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第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庙后山----东北史地考(1)

NO:01【庙后山人遗址】

地理坐标:东经124°07′50″、北纬40°14′49″

地 址: 辽宁本溪市本溪县城子山乡山城子村东庙后山

”庙后山人遗址”: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更新世晚期地质时代,距今约50万年

是我国迄今为止最靠东北部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遗址。被誉为“东北第一缕炊烟升起的地方”。

国著名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称"庙后山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东北地区早期人类历史的空白","是迄今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古人类遗址",考古界称为"东北第一人故乡"。

庙后山洞穴是 1978年当地村民开山打石时发现的,后由省、市文物部门进行过多次发掘 ,发现一批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

遗址位于洞穴中,可分上、下两洞 ,文化堆积共分八层 ,厚 13. 5米 ,上洞的第七、八层 ,时代为晚更新世 ,铀系法和 C1 4年代测定 ,距今 10— 1. 7万年。下洞的第四、五、六层为庙后山文化层 ,出土人类化石和石制品 ,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 ,铀系法及古地磁法测定为距今 40— 14万年。

2012年前,庙后山遗址先后经过4次发掘,庙后山遗址的文化遗物以石制品为主 , 另外也出土了一些骨制品和用火遗迹

出土的石制品有76件 ,有刮削器 、砍斫器、薄刃斧和石球4个类型。生产石片主要采用锤击法和碰砧法, 砸击法只是偶尔采用。是一个兼有华北两大系统旧石器文化特点的地区性文化, 是辽东半岛旧石器时代初期的代表。

掘共出土脊椎动物化石76 种, 其中哺乳动物有8 个目、23 科、45属、72 种;鸟类 2 种 ,即野鸭和雉 ;鱼类 2 种, 即草鱼和鲤鱼。分为上层“山城子动物群”的主要成员有

喜马拉雅旱獭 Marmota bobak Radde 、

达呼尔鼠兔 Ochotona dauricaPallas 、

灰仓鼠 Cricetulus cf .griseus 、

变异仓鼠 Cricetulus Varians 、

中华鼢鼠 Myospalax fonfanieri 、

中华貉 Nyctereutes sinensis 、

洞熊 Ursus spelaeus 、

沙狐 Vulpes corsac 、

西伯利亚鼬 Mustela sibirica 、

最后斑鬣狗 Crocuta ultima 、

普氏野马 Equus przewalsky 、

加拿大马鹿 Cervus .(E .)canadensis 、

更新 Hydropotes inermis var.pleistocenica

北京香麝Moschus moschiferus var .pekinensis 、

普氏羚羊Gazella rzewalsky 、

恰克图转角羚羊 Spirocerus kiakhtensis

青羊 Naemorhedus goral 等。

它们中多半是华北晚更新世的种类, 在动物群的组成上, 与萨拉乌苏动物群非常接近。反映出庙后山一带当时的气候环境基本上是干凉的 ,甚至在某一阶段里还相当冷 。

下层“庙后山动物”群中的主要成员有

三门马 Equus sanmeniensis 、

梅氏犀 Dicerorhinus mercki 、

肿骨鹿 Megaloceros (S .)pachyosteus 、

李氏野猪 Sus lydekkeri 、

中国鬣狗 Hyaena sinensis 、

变异狼 Canis Variabilis 、

杨氏虎Panthera youngi 、

翁氏兔 Lepus wongi 、

复齿旱獭 Marmota complicidens 、

猕猴 Macaca robustus 、

和油蝠 Pipistrellus sp .等 。

“庙后山动物”群主要成员, 也是北京周口店动物群的基本成员, 反映出当时的气候环境是比较湿润和温暖的 。种类基本是华北地区中更新世典型动物 ,也包括部分华北早更新世和第三纪残余种 ,地质时代为中更新世。根据新的铀系法测定 ,庙后山遗址第 4 层上部 、第 5 层底部新发现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年代至少应该要大于距今 50 万年。

庙后山人骨化石包括三颗牙齿,其中有一枚老年人右侧上犬齿、一枚成年人右侧下臼齿,还有一件残断的幼年左侧股骨,这些化石体质特征比北京人进步,与尼安德特人接近,介于直立人与早期智人之间。

文化时代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

对庙后山遗址部分地层钙板年代重新进行的铀系测年, 结果认为 ,出土于第6 层上部的人类臼齿应至少为 20 万年 ,第 6 层下部的少儿股骨残段很可能为 30 —40 万年,发现于第 5 层钙板下的人类犬齿 ,应至少为 50 万年。

国家学部委员、著名地质考古学家贾兰坡教授先后多次来庙后山考察,并撰写了《庙后山》一书,引起国际上考古学术界的瞩目。

2012年8月,本溪庙后山古人类遗址再次开始发掘。这次发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其范围主要是曾经出土多件人类遗物和多种古动物化石的A洞,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副所长高星放线划定,此次发掘出各类古生物骨骼、牙齿化石上万件、还有上百件古人类的石制品。专家们还发现了距今将近50万年可以初步确定为古人类用火的火塘遗址。

参考文献:

[1]林 璞(中国科学院古脊推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 镇 洪(辽 宁 省 博 物 馆 )、刘 兴 林(本 溪 市 博 物 馆 )、王尚尊、郭志慧、张丽黛(天津自然博物馆)《新发现的一颗庙后山人的臼齿》 人类学学报 1987年2月

[2]傅仁义《庙 后 山 遗 址》

[3]魏海波(辽宁省本溪市博物馆)《辽宁庙后山遗址研究的新进展》 人类学学报2009年5月

Hash:a494d1fd0d9826ad8917c3434ac13ed9352f330a

声明:此文由 老家绥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