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孤独老人,14年用26万元修建活人墓,提前请邻居吃酒席办后事

扬州慢·淮左名都》:“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此诗为作者初访扬州时所作,此时扬州刚经过最近两次战乱洗劫,作者见到城内、城外一片萧条景象,联想到古时繁华的扬州,尤其是诗人杜牧笔下的扬州,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因自度此曲并填词,以寄怀抱。

生命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但对于人们来说,在面对死亡的时候,若是有家人陪伴,便可以更加无所畏惧地面对,坦然地面对死亡。但家人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家人的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会更加的不安。

有一个九十二岁的孤寡老人,他用十四年花二十六万给自己建立一个活人墓,还提前请村民们吃酒席,为自己办理后事。这个92岁的孤寡老人叫做梁富生,他是湖南东安县人,还给自己建造墓室,那么他又有怎样的故事呢?老人年轻的时候并不是孤苦无依的一个人,他是当地有名的医生,还医治很多人,许多人都对其非常感谢。

家庭美满,有儿有女,夫妻之间感情也非常的和睦,但到中年的时候,妻子却因病离世,梁富生一生医治过很多人,唯独没有治好自己的妻子,他非常悲愤,但也无可奈何。本来以为这就是生活对自己最大的折磨,但他和妻子的一儿一女都夭折,这些遭遇深深地伤害到他的心。

梁富生也想过离开人世,但他还有一个女儿,他一定要为女儿活下去,一定不能让自己的女儿孤独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于是便一直努力工作将女儿抚养长大,但最后梁富生还是受到命运的捉弄,在他六十八岁的时候,女儿却因一场车祸当场去世。

对于梁富生他来说,女儿本就是他唯一的依靠,但没想到连唯一的女儿都离他而去,梁富生失去所有的亲人,变成一个孤寡老人。梁富生明白,无论是妻子还是孩子,在心里都是希望他能够好好活下去的,因此他一直用自己的真诚去对待周围的人,代表已然离世的家人好好活着。

他是个医生,便接受外出为病人看病,部分病人所住的地区地势都比较崎岖,有时候外出看病一次便要翻山越岭。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不辞辛苦地去治疗病患,村里的老人都对梁富生的帮助感到十分感激。梁富生在医治别人时,也看到不少生离死别之事,他在感叹生死的时候,也开始思考自己的后事。

他知道自己晚年是一个孤寡老人,死后是没有家人为自己料理后事的,他也不愿意自己的尸体被弃在荒野中,更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思考良久后,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决定自己给自己造一个墓室。待快要离世的时候就爬进墓室之中,这样既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死后也有个栖身之处。

在他78岁的时候,便正式开始设计自己的墓室,他做了一辈子的医生,也有不少积蓄,这些积蓄就是他修建墓室的资金。积蓄共有二十六万,他便用这二十六万来为自己修建坟墓。村民们在了解梁富生的想法之后,便帮助他进行墓室的修建。梁富生担心陵墓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于是把地址选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老林之中。

从他家到选的这个地方需要一定的距离,便请村民帮他将一些原料挑到山上,和村民一起修建墓室。梁富生将自己的墓室收拾得非常干净,为避免自己受到外界的干扰,他还设计共五道防护门,还在自己的墓室之中设置一些机关暗器,在外面布满铁丝网,这样自己死后便不会被他人所扰。

梁富生花费14年的时间,终于将墓室修建完毕。墓室中的陈设也非常有趣,从外面看感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走进去以后,就会发现里面摆着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此处和人们平日居住的房间没有任何区别,而在这个墓室的正中间摆着就是梁富生的红色棺材。

梁富生在修建完他的墓室之后,白天的时候就村民们一起聊天玩耍,晚上的时候就回到墓室中睡觉。初时,村民们在得知梁富生的想法之后,心情都十分复杂,但大家还是对梁富生的做法表示尊敬。梁富生也有一些学徒,这些学徒在学习到梁富生的医学知识后,也走上行医的道路,帮助更多的人。

梁富生为感激村民以及学生们对他的照顾,决定在墓穴修成之后办一桌酒席,请学生和村民们前来做客,就相当于提前置办自己的后事了,了却自己最后的心愿。他还和大家说,如果自己不慎在外面死亡的话,希望大家可以把他的尸体放置在棺材之中。

对于梁富生来说,死亡早已不是一个恐惧的事情,他在人世间经历太多太多,只希望自己死后能有一个安身之所,便再无其他。

参考资料:

《扬州慢·淮左名都》

《九旬孤寡老人—梁富生》

Hash:12f831d65052d9a83435e5b4a34be090de23748d

声明:此文由 搞笑百家听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