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通州燃灯塔,看运河边悠悠历史

通州燃灯塔,看运河边悠悠历史

“一支塔影认通州”

灯塔

从古至今都是通州的标志

城市副中心正在积极推进

“三庙一塔”景区

综合提升改造项目

究竟燃灯塔景区有什么历史故事?

未来,这里又会如何记载

副中心的文化传承?

今天

我们一起燃灯塔下看运河变迁

燃灯塔下看漕运

通州的燃灯塔

中国大运河大名塔之一

也是京杭大运河

千里漕运最北段的标志

它始建于北周时期

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在漕运盛行的年代

很多运送粮食的船队

都是以这座燃灯塔作为导航的标志

只要看到了燃灯塔

就意味着船队到达了通州

燃灯塔也成为通州古城的象征

清代诗人王维珍写下了

“无恙蒲帆新雨后,

一支塔影认通州”的名句

通州区作为首都东大门

自古就是京东交通要道

处于京津冀交汇处

位置优越又处于运河边

是古代漕运、仓储的重要基地

因此有“一京二卫三通州”的说法

燃灯塔距离运河数百米

每当夕阳西

古塔倒映入河中

美轮美奂

爱好写诗的乾隆皇帝曾赋诗曰

“郡城塔景落波尖”

节目中嘉宾跟大家推荐一本书

韩静慧的长篇力作

《锔盆女孩》

讲的是距今七百多年前的

元代女孩的励志故事

是一本很适合青少年的大运河读物

吉儿是元代大德年间

草原上的一个十二岁女孩

为了寻找在大都做工失去音信的父亲

不得不改换男装

随母亲一路风餐露宿

千里迢迢来到大都

父亲遇难的噩耗压垮了母亲

却没能击溃吉儿

为了生存

她成了锔匠铺里的小学徒

大运河日夜不息的滔滔水声

淹没了吉儿母女的呜咽声

却淹没不了吉儿“锔盆锔碗锔大缸哟”

坚强稚气自强自立的歌声……

燃灯塔下看建筑和“神树

未名湖博雅塔

北京大学的博雅塔中外闻名

这座北大的名塔

就是仿通州燃灯塔建造的

燃灯塔是一座八角十三级

密檐式实心砖塔

因燃灯古佛而得名

燃灯古佛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老师

是万佛之祖

传说他出生时使身边的一切光明如灯

此塔首先风钤多

共有2248枚

而且神像多

全塔所嵌砖雕、灰塑神像424尊

样式丰富,神态各异

有披铠甲执剑者,也有着袈裟合掌者

有慈唇善目者,也有凶相峰露者

惟炒性肖

燃灯塔顶的的榆树更是一绝

塔榆长在塔顶西北一面的瓦顶上

已有二百余年

因长在塔顶

塔榆有“鹤立鸡群”之感

由于塔榆没有主根

而且塔身用的是江米汤和灰

树根扎不下去

须根就长在一面瓦上

靠着瓦上的薄薄一层土生存

塔榆春末才发芽

秋中就落叶

给人“生死多回”的感觉

如今为保护古塔

塔榆已被移植塔下的

西海子公囤内的葫芦湖畔

现长势良好

已经有手臂那么粗了

大家可以去看看哦

燃灯塔下看文化融合

燃灯塔的旁边

大运河与通惠河交汇处

有三座庙宇

分别是儒教的文庙学宫

佛教的佑胜教寺

也叫塔庵

以及道教的紫清宫

它还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红孩儿庙

三座供奉不同人物的庙宇成品字形排列

与古朴的燃灯舍利塔相得益彰

组成了“三庙一塔”的古建筑

在运河岸边成为一道别致的美景

儒、佛、道三教

在这里相互比邻而又各自独立

是国内唯一的三教合一建筑群

通州三教庙布局

体现了儒、释、道三教

逐渐融合的历史趋势

反映了运河文化的开放与包容

“三庙一塔”紧邻衙署

突出儒家地位

正所谓

“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

如今“三庙一塔”正在进行升级改造

预计年内竣工

这一带还可以看到元代的清真寺

可以感受文化的融合

明年春暖花开时

大家应该可以看到全新的面貌了

Hash:854b853a52230c9234bae40c6a02444edd5a2b81

声明:此文由 幽默阳光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