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唯一留存的府级火神庙——邢台火神庙

文物单位:邢台火神庙(原顺德火神庙

年代: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

位置:邢台桥东区府前街南端路东瓮城内

文物级别: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时间:2001年2月7日

一、概况

邢台火神庙,即顺德府火神庙,又叫顺德府火神真君庙,位置在邢台市桥东区府前南街南端路东96号。始建年代为明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一说为明代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清末民国时期又有不同程度的维修扩建。 现有占地面积1771平方米,存有建筑6座。依然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格,是河北省唯一留村的府级火神庙,也是河北历史上建筑规模最大的火神庙。 2001年被命名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庙建筑布局具有结构紧凑,巧用地形的特点,进入火神庙正门,北侧为二道门,里面坐北朝南就是火神庙的主体建筑 ~真君宝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105平方米。内塑火神真君像,开路神方弼及显路神方相分站左右。真君宝殿两侧有东西两座配殿:东配殿为药王殿,供奉药王孙思邈;西配殿为瘟神殿,供奉瘟神吕岳。在城墙北侧还建有财神殿

在火神庙东侧院落中,主殿为奶奶殿,供奉火神真君的夫人,在奶奶殿东侧,为坐东朝西的送子殿,供奉送子老母。

庙宇有完整的院落,虽占地不大,面积狭窄;但布局紧凑环境幽深。几进院落由曲径回廊连接,顺高低错落行进;或拾级登高,或沿阶下行,即可游览庙宇全貌。庙区东西长39米,南北宽50米。其中包括一段长38米、宽12米,面积2200平方米的古城墙

院落内有几通古代碑碣、石刻和一块横幅石刻上刻有“龙岗拱卫”四个楷书繁体大字。所有碑碣系清代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树立。为历次重修庙宇时捐款名单和收支钱数。其中道光22年《重修碑记》有“燧人氏教民火食,炎帝以火名官……神威昭著,使人类告别茹毛饮血”的记载,并有文字记述了火神庙的“建庙有因”,即:“明正德初年,西马道之有石,其大如斗,其色如烟。侮之即疮,祷之即愈。其自生者应感亦然。”

药王殿:上联,望闻问切洞察人间冷暖;下联,针灸补泻根治世上腐恶。   瘟神殿:上联,祛灾除病永保四时康泰;驱邪扬善长治一方平安。   奶奶殿:上联,侠骨柔肠普渡人间真善美;慈眉善目俯察世上假丑恶。   上述楹联由篆刻家李卫民先生镌刻悬挂于庙内。   现在的火神庙已经将参观、旅游纳入日常活动;最高处的古城墙、角楼供游人俯瞰邢台南关全貌。史迹堂、展厅供游人参观古邢台城关模型、领略邢台悠久历史;另有八仙洞等设施供游人了解八仙修道的神话故事。

明清两朝至民国数百年来,几座殿宇香火不断。火神庙会是邢台市三大庙会之首。新中国成立后每年的十月十八日的庙会形成了盛况空前的冬季物资交流会,数十年来经久不衰。2001年2月,河北省政府将火神庙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建庙原因

明代正德年间,顺德府城(邢台城)西马道天降陨石大斗,其色如烟,侮之即疮,祷之即愈,官民敬畏,于是在瓮城修建火神庙一座。道光22年《重修碑记》“明正德初年,西马道之有石,其大如斗,其色如烟。侮之即疮,祷之即愈。其自生者应感亦然。”

Hash:cb81d99b15abbaf461fe1131c8c4b74bb68857d8

声明:此文由 丹枫飞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