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文史天天读 ▎马邑古城

朔州古称马邑,历史上先后有三座马邑古城:秦马邑即包括古城墙在内的朔州老城,唐马邑位于朔城区西影寺村东,明马邑位于朔城区马邑村。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派大将军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在当地筑城养马,故将城取名马邑,后置马邑县。据考古学家丈量古城周长13.6华里。北齐天保六年(555),迁原在内蒙古和林格尔的朔州于新城(今朔城区梵王寺村)。天保八年(557),朔州移治于马邑古城。考古专家认定,北齐朔州城墙是秦马邑原址上的建筑,城周仍为13.6华里。隋为马邑郡。唐仍为朔州,太宗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诗:“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孛罗帖木耳守大同,使其将姚伯颜不花守朔州,因兵少城阔,省去西、北两面,只高筑城东南一隅,便于备守,未完工,姚弃城从孛罗帖木耳入朝。明洪武三年(1370),开设朔州卫,郑遇春依元末所筑旧址修完土城,砖碹四门。洪武二十年(1387),指挥薛寿砖包,此即明清朔州旧城。清初大同知府蔡永华为《朔州志》作序,称马邑“虽僻在一隅,实边陲要害”。

链接:筑城养马广场

朔州古城公园的一部分。朔州古称马邑,有过许多与马密切相关的传说,马文化对朔州历史所产生的影响源远流长。以秦始皇时名将蒙恬抗击匈奴的历史题材为依据,在广场塑将军骏马铜像,充分体现了朔州在古代军事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书 名

索书号

馆藏地点

《朔州文化名片

K29/144

地方文献阅览室

(四楼)

《三晋史话·朔州卷》

K29/26

《朔州通史·卷一》

K29/10

《历史上的朔州》

K29/65

供稿:张志弘

本期编辑:火星

Hash:3ebce7d4d3962b22806a4ab1c16c064175a6725d

声明:此文由 朔州市图书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