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松江丨唐经幢:上海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它的传说你听过几个?

话说松江历史,传承人文情怀。广播迷们,6月起,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新闻广播,频率FM93.4、AM990将每周播送《上海之根 文明松江》专栏,讲述松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周最新一期节目讲述了上海最古老的地面文物:唐经幢。关于它的传说不知道你听过几个版本呢?快来听听、看看吧。

在上海的地面文物中,最为古老的,就是位于松江区中山小学校园内的唐经幢。 中山小学的师生们尊称它为“千岁老人”。

【小学生:我叫高新洁,我是一名校园讲解员。这就是唐经幢,它建于唐大中十三年,有着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上海历史上现存最古老的文物,也是唐朝经幢中属于最完整的一座。】

这座唐经幢现存21级,高9.3米,幢身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初是两位佛教信徒为了超度亲人的亡灵所建。关于唐经幢,民间还流传着另一种传说。

【孩子:底下压着个什么东西,压黑鱼精的】

所谓的压黑鱼精自然是民间祈福。

松江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尹军:

【这里原来有一个海眼,黑鱼精就从这个海眼里出来,出来以后就兴风作浪。所以松江地区老是闹水灾。那就建一幢以镇之,用无边的佛力把它给镇住。】

无论是超度亡灵、保佑亲人平安,还是震慑妖魔、期盼风调雨顺,这座经幢不仅成为了当时的城市座标,更体现着人们祈求和平生活的愿景。

那些关于唐经幢的传说

从老一辈口中得知,它叫“镇塔”或“镇石”,下面压着一个黑鱼精。传说明代松江府华亭县有个知县叫王明友,是个贪官,一天,他太太发现知县身上有一股鱼腥味,后来又听衙役讲,王大人每天都要下人挑水倒满一个大缸,却不知有什么用?她感到不对劲,便在一天偷偷去县衙查看,发现丈夫下堂后就急忙跳入缸中,而且马上变成了一条大黑鱼。太太大吃一惊,知道那贪官丈夫已经被黑鱼精替换了,便火速赶往龙虎山请来了张天师。

张天师应邀前来,把黑鱼捉住,那黑鱼精向张天师哀求说:“我修炼千年成精不容易,那王知县是个贪官,我才吃了他。而且我冒充上任后,从来没有做过坏事,望天师饶命。”在场的百姓也说黑鱼精吃掉贪官是好事,纷纷替黑鱼精求情。

张天师说:“你毕竟有一条人命在身,饶你不死也可以,我必须将你镇住,什么时候我再到松江,就放你出来。”于是就把它压在这座“镇塔”之下走了。

后来,张天师再也没有来过松江,黑鱼精直到现在还盼着他来。不信,你在下雨天用耳朵贴着镇塔听,可以听到浪花的声音,这是黑鱼精在水里翻腾呢!

另外还有两个传说,也是当时老人们说的:一个是说镇塔下实际上只是黑鱼精的头,它的尾巴在西城门外的一个交叉路口,所以尽管那里是一条南北向的街,却起了个“黑鱼弄”的名字。这样算下来,这条黑鱼精的身长至少有几百米。

还有一个传说是镇塔下不是黑鱼精,那里是一个“海眼”,通海的,如果镇塔倒下,整个松江就被海水淹了。还说八年抗战时,日本人曾经拆过镇塔,但没搬几块石头,就有水冒出来了,吓得赶紧把石头搬回去。

(内容来源:综合网络信息)

Hash:d1837cb5fbc61d4bae6ca8026d7fba2407be732c

声明:此文由 上海松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