火油,装入土炮向垛发射,迅即燃起大火,烧得匪徒抱头鼠窜。激战两昼夜,寨中井水断汲,只得取沟中浑水饮用。但守御不懈,仍英勇战斗,方将匪击退。

事后检验,匪遗尸寨墙外,周围皆是。单被妇女砍下的匪手腕、手指就有20多双,战斗激烈,可以想见。寨中群众亦有伤亡。段楼寨人抗匪英勇事迹,当即传遍各地。

五、老戴正盘踞瓦店、姜寨、庙岔

1927年春老戴正(河南临汝人)率匪徒6000余人,枪支、马匹等装备齐全,在阜西边境之瓦店、姜寨、庙岔一带盘踞时间达4个多月之久。在此三处纵横百余里范围轮回窜扰,烧杀抢劫,奸淫携掠。

自春及秋无辜群众四散逃难,夏收秋种均告停止。真是路有遗尸,野有饥孵,路断人稀,惨不忽睹。等国民党军队孙建中部开来,匪徒已向西南湖北一带窜走。

随地抛弃所掠财物,军队于后争相拾取,军、匪两利,受灾群众无处呼冤。该地区因失于耕种,次年即成灾荒,但未见政府有分文救济,一任穷苦百姓自生自灭。

六、王老八匪部攻破沈丘集(临泉)的惨状

1928年10月,由河南窜来股匪王老八(杨埠南25里的王庄人),集结匪众5000余人,围攻沈丘集。10月14日沈丘集被匪攻破,集内居民四散逃走。当时匪徒据寨向附近村庄抢掠,集西的染坊庄、王庄两村聚众抗匪,终因寡不敌众,匪徒攻进两村,杀伤群众70余人。

匪众在沈丘盘踞二三日,率众东窜将刘洪魁、王明德等105人架走,打死刘明昆等40余人,纵火焚烧房屋200余间,集内商店住户均被抢掠一空。

七、赵洪善股匪践踏庞楼寨

匪首赵洪善,黄岭西王大庄人,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其祖父系清朝末年的武进士),幼年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吃喝嫖赌,终日和匪徒、流氓鬼混,后聚众渐多,先是绑票勒索,随即白日抢劫。

匪徒以赵洪善系官僚后人,在一方有点声望,乃共推赵洪善为首,聚众三四千人,东拉西窜,到处烧杀淫掠,横行豫皖边境各县,惨遭其祸的何止千万众!

1932年7月20日,赵股匪窜围庞楼寨,四面猛攻,事前有匪众杂于逃难人群之中,潜入寨内,里应外合,不到一个小时,即将庞楼寨攻破。匪徒进寨大肆抢杀,死伤群众有70余人,妇女被奸污者30余人,羞愤自杀者10余人,临走放火烧毁房屋100余间,寨外麦秸垛全被放火烧光。

窜渡泉河路经曹庄、老刘庄、冯营、清凉寺等地,因清凉寺寨内居民闭寨门抵抗,匪徒将寨打破杀死壮男23人,妇女9人,并将小学教员任德显投入火内活活烧死,其状之惨目不忍睹。

很多人看到这里就有疑问了,这些土匪这么猖獗,难不成当地政府不管吗?事实上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尾追剿匪。匪在前走,遗弃财物遍地,任官兵抢夺,匪徒回身又击官兵,官兵后逃,遗弃枪弹于地,任匪徒拾去,以资补充。

就是因为官匪勾结,才导致土匪这么猖獗,如此来往拉锯,兵匪各有利益,只是百姓无辜遭难。

Hash:3b3bdbc042c312a9c85b7cc20eb0471dc1f96a6d

声明:此文由 魏青衣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