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发现距今5000多年仰韶文化遗址

图为房址的灶坑及烟道。 太原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来源:太原日报

中国新闻网消息,山西省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11日对外公布考古新发现,考古人员在一项目工地发现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因距龙山文化时期的镇城遗址仅约500米,因此这两处遗址为探讨史前人类迁徙、聚落形态变迁、史前生产力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遗址内共发掘仰韶时期灰坑98座,陶窑11座,房址2座,明清墓葬6座。出土大量陶片以及石器、骨器、兽骨等。其中,陶片以泥质红陶和夹砂灰陶为主,石器有单孔石刀、石斧等,兽骨主要包括狗、猪、鹿等。

考古人员在该遗址还发现葬人灰坑1座,坑底有人骨两具,一具为成年男性,年龄约28岁左右;一具为幼年女性,年龄约2岁。两具人骨叠压略呈“十”字形,人骨周边有少量夹砂灰陶片、小块猪骨、石块。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裴静蓉表示:“今年正值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何其有幸,我们在太原这块历史文化厚重的土地上,发现了如此重要的仰韶文化遗址。该遗址文化面貌单一,文化序列与吕梁德岗遗址、临汾桃园遗址相近,同样发掘出五边形房址,同属于仰韶文化中期的遗存。”

据悉,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本文综合太原日报、中国新闻网、凤凰网、每日经济新闻

Hash:a99f3fd24512b0ff55a5b55358fe57ae39916f66

声明:此文由 搜狐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