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视野下的中国上古时代水利(上)

考古视野下的中国上古时代水利(上)

图1 本文刊登于《中国水利报》2020年6月4日第6版

据《管子·水地 》记载:“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水是万物之源,是一切生命的植根之处。水利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在同水旱灾害作斗争,从远古时代的大禹治水,到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良渚文化,治水伴随着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连绵不断的脚步,一路走来,显示出其在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几年的考古重大发现,越来越多的古代水利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从历史的深处被揭示出来,给我们带来一个新的视角──从历史的长河中回望中国古代水利。

良渚水利工程系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一次取得新石器时代文明遗址──良渚古城遗址的重大考古成果,使我国文明史的出现时间得到进一步伸延,也意味着我国5000年文明有了强有力的历史遗迹支持。良渚古城遗址是距今5300~4300年的遗址,考古发现的遗存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分等级墓葬,包括5片墓地、4个等级;二是水利系统,包括上坝、下坝和山前长堤,大小共11处人工坝体遗址;三是古城遗址,包括宫殿区、内城、外城3大块;四是以玉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有璧、琮、璜、坠、环、珠等精美玉器。其中水利系统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水利系统是良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申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

图2 良渚遗址水利工程分布图

据考古发掘反映报告,良渚水利系统共有11条水坝,其中上坝6条,分为东西两组。良渚古城的外围水利系统位于古城的西北部和北部,以自然山体为依托,在两山谷口之间,以南北走向修筑了两组用黄土夹杂裹泥稻草包修筑的堤坝。尽管目前考古界、水利界学者对其功能还有多种阐释,但是,可以初步认定这是具有防洪、挡潮、交通等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构筑物。草裹泥将泥块(淤泥或黄土)用草料(芦苇或茅草)包裹,再用芒条、苇条或篾条绑扎,制作成被命名为草裹泥的水工构件。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河工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出现了类似的河工或水工构件和建筑。良渚文化将水利工程建筑及结构材料的起源向前延长了两千年。

图3 岗公岭老虎山地形图

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阶段,其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组织从母系氏族公社形式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形式。在磨制石器的时代,良渚古人要统一规划并人工建造这样浩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要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这么巨大的工程,需要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政权完成,只有在相对集权的国家形态下,才能实现有组织的社会动员,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二是有极强的社会分工和管理能力。水坝的选址规划、地基处理、建坝材料、结构设计需要有不同的社会职业人士去做,水利系统要起到灌溉、泄洪、运输、滩涂围垦、调节水位的作用需要融入管理的因素,说明良渚时期的社会分工已满足建造庞大水利工程的需要。

图4 上山、小黄山、跨湖桥、河姆渡、良渚等遗址位置示意图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复杂的大型水利设施,其伟大之处在于它是一个中小流域性水利系统,将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工程与古城内外水网相联通,发挥其防洪、拒咸蓄淡、运输、调水、灌溉等功能,成为迄今考古发现的东亚地区最早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从水利工程系统的建立可以得到三点认识:

是良渚水利工程的建造从一个侧面也印证了良渚时期的社会已具备了国家性态。良渚城址、分等级的墓地、祭台)、以及精湛的玉器等人工遗存构成了显著的文明范例。而良渚城水利设施包括环城河、内城沟渠,高台(避水),构成城河与外河联通,具有水运交通、防洪、供水与排水等综合功能的水利体系。而外围水利工程体系,构成城市应对来自下游太湖钱塘江洪水的最后防线。如此规模的水利工程体系,都是区域性文明中心和早期国家重要的文化标识。

是良渚水利工程的运用彰显着良渚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观念,山水林田湖海的综合治理,展现出世界同期罕见的治理水平。水利系统起到灌溉、泄洪、防潮、运输、调节水位的作用,既能趋利避害,又兼得山泽之利,使得良渚古城的文明之花得以绽放。

是良渚水利工程保护了城址、宫殿、墓地、祭坛、村落、田地,促进了良渚文化乃至长江下游环太湖区域文化的发展,迈出了从荒蛮的史前期踏入文明社会的脚步。

良渚,实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当中国文明的曙光从良渚升起的时候,治水便是那最亮的一束,照亮着中华民族从远古走来的征程!

平粮台城址显示出布局完备的城市排水系统

最近,2019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揭晓,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遗址榜上有名。平粮台古城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城址。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东南4公里的大朱村西南方,距今已有4600多年历史,是我国目前发掘出土年代最早的一座古城址。遗址平面方正规整,内部中轴对称,在城市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平粮台古城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城市排水系统,城门及城内发现的多处陶水管排水设施,为研究早期城市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目前发掘显示,平粮台古城的排水系统涵盖城内居址日常排水、城墙排涝和城门通道排水。其中,考古学家最早发现的是南城门“门卫房”通道下的一组陶质排水管。这组陶水管和沟渠位于南门门道的路面之下。首先在门道下挖一条城内高城外低并且上宽下窄的沟渠,在沟底铺一条节节相套的陶质管道,其上再并列铺设两条同样规格的陶质管道,形成一个“倒品字形”的组合管道,然后填埋起来,再铺设进出城门的路面。在南城门东侧的城墙内,也新发现了两组陶质排水管道。这两组陶水管均纵向穿过城墙,有先后顺序,并非同时使用。每组排水管道皆有一定坡度,城内高于城外。城内连通水沟或洼地,城外通过沟渠排向外侧壕沟。从这两组排水管道和打破南城墙的沟的情况分析,平粮台古城曾受内部水患困扰,如何将城内积水有效排出城外,始终是古城先民关心的问题。尤其是从第二组陶排水管道打破城墙的情况看,这一时期城内很可能出现了内涝,早期铺设的管道堵塞或排水不及,迫不得已将城墙拆毁(或冲毁)一部分用于排水,待水患过后又重新修补城墙缺口,并再次铺设排水管道用于排水。这一动态的筑城、排涝、修补、维护过程,为我们形象地展示了平粮台龙山时期居民的智慧和生活场景。为解决城内排水,高土台排房和道路外缘均分布有排水沟。2019年发掘时,还在长排房址靠近中轴线的位置,发现了东西向埋设于房后坡脚下的陶水管道,用的水管规格跟城门及城墙内的管道完全一样。这组东西向的陶水管往西连通一条南北向水沟,而水沟的另一侧就是这座古城的“中轴”大道。

这个遗址发掘的陶质管道,不管是城内还是城门城墙处用的,都是35~45厘米长的直筒形,壁厚和表面拍制纹饰相似,是标准化产品。

图5 平粮台城址南城门附近的排水设施

平粮台城址所显示的城市排水系统,提供给我们两点认识:

是平粮台古城遗址的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完备,布局合理。古城遗址排水系统,充分考虑了城市的布局和外部的地理环境,既考虑排水设施与城市内部道路的关系,又考虑排水管道与城墙、城门的关系;既考虑各个房屋(房后坡脚下的陶水管道)的排水需求,又考虑到房屋到街道水沟的排水要求,解决“排得出”的问题,陶质排水管道纵穿城墙基础,或沿排房建筑的外缘平行分布,两端有进、出水口,与城内的东西或南北向的排水沟相连通。这需要统一规划,同时也体现了城市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平粮台古城居民对水资源管理的认识程度展示了龙山文化时期先民们的智慧。平粮台古城遗址为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考古中排水系统的规划、水资源的管理提供了实例。古今相通,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水资源的管理,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始终需要面对的问题,即使在当下,城市排水(内涝)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仍然困扰着许多城市,“城市看海”仍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水利技术器具──陶水管的使用对后代的影响至深。从发掘出来的陶水管看,都是35~45厘米长的直筒形,壁厚和表面拍制纹饰相似,应该是统一设计、统一烧制的标准化产品。而且上面还有拍制纹饰,说明平粮台古城居民在陶水管的制作中注入了对美的向往。陶质排水管道技术在平粮台古城最早出现,从商周沿用到秦汉,甚至在汉长安城还可以看到节节相扣的陶质水管。

平粮台古城出土的各类遗存,从不同层面展现了中原龙山文化的地理优势和文化特质,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各区域文明交汇融合的集中体现。中国最早的城市排水系统为研究我国古代城市的出现及其所呈现的文化特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水利部财务司)

编辑:戴秀丽

总期:378期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Hash:0377bab9b0c8712e99c19cbc1feace2be8dbf157

声明:此文由 绍兴市鉴湖研究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